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phy6060 wrote:
SMAX155真正的...(恕刪)

說真的只能拿進口PCX才能比下國產SMAX的話
那其他國產廠商到底該哭還是要笑呢?
後座坐墊硬這點是造型設計和置物空間妥協的結果 要說是敗筆我是不反對啦 不過這都還可自行修改改善
另外前避震設定跟不上後避震 這點也真的是牽車後很多人需要自行加強的部分
後避震的部分個人是覺得很夠用了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偏硬
再來後土除 充電設備.行李箱無照明燈這些小東西喔 這的確是台灣山葉的老毛病
通常第一代車配備都很少甚至預留空間不裝 這樣後續才有改款的空間在
而且相較他廠競爭車種 YAMAHA的配備一向都不是最多的
要比配備請找陽字號 尤其是光陽
(但就像前面說的 目前好像國產車也沒幾台真正可對應的同級車吧 哈)
前面會說SMAX155對手是PCX原因在於兩者設計取向和消費族群類似
同樣都是外觀兼具運動和部分休旅風格的長軸水冷大輪(13" 和 14")車種
對應目標族群都是30歲上下的通勤上班族
(說真的這兩台部分某些取向真的就是高階通勤車種)
也都同樣講求穩定平順的動力輸出 而不是猛爆的動力設定 (SMAX155 14.XPS PCX150 13PS)
甚至連騎姿也都是較直挺的設計 (長途騎乘PCX舒適度也沒辦法跟真正休旅車種相提並論)
要說外觀誰抄誰喔 不如說是目標市場相同下的產物
就像日系四大仿賽天王一樣 同樣是戰鬥的仿賽風格和外型 有人會說R1 抄CBR..阿魯..10R這些車嗎?
(其實看看前代MJ125/新款MJ250 T-MAX530 X-MAX NEW CYGNUS-X再看看SMAX 你會感覺到很濃厚的家族風格)
至於這組側置式偏心中置避震如果說設計很不行的話
那麼BMW C600 KAWASAKI ER6 Ducati 1199這三台也都應該收起來不用賣了
因為他們都屬於偏心中置設計"一根避震掛在側邊"而已
然後啊說這台引擎運轉粗糙有問題的話 那很多國產車我看你也不能接受了
基本上SMAX155這顆引擎要拚高轉動力不見得會贏其他車種
但是高轉速運轉穩定精緻度應該是沒幾台國產速克達車能跟他比

要談GMAX的話這台也算是"參考"Peugeot JetForce而來的設計 只是配的引擎實在不太行
國內版的200 甚至後期的220 性能和同時期國產高階150速克達相比都還只算接近而已
(0~400M 200/220 平均在20~21秒上下 同時期氣冷RC150和FT150也都是20秒上下 )
賣點大概就剩車架和懸吊 加上置物便利性較一般車種差的設計 消費族群自然有限 賣得也比較辛苦點
新世代GMAX搭配Tigra150水冷高轉引擎還算是比較接近GMAX車型當初設計成運動化外觀該有的表現




comanche wrote:
說真的只能拿進口PC...(恕刪)


說真的只能拿進口PCX才能比下國產SMAX的話
那其他國產廠商到底該哭還是要笑呢?
後座坐墊硬這點是造型設計和置物空間妥協的結果 要說是敗筆我是不反對啦 不過這都還可自行修改改善
另外前避震設定跟不上後避震 這點也真的是牽車後很多人需要自行加強的部分
後避震的部分個人是覺得很夠用了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偏硬
再來後土除 充電設備.行李箱無照明燈這些小東西喔 這的確是台灣山葉的老毛病
通常第一代車配備都很少甚至預留空間不裝 這樣後續才有改款的空間在
而且相較他廠競爭車種 YAMAHA的配備一向都不是最多的
要比配備請找陽字號 尤其是光陽
(但就像前面說的 目前好像國產車也沒幾台真正可對應的同級車吧 哈)
前面會說SMAX155對手是PCX原因在於兩者設計取向和消費族群類似
同樣都是外觀兼具運動和部分休旅風格的長軸水冷大輪(13" 和 14")車種
對應目標族群都是30歲上下的通勤上班族
(說真的這兩台部分某些取向真的就是高階通勤車種)
也都同樣講求穩定平順的動力輸出 而不是猛爆的動力設定 (SMAX155 14.XPS PCX150 13PS)
甚至連騎姿也都是較直挺的設計 (長途騎乘PCX舒適度也沒辦法跟真正休旅車種相提並論)
要說外觀誰抄誰喔 不如說是目標市場相同下的產物
就像日系四大仿賽天王一樣 同樣是戰鬥的仿賽風格和外型 有人會說R1 抄CBR..阿魯..10R這些車嗎?
(其實看看前代MJ125/新款MJ250 T-MAX530 X-MAX NEW CYGNUS-X再看看SMAX 你會感覺到很濃厚的家族風格)
至於這組側置式偏心中置避震如果說設計很不行的話
那麼BMW C600 KAWASAKI ER6 Ducati 1199這三台也都應該收起來不用賣了
因為他們都屬於偏心中置設計"一根避震掛在側邊"而已
然後啊說這台引擎運轉粗糙有問題的話 那很多國產車我看你也不能接受了
基本上SMAX155這顆引擎要拚高轉動力不見得會贏其他車種
但是高轉速運轉穩定精緻度應該是沒幾台國產速克達車能跟他比

