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es5222 wrote:
少一個石化工廠的排放...(恕刪)
話,是這樣說沒錯。
但是連帶著會損失什麼?
我們是進口石油提煉,
汽油會先漲價,
接著塑膠製品也會漲價,
搭車也漲價了,
牛奶也要漲價,
因為牛奶是搭車從農場到Seven的。
的確,碳排放是少了,
但是連帶著損失什麼?
我們不像美國有工業區,
可以集中所有產業道有上下游連鎖,
又群聚效應,
又能把工商業區分開,
台灣總是一個混合著工商住宅區的地方,
加上各種排放的廢氣和污水。
環保的確是個假議題,
但是也可以是真的。
只是換取代價是什麼,
可以是經濟,可以是自由,可以是政治。
台灣就這麼小,
環保和經濟衝突的情況更趨嚴重。
話說,
台灣以農工到製造,如果不能轉型成觀光服務業,
勢必會被勞力、土地優勢的國家取代。
假若沒辦法改善汙染條件,
又怎麼能轉型成無煙囪工業呢?
若是不轉型,
我想台灣的下個十年就是移民出口潮了。
想當年是大陸移民來台灣,
恐怕會變成反輸出囉。
而台灣剩下的,可能就是一群群高齡社區,
和了了無幾的民生工業吧。
沒坐過沒冷氣的汽車
騎車熄火有風吹頂多留點汗
汽車春夏天沒冷氣怎辦?
坐在那不用兩分鐘你就滿頭大汗
開窗戶受限於風的方向還是比機車族熱
又要吸廢氣曬太陽, 都開車了還要吃這種苦?
再來談談汽車冷氣, 它不是吃電頻的電
冷氣壓縮機靠引擎拖動, 熄火肯定剩送風
請問你夏天在房間開冷氣
會因為環保開五分鐘然後關兩分鐘嗎?
當然是開到人要離開房間再關
同樣道理車子冷氣當然是開到下車再關
結論是夏天不宜紅燈熄火
再來講秋冬天
怕樓主沒開過車先新生訓練一下
汽車有暖氣靠引擎熱量來加熱
熄火時暖氣還能維持好一段時間
但台灣潮濕的氣候只開暖氣車內玻璃一定起大霧
所以壓縮機必須同時啟動
不開暖氣人在車內呼出的熱氣
也足夠讓玻璃起霧也要開冷氣除霧
熄火沒冷氣車內起大霧外濕又冷
開窗戶想吹冷風淋雨嗎?
結論是冬天不宜紅燈熄火
我開車超過五年只遇過一個朋友開車紅燈會熄火
坐在他車上紅燈怎嘛突然這麼安靜
原來是他熄火 .....
也只遇過一次

機車上沒有電器沒有冷氣
停紅燈時引擎運轉沒有帶動其他必須裝置
所以 .... 機車熄火容易多了

李安毅 wrote:
樓主八成是個機車族
沒坐過沒冷氣的汽車)
我想樓主也有兩成機率是四輪族。

別用四輪思考二輪,有先見的情況討論都會吵架。
換句嘴砲的話就是:「別大車嘴臉啦

騎車熄火有風吹頂多留點汗
汽車春夏天沒冷氣怎辦?
坐在那不用兩分鐘你就滿頭大汗
開窗戶受限於風的方向還是比機車族熱
又要吸廢氣曬太陽, 都開車了還要吃這種苦?)
所以我一直覺得在台灣買敞篷車挺像在騎機車的

說到這個,吸廢氣和曬太陽
就因為騎機車的一直在吸廢氣,所以才會希望大家停下來的時候可以熄個火。
不說別的,寶馬新款「X3」更新底盤,採用怠速停止機構。
我想這未來是個趨勢。
再來談談汽車冷氣, 它不是吃電頻的電
冷氣壓縮機靠引擎拖動, 熄火肯定剩送風
請問你夏天在房間開冷氣
會因為環保開五分鐘然後關兩分鐘嗎?
當然是開到人要離開房間再關
同樣道理車子冷氣當然是開到下車再關
結論是夏天不宜紅燈熄火)
再來講秋冬天
怕樓主沒開過車先新生訓練一下
汽車有暖氣靠引擎熱量來加熱
熄火時暖氣還能維持好一段時間
但台灣潮濕的氣候只開暖氣車內玻璃一定起大霧
所以壓縮機必須同時啟動
不開暖氣人在車內呼出的熱氣)
我覺得這個有點驚人,版大要不要再求證一下?
也足夠讓玻璃起霧也要開冷氣除霧
熄火沒冷氣車內起大霧外濕又冷
開窗戶想吹冷風淋雨嗎?
結論是冬天不宜紅燈熄火)
至於,我這樣講好了。
來談談夏天出門這件事情好了。
夏天陽光的紫外線太強,就算撐傘也擋不了UV,
就算雨傘有塗層也沒辦法擋掉所有的UV,
紫外線又會害人致癌又會害人得白內障,
更別說夏天熱都熱死了,
走在路上受限於風的方向還是比室內熱
又要吸廢氣曬太陽, 室內有冷氣電風扇了還要吃這種苦?
結論是夏天不宜出門走路。
再來講秋冬天
怕樓主沒開過走過路先新生訓練一下
人類身上的溫度靠肌肉運動來加熱
不走路的時候溫度還能維持好一段時間
但台灣潮濕的氣候只走一段路,如果有戴眼鏡的一定起大霧
所以有戴眼鏡的人必須邊走邊同時吹眼鏡,
不走路待在戶外,戴眼鏡起大霧外濕又冷
走在路上想吹冷風淋雨嗎?
結論是冬天不宜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