fbbintpe wrote:
民權西路上的2大路障...(恕刪)
民權大龍公車站算是大站摟
專用道是上橋 路邊是不上橋 車次都不少 如果合在一起 公車切進切出的狀況會更嚴重...
1.承德路的行人高架利用率太低 下台北橋需右轉的車輛必須要等人走完才能通行(上班時間搭292下橋後要等兩次紅綠燈才轉的過去...)
2.直行機車要從外切到內(因為整個外側車道塞滿要右轉的車輛) 右轉公車要從內切到外 這個才是應該檢討的
3.其實台北橋的危險連接道路還有一條是延平北路 民族到民權那段,下班時刻整個機車道變成夜市的停車場(還有二手機車行的停車場),機車鑽更兇。要閃靠站公車、併排停車還有吃飽要把機車牽出來的人。禮拜五看到警察去跟攤販聊聊天,然後到路口站了一下,似乎也沒打算處理。
說到這要稱讚一下上週看到的台北橋三重端的警察,他直接把整個右轉車道攔住。因為很多人喜歡從右轉車道直行(已經看過好幾次右轉的煞車等紅綠燈,後面加速想直行的直接撞上去的畫面)。

一.嚴格取締汽,機車違停(高罰金處理),並提高每小時停車費用(須高於大眾運輸價格/天),拖吊費用高罰金相同處理。
二.於各捷運周圍設置超大型轉運用的汽車,大型重型重機,自行車停車場/塔(月租價格須低廉,臨停價格超高)。
三.規劃各捷運站前,須將大眾運輸車輛(公車,小黃)設置於地下室專屬招呼站,並設置舒適空調等候區,及結合商店街為一體。
四.交通號誌變換燈號速度均速設定,設成沿線均速50km/h皆為綠燈,減少碳排放,減少車輛磨損與油耗。
五.降低大眾運輸車資,提高人民打成意願。
六.捷運商圈打造商店街模式,藉以吸引搭乘。
七.超大型表演廣場均設置於外縣市,減低都市雍塞,提升外縣都市競爭力。
八.高速道路路口均設置收費站,使用者付費。
九.廣設自行車租借服務(於各大型運輸中心)。
十.限定購車者須先擁有自有/租用車位(離住家500公尺內)。
十一.限定機車使用者須先擁有自有/租用車位(離住家500公尺內)。
十二.規定各大樓與店家需提供貨車運輸專用車位。
古意是庵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