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yfu wrote:
10W40就夠了吧合...(恕刪)
應該是可以 也許我比較龜毛@@
因為我再andy大貼的那個國外討論版
看到的訊息...........是這樣描述的......
It is said that 90 percent of engine wear occurs at startup. If we are interested in engine longevity then we should concentrate our attention at reducing engine wear at startup.
(90%的引擎磨損~~是在啟動的時候發生.......這裡是指引擎冷卻時再重新啟動的狀態
如果你想延長引擎壽命的話.....那我門要儘可能減少引擎發動次數)
但實際上我門的車一定會經歷這種狀況.....比如果每天早上上班~~
車子的引擎溫度 以及油溫 都是跟室溫相同的.........而清晨24度C的溫度.....
其實應該是接近台灣的清晨溫度的.....(當然詳細資料可能要去氣象局找@@)
Oil type... Thickness at 24 度C...Thickness at 100度C
Straight 30...... 250......................10
10W-30............100......................10
0W-30..............40 ......................10
Straight 10........30....................... 6
Now you can see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sired thickness your engine requires ( = 10 ) is closest to the 0W-30 oil at startup. It is still too thick for normal operation. But it does not have far to go before it warms up and thins to the correct viscosity
現在你可以看到0W-30番號機油與10W-30番號機油的不同點,
0W-30的機油 在室溫發動時 數值是比10W-30漂亮的...(因為他室溫時比較接近10)
.................................................分隔線.....................................................
真不知道那些山地門的豪邁....換的是哪個番號的油........姑且不論油品
但長遠來看 這點應該多少是有影響的....
而且也不知道裡面說的 引擎工作溫度設定是不是也適用於亞洲.....
原文借用於: http://www.bobistheoilguy.com/cm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82&Itemid=1
catjo87 wrote:
應該是可以 也許我...(恕刪)
認同C大提出的科學數據
,我只是看到他的回文是寫騎乘
,應是機車,機車一個汽缸才幾千元
,如果又是老車
,你用合成 0W 40的成本不划算.
如果汽車就不同啦,汽車修引擎可不便宜
,預算可以拉高,當然認證也是重要的
發現大部份認證很高的像MB229.5
都是0W 5W ,我想他們測試時
也把啟動磨損的影響也計算進去了吧
這裡我做一個小推論MB229.5的都是0W 5W
而0W 5W對啟動保護好,所以選MB229.5,
也會對啟動保護好,所以看認證選油和引擎
壽命成正比,可以得之,僅供參考...

其實我這個推論好像美國嘉實多網站也可以證實
,它有對白瓶 黑瓶 和金瓶做出引擎的保固哩程,
,把各瓶的資料弄出來看,
可以看出認證愈高的壽命愈長.....
其實我有想過極龜毛的做法,日本二戰
要讓飛機在潛艇上起飛,是先把油加熱
,再灌進引擎,只要一發就啟動了,不用暖機
,哈,我幻想中
catjo87 wrote:
應該是可以 也許我...(恕刪)
看到大家這麼有上進心,小弟我心裡真是感動!! 我又把mobile01機車版的車友們往專業邁進了一大步。
那也不枉我冒著被砲轟的風險口出狂妄諱言。ok,回歸正題:
其實老早就有數據測試台灣的氣候很適合10w-40這番號。
第一:台灣2000公尺以下居處,最冷也才0度~5度。 這種溫度20w-50的油也可以讓引擎在良好狀態瞬間啟動。
第二:台灣氣候宜人,平均在25度上下,為了都市~郊區使用,高溫番號40是個中間點。 (衰退性與油耗)
當然因人駕駛習慣、車齡、改裝升級狀態,可以選擇更高適應性的油品。
每種油的配方都不同,但是我們只要抓到機油就是:冷卻、潤滑、清潔 這三大要素,就算你機油換成沙拉油, 它仍能保有冷卻、潤滑 這兩要素。
所以結論是~ 若將沙拉油當機油,不是不可行的! (當然跟機油相比:磨耗高、冷啟動差、清潔性差、失油率高....)
油就是油,他只是降低阻力,一切動力輸出還是得靠內燃機。
所以中油那個美耐吉機油廣告, 小綿羊變成大野狼 其實是有點誇張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