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個人都開的起車,開不開的起請把台灣人民所得看一下
和年齡層分佈看一下,一個剛出社會的人可以賺多少,養一台車要花多少
多少人是靠機車賺錢請你想一下
再來就算買的起車,你也要看方不方便的問題
1.台灣都市規劃很多是失敗的
請參考一下中永和的都市規劃,基本上來說是一個失衡的狀態,道路比例與居住人口失衡
尺度上基本上不利於汽車,你開開看就知道了(請看維基百科,裡面應該會說到台灣這樣失敗的都市規劃)
住在那的人是要怎麼停車?
整個台北地區簡直不方便到極點連政府都歧視機車這樣交通工具
再舉個例來說
在國外很多大眾交通運輸會有很大的停車場供汽車停,才有令人民有轉乘的意願
台灣呢?反而是汽車停車場居多,那廣大的交通如何紓解問題
你看看台北車站好了,市民大道連接中永和和貫穿台北市各大區
台北車站附近機車都沒地方停,你去看看市民大到底下汽車停車場的使用率,實在低到不行
就是因為有很多人歧視機車族群
2.大眾交通運輸的失敗
可及性的問題,台北雖然有捷運,但載運量及可及性仍有不足,但持續再進步以後我不敢說
但目前還是有很大的問題
台北市工作環境好,很多人北上工作,住不起台北市只好住台北縣,交通時間北市和北縣之間如何靠單薄的捷運輸解交通問題?
我是個開車族,要不是我有車位停我想我會繼續騎車,我不會歧視騎車的人,因為我也是這樣過來
我看過很多數據和論文
各縣市機車牌照登記數,人口密度,人民所得,年齡層...
我是念建築的,台灣城市的發展我不敢說我精通,但我多少是有上過課
我感興趣的不是交通工具的安不安全
我比較在乎背後所隱藏的問題,所有事有因才有果,太多人因反對而反對
你如果可以客觀一點,不會有這麼多人反對你
再補充一下,這些機車並不是只有通勤,上班期間你可以看看在路上騎車的人,似乎不也是代表著經濟的流動,台灣的都市尺度不是很適合機車嗎?不然郵差也不會騎著機車送信,我在美國的時候看郵差都是開車送信,送瓦斯'送快遞,送報,跑業務......
歧視只會帶來仇視,你不覺得你的標題在欺負弱勢嗎?
teabox wrote:
<台灣機車(機...(恕刪)
照閣下的邏輯來闡述吧
若機車是過時且毫無保障的交通工具 原因是車輕又超規格使用(姑且不論標準如何)
那麼大型重型機車更重更快速 不就是先進的毫無保障的交通工具? 重機不會死人嗎?
那麼比起機車至少重上五倍又更快速的普通小型車
不就是雖對車輛乘客有保障 但可輕易的造成他人生命威脅的殺人兇器?
前幾天不就有消防員不就因此截肢? 20幾歲的女孩子還有那麼多年的人生怎麼辦?
如果要說這些個人車輛都不好 大眾運輸工具才是王道? 不好意思 也是最近而已
對案上海地鐵撞成那樣不就等於是國家設置的大量殺人兇器?
車子有錯嗎? 就像菜刀可以切菜也可以剁人 駕駛者才是問題吧?
以前自己的駕駛習慣差勁 造成很多交安意外
不好好告訴下一代 什麼是可以做 什麼是不能做 什麼是危險 極限在哪裡
而是把過錯推給工具說 危險不是我造成的 是工具造成的
沒肩膀又不敢面對自己的過錯 怎麼不考慮去?
哼 就是因為大人變的懦弱怕事又膽小 小孩子才會變的那麼自以為是又奇怪
對於死於因機車所造成的交安事故給予廉價的同情而在此大放厥詞的你
有膽量面對因為汽車的增加死於事故的死者嗎?
chiayingcool wrote:
每萬量的肇事件數是最低的
不是肇事率最低是什麼?
...(恕刪)
會拿大錢去買老車的應該是情感價值大過實際價值
十幾年的老車再怎麼換新件 還是十幾年前的設計啊
管你換了幾萬的零件 還是不會比現代的車好騎好用
真正有心人才會花大錢買老車玩趣味的
這種有行無市的東西 價錢隨人開 真正遇到了賣的出去 你也沒話講
一臺十幾年的車 要整成似乎像新的一樣 當然有辦法
只是一般人不會這樣幹 當翻新成本超過一定價值後 報廢買比較新的車比較划算
管你換了幾萬的零件 還是不會比現代的車好騎好用
真正有心人才會花大錢買老車玩趣味的
這種有行無市的東西 價錢隨人開 真正遇到了賣的出去 你也沒話講
一臺十幾年的車 要整成似乎像新的一樣 當然有辦法
只是一般人不會這樣幹 當翻新成本超過一定價值後 報廢買比較新的車比較划算
一年只有一公里 因為都是放著積灰塵 一台車最遠只騎到過巷口雜貨店
或是台鐵區區幾百台上千個車頭 一年卻幹了好幾個跳車臥軌的?
