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與進口車,你支持哪一個

gundamalexfa wrote:
YMT跟SUZUKI...(恕刪)


看來很多人還是認為yamaha和suzuki是進口車啊......
但事實上都是100%的國產車.....
進口車吧....

駕駛上的舒適感就有差距了

國產進口我都坐過

國產車遇坑洞時 比較會跳

進口車遇坑洞時 比較貼地

高速行駛時 風聲跟路面回饋的聲音

國產車比較大聲比較吵

進口車偏向安勁比較靜
台灣的關稅…讓進口車都貴的不像話

政府說這樣是保護國內廠商

除了最近的五期法規 讓車子強迫變成噴射版

不然近來國產機車的進步

我只看到類比表變成液晶表

內在好像就…進步不大

一堆新車看起來就只是換了一些殼

尤其是那個犬系車種 千年傳統 全新感受?

有些東西還是要有些壓力才會成長的啊…
說真的若是汽車來看~
我倒是希望政府多引手排車手自牌車進來~

因為這樣規矩開車的人就多了!

機車也是阿!若是都打檔車像早年的台灣~
說真的,吵點是沒錯!但是收斂騎車的比例會拉高~

因為一堆人都不會騎的很順手~
就變乖啦!也許一堆人就知道真的騎車技術是一回事!
會尊重別人生命!

摔車亂撞的成本也降很多~
因為沒那摸好騎~開車會專心點!

以前女生考照是考打檔的耶~
現在的男生敢嘛?
bell1232 wrote:
大家都讀過書~如果國...(恕刪)

鴉片一開始也是低價甚至免費給中國人抽爽 等上癮了要你拿家產來買
你的觀點跟我一樣 我也是這原因支持國產+1
汽車市場已經快淪陷了 機車還有的救 國產品牌車廠要加油阿!!!
MESSI1463 wrote:
國產車有越賣越貴的趨...(恕刪)


車子賣貴不是政府再保護國產車,是政府的環保法規造成的,十幾年前機車不用裝觸媒轉換器就可以通過環保法規,後來要裝一顆觸媒轉換器才能通過環保法規,再來還要裝上油氣回收裝置和二次空氣裝置,現在則是要裝上兩顆觸媒轉換器和噴射系統才能過五期環保法規(150cc以下要兩顆,隨排氣量越高,觸媒就要越多),環保法規沒過,休想賣車。

歐洲和日本好像用一顆觸媒和傳統化油器就可以過目前的環保法規了,且歐洲好像沒規定要裝油氣回收裝置,所以這些成本都可以節省下來(但歐洲和日本,甚至是大陸好像都在訂定下一期的環保法規了,聽說比台灣現在的五期還嚴苛,所以未來的車子只會更貴,不用期望會變便宜)。

一顆觸媒就已經很貴了,更何況現在要裝兩顆觸媒,這成本就不知道要增加多少了,再加上噴射系統,又要加5000~10000的成本(這是車廠自行公佈的成本),車子能便宜的下來嗎?別想了。

這只是車輛污染的測試項目而已,還有油耗測試、燈具測試、EMC/EMI測試一堆有的沒的測試,而且測試項目還會繼續增加,測試項目越多,成本就越高(為符合測試標準,可能要再多加些設備在車子上),這都是要錢的。

保護,早就沒了吧,只是國外鮮少有速可達的機種,又加上沒有代理商願意代理(因法規問題和市場量的問題),原廠又對台灣市場沒興趣(用進口的車價會很高,在台灣生產又要投入更多的資金來設廠房),所以台灣幾乎沒有進口速可達(vespa有進口,但一台125的要價可能沒幾個人願意買)。
小青蛙01 wrote:
說真的若是汽車來看~...(恕刪)


要不要引進手排車和手自排車並不是政府決定的,是由市場決定的,當手排車在台灣市場沒有人要買時,車商幹麻還引進或生產手排車來賣,錢多也不是這樣玩的,所以不是政府造成手排車消失在台灣市場上的。
黎明之子 wrote:
鴉片一開始也是低價甚...(恕刪)


我的作法是,台灣有生產的我就買台灣生產的車,畢竟比較便宜,也比較好維修,
若台灣沒有生產的,就買進口的,像大排氣量的重機,畢竟一台十幾萬的125或150機車我是買不下去的。
Ningizzida wrote:
高速行駛時 風聲跟路面回饋的聲音
國產車比較大聲比較吵
進口車偏向安勁比較靜


這是整流設計跟輪胎的問題...國產車整流設計確實很差...


Ningizzida wrote:
國產車遇坑洞時 比較會跳
進口車遇坑洞時 比較貼地


這是避震跟車架設計還有輪胎問題...國內廠商還有進步空間

其實國產車沒那麼差...只是一堆外國月亮比較圓的心態作祟
如果繼續這種心態下去...國產就算做到世界第一的品質還是會被嫌爛...
JoeChou110 wrote:
我支持的是CP值 ...(恕刪)

這倒是真的!!!!
就算進口車再好,
也不是大家都想要卡普過彎,
直線衝到速限以上吧!!!
前幾天看到一個媽媽騎著羅西46紀念版,
載著兩個小孩去菜市場..........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