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Alex1973 wrote:
本田與台灣1947年...(恕刪)

這才是正解!!!
很多東西要翻翻歷史資料才知道
網路未必是最好的知識管道...但也方便多了
stan_ccv wrote:
不要懷疑...本田9...(恕刪)


雖然結果一樣(希望混合氣以渦流進入)

VTEC是控制凸輪軸

雙渦流是控制岐管內的檔板

所以技術上是沒啥關聯的.....


jerryang wrote:
我覺得在進氣歧管多一...(恕刪)


樓上有大大也提到VTEC幾種形式...
汽車引擎轉速要高達7000轉以上渦流也是沒問題的

既然汽車在老早就已經解決這問題
現行的機車要依循古法改進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史帝田鐵不是一種技術.......

而是金相組織的一種.

當一塊鐵有不同的成份與金相組織 就有不同的名稱

麻田散鐵
肥粒鐵
波來鐵


史帝田鐵(steadite)係

1. 碳化鐵 Fe3C (黑褐色,black) 2. 磷化鐵 Fe3P(墨綠色) 與 3. (肥粒)鐵 Ferrite, yellow, 3相 的共晶混合組織.(熔點953C, 這是鑄鐵加磷會增加流動性的原因); 其中 硬相 ( hard phase, 碳化鐵, 磷化鐵) >85%, 數量多時, 對切削構成刀具快速損耗的問題. 下圖就是一例, 其中的 白色犄角狀物為史帝田鐵.


也就是說每一家都可以發展史帝田鐵技術,但每一家都不一樣.1


別再說日本想跟三陽買這技術了.

人家的研發原則上已經跳級了..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