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5國內目前運動型主流速克達碟盤與活塞的規格

royher wrote:
抱歉 您誤會了 (給人留點餘地 之前寫別人的算了)

還曉得修改,就多原諒你一些。
人不是萬能,如果曉得自己的不足,回去請教老師,就不會露出錯誤的物理觀念了
1. 煞車最終是靠輪胎和地面的摩擦力,輪胎磨擦力不足,再好的煞車碟盤卡鉗都沒用,例如路面漏油、道路結冰
2. 煞車碟盤卡鉗是為了承受/平衡,煞車時輪胎和地面摩擦產生的力矩,碟盤大力臂長,卡鉗比較省力,但是可以用活塞總面積大小和來令片摩擦係數彌補,你提供的數據,前輪碟盤大小大多在 246mm 以下,力臂只增加7%,7%的差距換個幾百元的高摩擦係數來令片就解決了。更何況你所謂的比 NMax 煞車好的車種,後輪碟盤大多只有 200mm,差了 NMax 15%,煞車只靠前煞車?
3.你列的車種有部分沒有 ABS,碟盤大較早鎖死打滑,安全嗎?
4.談到碟盤通風孔會增加散熱面積和浪型碟盤撞風散熱,物理程度真的很可笑,請不要人云亦云,一點思考判斷能力都沒有。打個圓洞會增加2*PI*R*D,D是碟盤厚度,R是圓孔半徑,PI~= 3.14,但也損失 2*PI*R^2 鑽掉的金屬圓面積,想增加散熱面積,除非洞的半徑比碟片厚度小,你有看過這種碟盤嗎?上面還沒計算鑽掉的金屬洞所能儲存的熱當量
5. 碟盤撞風散熱,別鬧了,煞車時你會把手打橫增加中風面積嗎,直行煞車時,碟盤的風阻面積是最小的...
6.競賽和長下坡碟盤會容易過熱的原因你真的知道嗎? 這點我先不點破,你好好查資料吧

還是老話,少說少露餡
  1. 沒關係 我只對自己的修養負責 你的想法 跟我沒關係 同時 我本來就沒欠你 不要自己往臉上貼金
  2. 非理性與自以為是口吻的 就不要上來班門弄斧了 本人也不屑與你討論 簡單說無視你
  3. 有本事你就繼續吵下去 然後讓大家都知道你的高度(嘴臉態度)
  4. 凡是就是你在說 你又是對了?? 根本無公信
  5. 抄了個公式 就想嚇唬人啊 我有講過 學術只是幫助 ....解決問題
  6. 那怕你是權威? 更何況 只是個鸚鵡學舌
  7. 然後還是捨不得那個嘴臉 這邊是我開的版 就不懂得尊重別人。
  8. 若要討論請先注意自己的口吻跟風度 態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
  9. 到時不要再哭天搶地的說被黑 然後小孩子勝利法的說是別人怕你
  10. 還虧自己說自己是五十幾歲的人了 根本 沒有長者的修養風範 愧對你的年紀
  11. 我真不是一個在意認錯的人或是有錯不認的人 但是 不會接受別人不禮貌或不平等的對待
PS:我當面罵過條子>>你可以說我違規 但是沒理由跟我大小聲。
 
不用查 你自己沒看懂而已 >>小人得志的樣子!! 你只是又想要炫耀公式 顯示你很高明
但是以心理學來說 越喜歡講公式的人 其實就是越沒有料(這是有根據的說法)
因為 真正有料的人 會嘗試著用簡單的說明 讓人懂 不怕解釋太多
而且公式 是死的 要怎麼代 跟考慮現實中的因素 才是真厲害
 
拜託 碟煞騎了幾年了 有多少經驗? 而且依照你自己講的習慣來推 你的煞車經驗與狀況處理 肯定經驗值很低且很單一就是只集中在70km/h-0 這樣的作用 應該連ABS都不會作動吧!
 
就跟人誇 自己多厲害可以評論煞車。像一些婆婆媽媽 一直很抗拒買與騎碟剎車 因為他們都說 會煞死 發生危險(蓋棉被! 懂嗎) 所以 慢慢騎就好鼓煞就夠用了,呵呵,這就是它們的真理。你的穩穩騎不超速,就會安全說法,不啻就是婆婆媽媽想法的翻版。
 
網路世界沒人是你的小弟或晚輩 大家都是平等的 也沒有理由接受你的情緒霸凌
 
一兵勤務 wrote:
因為市面上很少有車款(恕刪)
 
 
抱歉不是說您 就是有一個 愛自誇 好為人師 目不見睫 剛愎自用的五十幾歲老??(可能為男 但不排除其他可能)
 