肇事數/車輛數量比率看起來大概會很可怕
卻也不代表搭台鐵是天天會拿大錢去買老車的應該是情感價值大過實際價值
十幾年的老車再怎麼換新件 還是十幾年前的設計啊
管你換了幾萬的零件 還是不會比現代的車好騎好用
真正有心人才會花大錢買老車玩趣味的
這種有行無市的東西 價錢隨人開 真正遇到了賣的出去 你也沒話講
一臺十幾年的車 要整成似乎像新的一樣 當然有辦法
只是一般人不會這樣幹 當翻新成本超過一定價值後 報廢買比較新的車比較划算
會拿大錢去買老車的應該是情感價值大過實際價值
十幾年的老車再怎麼換新件 還是十幾年前的設計啊
管你換了幾萬的零件 還是不會比現代的車好騎好用
真正有心人才會花大錢買老車玩趣味的
這種有行無市的東西 價錢隨人開 真正遇到了賣的出去 你也沒話講
一臺十幾年的車 要整成似乎像新的一樣 當然有辦法
只是一般人不會這樣幹 當翻新成本超過一定價值後 報廢買比較新的車比較划算
teabox wrote:
http://www...(恕刪)
根本以偏概全...
那你要不要看看這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g1rY8n7LVQ
是否你也要所有開汽車的都去搭大眾運輸工具?
任何東西的定位,是個很主觀的問題,
今天你想把小孩子騎的三輪車當通勤交通工具
又何嘗不行?
今天你想把汽車當飆車工具又何嘗不行?
而今天大眾運輸工具,如果"真的"很方便,
你認為又有多少人會願意整天在路上吸那堆髒空氣,衣服還會髒,還會變黑臉,手臂可能還會曬的焦黑..etc.
台灣政府不願意改進,要怎麼從底下改?
台灣人就是喜歡學東西學一半,別人有完整的配套措施,等到學來之後才說,其實這個也沒多好怎樣,
重點是配套措施呢???
以我開車去台灣賣場的經驗,有時車都停好了,多走幾步路也到賣場入口了,我就看到還有很多車主還在那邊繞找"離入口比較近"的車位,只為了少走那幾步路,當自己還在騎速可達機車??
真的不知是悲哀還是...
PS
雙寶怎都不見了?之前那位一兵勤務網友也很有趣,居然嗆我回答問題挑軟柿子吃
,其實我很喜歡跟你們討論的。樓上AXXZA網友補充的就是我要講的部分,不過AXXZA寫的很客氣。當你把不同車種的統計數量帶進來,因而導出我前面提到的:開大貨車比騎機車危險的結論,這是非常可笑的,何況大貨車所造成的A1類事故,其很大的比例發生在被肇事車輛車主身上而非貨車司機本人。
teabox wrote:
雙寶怎都不見了?還有之前那位一兵勤務網友也很有趣,居然嗆我回答問題挑軟柿子吃,其實我很喜歡跟你們討論。樓上AXXZA網友補充的就是我要講的部分,不過AXXZA寫的很客氣。
當你把不同車種的統計數量帶進來,因而導出我前面提到的:開大貨車比騎機車危險的結論,這是非常可笑的,何況大貨車所造成的A1類事故,其很大的比例發生在被肇事車輛車主身上而非貨車司機本人。
...
我們一再強調的都是機車A1肇事率最低
講白一點就是
因為駕駛或車輛本身的因素自己去撞死或撞死別人的
就不同車種來說,騎機車的機率最低
肇事率高=某車種不安全
或是肇事率低=某車種安全
誰這樣講過?
不就是你自己提出的假設推論嗎?
teabox wrote:
再舉例:
大貨車的A1類肇事率,人員的死亡是指貨車司機還是在對方其他車輛車主上?上面數據裡,大貨車A1類肇事率超高,能代表開貨車比騎機車不安全?
講了個半天反倒變成我們說的了勒

另外肇事率也是同一份從同一份文件中節錄出來的
機車A1肇事件數佔整體45.4%你看的到
但肇事率最低你就看不到
這倒底是哪招阿

PS:
補習班中
男生1500人
女生600人
經過考試後
男生落榜了896人
女生落榜了489人
因為男生落榜的人比女生多(佔64%)
所以是女生的錄取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