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AX阿信 wrote:
請問mobil 0w40、5w30、5w50
這幾瓶300元有找的價格要去哪找阿?
我看網拍都要300元甚至以上


我在高雄的金銀島裡的大買家,看過mobil 0w-40、5w-50

都有單賣的,0w-40價格2百多而已,5W-50忘了價格

同體系的大潤發應該也有,去看看吧

share165 wrote:
mobil 1 0w...(恕刪)

YMT 勁戰 我那台4期化油.. 還建議20W-50 的4J機油喔~~
5W-50 還比 20W-50 稀很多!!
0W的 失油率過高.. 尤其那種0W-30的~~
一不小心 油位太低 就掛點了~~
小笨賢 wrote:
YMT 勁戰 我那台...(恕刪)


YMT 勁戰 我那台4期化油.. 還建議20W-50 的4J機油喔~~
你大概還少看了他還建議10W40 4-R

10W40的還比5W50稀更多勒
5W50在100度C的cSt約17.5
10w40在100度C的cSt範圍在12.5~16.3,以mobil 1 10w40約在13

另外0W的失油率應該不會是最高,以下資料僅供參考(有誤歡迎幫忙修正)
0W-XX 使用第四類基礎油 PAO-->420分鐘(優),Noack 揮發率 13.5(優)
5W-XX必須使用第三類基礎油-->350分鐘,Noack揮發率 15
10W-XX使用第二類基礎油-->320分鐘,Noack揮發率 26

但如果老車活塞環和汽缸的間隙因磨損而加大,就會比較推薦係數高點的
去填補這間隙的密封性

之所以要遵照原廠機油建議,是因為引擎的設計取向不同,間隙大小也會不一樣
那請問哪還找的到楓葉機油
換了好幾種
只有楓葉感覺最好
可是現在台北似乎都沒人在賣了

share165 wrote:
mobil 1 0w40和mobil 1 5w50 好市多就有賣,一罐都250有找,
但我不建議你用5w50,理由如下:
假設你機油原廠規範是適用10w40或15w40,(恕我還沒看過一般125/150原廠速克達是有建議到xW50的)
在機油正常工作溫度環境下你適合的機油cSt在12.5~16.3,
5W50你的機油工作溫度除非來到105~115度,這時的cSt落在12.5~16.3這個範圍
(以mobil 1 5W50數據來看)
一般速克達的機油溫度你可以參考下面的連結,甚至GOOGLE一下,大概落在80~100間,停紅綠燈會稍高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327687-1-1.html

所以假設你用5W50,在機油80~100度的Cst約是28.5~17.5,明顯高出原廠建議範圍
cSt偏高導致引擎運轉阻力上升,徒增油耗,對拉轉也較不利,
而冷啟動時在意的cSt愈低愈好我們來看看差多少
0w40在20度時的cSt,以mobil 1 0w40約180.8
5W50在20度時的cSt,以mobil 1 5w50約274.4
cSt愈高,在冷啟動的機油流動性愈差,所以建議剛發動別急著催油門,先等機油流動到引擎各處
之後慢騎個一段路,在來摧油門,對引擎比較不傷

mobil 1 EP 5W30機油倉庫有賣,一罐也250有找

PS:以下的連結能算出機油在各個溫度下的cSt值,但要先得到該機油40度/100度C時的cSt
相關油品數據,GOOGLE大神都能找到該油品的datasheet
http://widman.biz/English/Calculators/Graph.html(恕刪)

正確


小笨賢 wrote:
YMT 勁戰 我那台4期化油.. 還建議20W-50 的4J機油喔~~
5W-50 還比 20W-50 稀很多!!
0W的 失油率過高.. 尤其那種0W-30的~~
一不小心 油位太低 就掛點了~~(恕刪)

其實5W30也好~10W40也好~5W50也好~適合的溫度也好~
這只是一種通則的規範
通常各廠所規範不可能一開始每個地方面面都能兼顧~一般講得都是通例~供應大眾參考
有機會或時間才會再深入討論~解釋。如1000換機油等等的臺灣規範等等~~它就不一定是完全對的~

像您提的:4期化油.建議20W-50 的4J機油
(建議10W40 4-R)
這就是車廠方便大眾使用者去保養的一種參考

比喻說:美孚的ESP 5W30~有通過229.51~VW504/507~BMW-LL-04等等高規範認證~
它就是一種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的油品~天氣40度也一樣不會失去良好的保護力~
所以說~~現在機油發展近況及數據~都是全氣候了~反而應該參考的是該機油通過哪些車廠的認證或規範
而不是通過台灣觀念及車行技師~車友的口碑認證

所以啦!!一樣是XW30好了~有認證的全合成機油~基礎油是100%PAO好了~
跟XW30~但是認證普普~而且是礦物油~
它們對引擎的保護力跟清潔力就差很大了~~
就好比35元的輕便雨衣~如何能跟破千元的高級輕薄雨衣比呢?

我也不是要提倡低黏度~只是因為現今大廠的主流商品~高認證商品~
都是5W30可以拿到最高的規範~當然有它的道理跟原因~而且價錢也不貴~
像某大廠的就只要180元~就有229.51認證~
發現這樣的現象~所以常上來跟大家討論

至於失油與吃機油的疑慮~我只能說~我家漏水~是家裝潢有問題~不是水有問題~
如會吃機油~治標是改用低溫流動性較差的機油~如10W~15W~20W等等
治本是拿去修理吧~~

還有..量機油尺就跟輪胎打氣一樣~是很基本身為男人就應該要會的東西~
定時去量油尺~就不會有油位太低~不小心就掛點的冏事啦~
這篇不錯可以參考一下

~~國外機油發展現況及趨勢討論,飛踢台灣神油的假象及技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1531009&p=1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