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125~好像就是競戰的祖先
賓小彬 wrote:風光125~好像就是競戰的祖先

以車格和機械架構來說,風光和勁風光比較有血緣關係
勁戰的直系血親是迎光/迅光車系(三者在國外都是CYGNUS車系)
只差在勁風光有沿用風光的部分設計,而勁戰身上已經找不到迎光/迅光的影子
SV-MAX則是YMT在勁戰和風光中間自己弄出來的車款,車身架構從風光衍生出來
後來的GTR和GTR AERO也沿用SV-MAX的部分設計,不過已經改用勁戰引擎

小主管本尊 wrote:
到台北光復橋頭的PG...(恕刪)


稍早去光復橋的PGO、CPI詢問,店家告知目前僅代理MSX,
LEAD 125未聞有代理的資訊,也沒有任何預購活動,
當下有再詢問台中有CPI的經銷商已放出預購資訊與價格時,
店家仍告知沒這回事,可能是台中店家跟貿易商自行合作代理,
究竟是否會引進呢?

kt60402 wrote:
不負責任小道消息CP...(恕刪)


看到CPI就連碰都不想碰了
本人所言均為個人實際經驗或是個人見解,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今天已聯繫店家確認由台中佶輪引進,目前尚未確定其他經銷商是否會有銷售,
不曉得會不會在台北有經銷點,非常期待.
loveeva30115 wrote:
所以不是進口翅膀就一定比國產音叉好..(恕刪)

PCX 或 SMAX對澳門朋友來說,都是價位相仿的進口車~~~
有翅膀的~~~~未必就會帶給你{好自在}....
光是平地台的方便性,與13吋大輪的操控.....差異就明顯可以讓人作出選擇了...
除非有愛................
在mobile 01,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就行了, 咱不能不留個心眼,以免禍從口出....
小环子 wrote:
PCX 或 SMAX對澳門朋友來說,都

只是覺得~很多人對進口翅膀存有太多幻想
如果以相同標準來看,國產車不一定會輸進口車
況且PCX.MSX.LEAD這些都是以入門為出發點設計的車款~所以在臺灣用高出國產同級車一兩萬的代價買不一定划算

之前小老婆的編輯就以MY150和MSX125進行評比…
摒除MY150的動力優勢,單就操控感來說MY150比較能得到編輯青睞
MY150就輸在細部質感不佳(相較於MSX)以及少了MSX的倒叉式前叉(只不過編輯認為MSX的倒叉的視覺效果居多就是...)


loveeva30115 wrote:
只是覺得~很多人對進...(恕刪)

翅膀牌離開台灣機車市場二十年。。。難免會有遐想跟期待跟新鮮感!
菜鳥自覺~認清輩分~不得有故做大條~一臉欠揍之行為! 希望公差~自動出列~不得有畏縮不前~不點不亮
上個世紀YAMAHA DT125,改成追風135

你就不會cpi sm250,改成颱風265

還可以賣到歐美、中東、南美



(原來是 KTM390)
加油阿台灣,沒有根如何開花結果
如是台本帶PCX進來.......打台牌有力
但到國內肯定破10萬

CPI帶Lead........外型+車商和後援得打折扣了


但畢竟155全球戰略車3個月三角台就生鏽這事有傷到




越南跟泰國還是比台灣強


而且很早就比台灣強了
就如台N跟泰N就如雞腿比大腿般


想當年沒有台灣山葉之光小BWS打回日本.......或許今天山葉不曉得能做什麼

就台牌來說山葉已算不錯了
銷全球車款有問題要面對+政府刁出包不召回不能過戶






話說KTM 390也是不錯的好車

3X左右配備和+速不輸日本入門紅牌
一樣有路權

在不拼極速下.........單缸的390更輕更好養且牌子配備不差


台灣的環境
車性能在差不多的平衡之下.反而轉求全精緻品質也是不錯的考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