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我想買T-MAX,它在日本售價約35萬就能交車
在台灣要快50萬才能交車....
這就是要政府保護的不長進爛廠在台灣給消費者的花大錢福利。
近年來台灣自己有新興廠商自己研發出世界知名的專利車
如三輪的、四輪的...
如果沒有這些媽寶爛廠阻撓,三輪的老早就會在四年前就上市了
前幾年跟政府哭說要倒閉了
要政府用強制加裝"怠速熄火裝置"硬挑進口車毛病
後來發現媽寶爛廠的"DIE速"熄火技術遠不如人的無刷馬達啟動
結果就不了了之...
台灣有媽寶爛廠的存在
讓十幾年前想在"機車王國"設廠的各國廠商
紛紛轉向當時技術還不算熟的東南亞
如果沒有這些早該倒閉的廠商
說不定山葉、本田、鈴木、BMW就在台灣設生產線
創造數百萬就業機會
而不是人見人罵的媽寶。
手機越來越智慧....使用者越來越智障!!
其實沒有
要跟國外比,真的還差好幾十年
畢竟不是人人都是台灣之光
看看國產車商裡面組裝的作業人員大部分都是台灣人
很少外勞
如果這些基層員工全都是外勞,我想車價不致於這麼高
這反映出成本問題
這都是跟政府喬好的
不然政府哪來關稅保護國產?
簡單講就是政府保護國產車,車商創造就業人口
這是一個循環機制
所以說國產車越來越無法跟印尼越南產的國際大廠的車競爭
其實台灣的競爭力越來越低,原因也很多種
但是大家都看不到癥結點
只是一昧的抱怨,罵政府圖利廠商,罵車商坑殺台灣人
其實這跟政府,車商在抱怨國際大環境一樣
毫無實質作為,只會抱怨是一樣的
而不斷的一直內鬥,批評,導致台灣競爭力喪失
不過說真的,要有發達的汽機車產業
除了要有科技性,未來性以外
真的要對汽機車產業投入相當大的資金
為什麼國際大廠汽機車會如此發達進步?
其實都是來自"賽道經驗"
看看各國的賽道,根本是台灣不能比的
有比賽才會知道自己設計的車輛哪裡有問題,如何去檢討與改善
我覺得這跟台灣跑跑小賽道發發獎盃是差很多的
一個是研發測試與精進改善
一個是炒話題提升曝光率賺鈔票的概念是差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