剛才看了一下,Force 是浪花碟但是算吃滿盤(邊緣略少5mm 左右而已) 浪花的盤邊緣 某部分 是在會來令的面積內
但是 cygnus 碟盤磨耗在的邊緣內10MM(目測大約) 就是如同您講 避開浪花區 並沒有吃滿盤
當狗肉成為信仰,狗腿子們當然要誓死捍衛,根本講不通道理。
royher wrote:
XMAX 300 267 
NMAX 155 230

xmax是我的通勤車,
nmax試騎過一圈而已,
體感上是覺得nmax前煞比xmax好煞,不知道是不是因為nmax手感偏軟,xmax偏硬的關係?
rockytseng wrote:
xmax是我的通勤車(恕刪)


車重 ??
而且您說的好煞 指的是容易煞停 還是 反應比較快 ?
查了xmax 179kg 好像多了49公斤
或許 您可能要 多載個女生(如果是別的女生 要小心不要被發現) 看看
當狗肉成為信仰,狗腿子們當然要誓死捍衛,根本講不通道理。
royher wrote:
我只說有人這樣說,不是我的結論


文章是你發的,字是你打的,現在又推給別人"有人這樣說"

隨便你啦,我只是路過看到怪論忍不住想笑一笑
CCRen wrote:
文章是你發的,字是你(恕刪)
 
我就有先講過了
並沒有開始再轉結果 然後勒
從頭到尾都是 一樣的說法
你要這樣 欲加之罪 何患無辭 也罷
是我才要隨便你吧
 
看了看 原來你提 MT07 跟 MT09 MT10
因為被我反嗆了 不甘心就 誣指 是我說的 然後我在推諉責任??
你不噹這個文 我還沒注意勒 是因為找不到理由 就這樣嗎??
 
我尊重你的看法 你可以也不接受 但是也不要隨便指謫 也請把文都看清楚
 
以下是證據
之前的第18樓的發文
>>
您的高級? 不是很清楚定義!
 
浪花碟 是 跟煞車效能無關 因為盤徑沒影響 這點不是不知道
理論上來說 主要在撞風散熱 但是 有效沒效 我沒答案 但是 有人講過 就只好認份的在把欄位加上去
當狗肉成為信仰,狗腿子們當然要誓死捍衛,根本講不通道理。
想了想 覺得 對別人仁慈 好像不會領情
前提:
我開版就只講的是煞車效能比較,沒有扯ABS 沒有扯輪胎 只排某車的前碟徑的名次
 
就來 回31樓(沒禮貌的人r....u) 針對開版發表的謬論>>>>>>>>>>>>>>>>>
 
1. 煞車最終是靠輪胎和地面的摩擦力,輪胎磨擦力不足,再好的煞車碟盤卡鉗都沒用,例如路面漏油、道路結冰
 
>>> 廢話誰不知道 無意義的論述。可見得為了找理由 連"控制的變因"都可以拿來當說詞可不可再高尚些?
 
2.煞車碟盤卡鉗是為了承受/平衡,煞車時輪胎和地面摩擦產生的力矩,碟盤大力臂長,卡鉗比較省力,但是可以用活塞總面積大小和來令片摩擦係數彌補,你提供的數據,前輪碟盤大小大多在 246mm 以下,力臂只增加7%,7%的差距換個幾百元的高摩擦係數來令片就解決了。更何況你所謂的比 NMax 煞車好的車種,後輪碟盤大多只有 200mm,差了 NMax 15%,煞車只靠前煞車?
 
>>會騎車的人都知道 前煞的重要性,後煞 反而地位不重要,由此可見 你不懂騎車。萬一情況時,騎車可以沒有後煞,但是不能沒有前煞,所以比較煞車效能,拿後煞來說嘴,蠻無腦的(不解釋!)。前煞碟盤盤徑來比,就算只差那麼一個標準差(對是的 我就是用標準差在算 不要只嘴說個246mm 那是平均 常態分配下 轉成PR會不會算 那就是第84名以後,名次的先後 不再於數字得的大小,全班考100分的84個 你考99就是85名。所以這邊你又在硬凹 因為你以前講過 namx的煞車勝過七八成的車子,卻是沒有加上但書。
 
3.你列的車種有部分沒有 ABS,碟盤大較早鎖死打滑,安全嗎?
 
