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de12 wrote:http://www.motoways.net/phpbb2/viewtopic.php?t=6187容許我引用摩道王網站 裡有講解避震器與過灣道理 雖然圖已失連結了 但從文字上可以理解原理 我很想容許你......但是請注意.........1、把連結做出來2、引述或節錄部分重點3、Open的資訊再貼、該站得註冊才能看......>"<
bigbinlee wrote:我騎SV MAX ...(恕刪) 喔...曾經被同學用SV MAX載過...從彰化去台中......屁股痛到不行最後只好跳槽改去坐另一台高手125...坐椅真的很軟很舒服歐!!SV MAX的後座....操硬
我個人覺得還是老星艦的避震最佳, 引擎弔架的轉軸幾乎在踏板下方, 後輪的避震軌跡較接近直線, 再加上原廠的避震, 便宜又大碗, 不用改, 過彎是非常穩的, 所以電池受不了與地面的摩擦, 直接連座脫離, 坐後座的都誇避震靈敏, 缺點是引擎弔架的橡皮軸承很爛, 後輪常歪一邊, 壓車時候輪會左右亂跳, 不過也是有趣的地方!三洋光陽的125, 引擎轉軸的位置,一直無法跳脫GY6的設計, 位於引擎上方, 座墊之下, 因此有效作動半徑很小, 搭配再佳的避震, 也無法擺脫先天的幾何缺陷.所以, Suzuki的機車, 雖然毛病多, 但過彎是最快樂的, 可惜新車都不再有老艦的魅力了!
fz149r wrote:我個人覺得還是老星艦...(恕刪) 呵呵,雖然我不懂各廠牌機車機械的結構,但以我前任老艦與現役悍將來比較,我與您的看法一樣,就使用上,老艦放眼於現在機車中,仍然是值得讚揚的啦。悍將已經騎三個多月,但還是覺得老艦在動力、避震上做的較佳,只不過車也老啦,又是鼓煞,制動力是沒有新車的力道啦。說實在還蠻期待新款的GSR!
fz149r wrote:我個人覺得還是老星艦...(恕刪) 滿有興趣廳的耶!可否說說機車後壁震的幾何懸吊還有像yamaha的車後傾角都過的滿大的?!而兩陽的車感覺就像垂直一樣還有gy6有效作動半徑很小,那光陽g4搭配400mm(行程不清楚)的避震是....那這種先天不良有解嗎原場軟歸軟遇到礦坑還不錯拉~不過遇到大坑洞或凸起來的,整個人就像飛起來一樣我覺得G4雙載座前面的很舒服說,震動都給後座的吸收了(沒觸底),但後座超癲的感想就想快點把避震器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