>>>有無abs 跟煞車 效能好壞的比較 無關,請不要又在轉移話題。
 
4.談到碟盤通風孔會增加散熱面積和浪型碟盤撞風散熱,物理程度真的很可笑,請不要人云亦云,一點思考判斷能力都沒有。打個圓洞會增加2*PI*R*D,D是碟盤厚度,R是圓孔半徑,PI~= 3.14,但也損失 2*PI*R^2 鑽掉的金屬圓面積,想增加散熱面積,除非洞的半徑比碟片厚度小,你有看過這種碟盤嗎?上面還沒計算鑽掉的金屬洞所能儲存的熱當量
 
>>>打洞的理由與碟盤的散熱 難道真的是你講的那樣嗎? 簡直 倒果為因,自作聰明。市面上 絕大部分都是打洞的盤。那麼廠商不就是像你講得的那麼智障嗎,明明知道那樣不利散熱,可是還要多花手續多花成本來打洞,是在耍白癡歐。可見得你自以為是的推論 還洋洋自得的 真的是最大的諷刺。
洞太小會卡汙泥堵住 空氣不流通 不挖 極端情況下中間的溫度跟表面的溫度產生溫差(舉例 如下雨) 容易疲勞甚至碎裂的可能。真的不要以為自己很以為懂,硬拼湊理論,來得出荒謬的結果,還掰的很快樂。但是實務上就是我說過的還會有其他你沒想到的因素要考量,而正是這邊很明顯的你根本就沒想到。
 
不然依據你的理論假設 全部都不要打洞就好了但事實是卻是相反。
 
5. 碟盤撞風散熱,別鬧了,煞車時你會把手打橫增加中風面積嗎,直行煞車時,碟盤的風阻面積是最小的
 
>>>說你不懂還真的不懂,答案類似上題。細節不講 不想浪費在你身上
 
6.競賽和長下坡碟盤會容易過熱的原因你真的知道嗎
 
>>>我早就點過了,除了過熱還會有失效(甚麼理由 不告訴你),這裡的理由如上題
 
兩天後就黑掉 這回不要再阿Q式勝利了(都是別人講不過你才黑你?)
讓大家都看到 你卻要登出才看的到 別人有沒有在罵你
對了 不要見笑轉生氣 又亂噴阿 或是 先黑我表示你很高尚! 請記住是誰先用不客氣 不尊重 不平等的態度對人,我只是 還施彼身 吧了。

>>此人 真的無法讓人 以平常心討論 請各位以後 閃掉他吧。

>>非常非常非常 沒有禮貌 好像腦功能有障礙,不懂甚麼是禮貌跟風度,然講到沒理由了又會拉個另外的理由說,就是強迫要辯到贏。

>>故意辯贏又如何,輸了風度修養。也沒人會尊重。

>>或許他的目的就是用噹人 來發洩現實中的不遂。

royher wrote:
想了想 覺得 對別人仁慈 好像不會領情
前提:
我開版就只講的是煞車效能比較,沒有扯ABS 沒有扯輪胎 只排某車的前碟徑的名次

只比較碟盤大小、卡鉗形式,但沒有檢討卡鉗活塞與總泵口徑、來令片摩擦面積,也只能說是見樹不見林,甚至來令片材質、碟盤材質也是可以對煞車性能差到天高地遠啊。
別糾結在這一點條件中,要看全面的才能做有參考價值的比較。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auxo wrote:
只比較碟盤大小、卡鉗(恕刪)


是阿 還有陶瓷盤 碳纖維盤 等等 來令片材質形狀面積 (總泵部分反而簡單找個壓力計 流量計 接上油管 測一測 就可以換算活塞壓力、流量算位移) 等等等 的條件 再加上 很多東西 是商業機密 是查不到的。但又需要討論嗎 我X買不起 就只能知道這些 假設其他部分 廠商都沒有特別商業宣傳 表示沒有突出差異 而論
重點是 查不到 就只能先假設大家條件一樣 因為成本的門檻就在那

如果閣下厲害 請說明清楚
不要只講了一句大家都會的話 就走

然後勒 我至少有去做了 你做了甚麼 只會冷嘲諷 然後 就是這樣 競爭力一代不如一代 因為只想嘴 不想去實踐
要你講道理 你又講不出來 只能貼個brembo 表示甚麼 那沒有多少錢幾萬就可以簡單搞定的 跟人家超跑在用的系統比甚麼 才好笑 超跑用的盤 說不定就能買你的整套三組了
當狗肉成為信仰,狗腿子們當然要誓死捍衛,根本講不通道理。
royher wrote:
是阿 還有陶瓷盤 碳(恕刪)

既然你也知道比不出來,又何必這麼累還做表格去比較沒意義的規格?既然買不起,知道也沒用啊。

至於問我嘛...反正都嘛是要改掉了。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