要談GMAX的話這台也算是"參考"Peugeot JetForce而來的設計 只是配的引擎實在不太行
國內版的200 甚至後期的220 性能和同時期國產高階150速克達相比都還只算接近而已
(0~400M 200/220 平均在20~21秒上下 同時期氣冷RC150和FT150也都是20秒上下 )
賣點大概就剩車架和懸吊 加上置物便利性較一般車種差的設計 消費族群自然有限 賣得也比較辛苦點
新世代GMAX搭配Tigra150水冷高轉引擎還算是比較接近GMAX車型當初設計成運動化外觀該有的表現

~~~~~~~~~~~~~~~~~~~~~~~~~~~~~~~~~~~~~~~~~~~~~~~~~~~~
紅色部分只想說93000元的車如果還要自行改裝跟買其他東西補強是應該的.那還真是好慘品.所以該水準算是93000元車子該有的?

藍色部份只能說個人自我感覺良好.是不是抄自己2台比一下.別人用的料跟品質是否好不好.自己去比較吧.完全好像抄人家還理所當然.還超越了PCX甚至還能上打媲美更高檔BMW C600 KAWASAKI ER6 Ducati 1199.真敢比....
引擎部份精緻度國慘沒一台能比....看來自我感覺真的好的不得了~~~~

Japhy6060 wrote:
紅色部分只想說93000元的車如果還要自行改裝跟買其他東西補強是應該的.那還真是好慘品.所以該水準算是93000元車子該有的?

藍色部份只能說個人自我感覺良好.是不是抄自己2台比一下.別人用的料跟品質是否好不好.自己去比較吧.完全好像抄人家還理所當然.還超越了PCX甚至還能上打媲美更高檔BMW C600 KAWASAKI ER6 Ducati 1199.真敢比....
引擎部份精緻度國慘沒一台能比....看來自我感覺真的好的不得了~~~~

+1

字字珠璣~完全切中事實~

comanche wrote:
說真的只能拿進口PCX才能比下國產SMAX的話
那其他國產廠商到底該哭還是要笑呢?
後座坐墊硬這點是造型設計和置物空間妥協的結果 要說是敗筆我是不反對啦 不過這都還可自行修改改善
另外前避震設定跟不上後避震 這點也真的是牽車後很多人需要自行加強的部分
後避震的部分個人是覺得很夠用了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偏硬
再來後土除 充電設備.行李箱無照明燈這些小東西喔 這的確是台灣山葉的老毛病
通常第一代車配備都很少甚至預留空間不裝 這樣後續才有改款的空間在
而且相較他廠競爭車種 YAMAHA的配備一向都不是最多的
要比配備請找陽字號 尤其是光陽
(但就像前面說的 目前好像國產車也沒幾台真正可對應的同級車吧 哈)
前面會說SMAX155對手是PCX原因在於兩者設計取向和消費族群類似
同樣都是外觀兼具運動和部分休旅風格的長軸水冷大輪(13" 和 14")車種
對應目標族群都是30歲上下的通勤上班族
(說真的這兩台部分某些取向真的就是高階通勤車種)
也都同樣講求穩定平順的動力輸出 而不是猛爆的動力設定 (SMAX155 14.XPS PCX150 13PS)
甚至連騎姿也都是較直挺的設計 (長途騎乘PCX舒適度也沒辦法跟真正休旅車種相提並論)
要說外觀誰抄誰喔 不如說是目標市場相同下的產物
就像日系四大仿賽天王一樣 同樣是戰鬥的仿賽風格和外型 有人會說R1 抄CBR..阿魯..10R這些車嗎?
(其實看看前代MJ125/新款MJ250 T-MAX530 X-MAX NEW CYGNUS-X再看看SMAX 你會感覺到很濃厚的家族風格)
至於這組側置式偏心中置避震如果說設計很不行的話
那麼BMW C600 KAWASAKI ER6 Ducati 1199這三台也都應該收起來不用賣了
因為他們都屬於偏心中置設計"一根避震掛在側邊"而已
然後啊說這台引擎運轉粗糙有問題的話 那很多國產車我看你也不能接受了
基本上SMAX155這顆引擎要拚高轉動力不見得會贏其他車種
但是高轉速運轉穩定精緻度應該是沒幾台國產速克達車能跟他比

要談GMAX的話這台也算是"參考"Peugeot JetForce而來的設計 只是配的引擎實在不太行
國內版的200 甚至後期的220 性能和同時期國產高階150速克達相比都還只算接近而已
(0~400M 200/220 平均在20~21秒上下 同時期氣冷RC150和FT150也都是20秒上下 )
賣點大概就剩車架和懸吊 加上置物便利性較一般車種差的設計 消費族群自然有限 賣得也比較辛苦點
新世代GMAX搭配Tigra150水冷高轉引擎還算是比較接近GMAX車型當初設計成運動化外觀該有的表現(恕刪)


辛苦你打了一篇中肯的分析文..

可惜就如同我前面說過的

只要稍微提到SMAX的優點

下面就會開始戰起來了

非要講得SMAX渾身都是缺點似的
怎麼還有人敢談SMAX的優點阿..
勇氣可嘉
這邊不是眾所皆知只要是掛Y牌的就會被說成垃圾車
同一台車掛上兩陽或PGO的牌就變神車國產之光了
都可未看就先猜到回文了XDD

我們SMAX騎得很開心就好
貶再多也改變不了車主的好評價

hydee wrote:
怎麼還有人敢談SMA...(恕刪)


s妹的「褒揚文章」,這兩個月來至少也有十幾篇了吧~連「造神運動」的說法都出現了…
說實在的,看到標題就可知道兩天後的內容了!

一台新車出來就是要受到大家的檢視吧!有批評才有進步不是嗎?

不可否認確實有些人為了反對而反對…
但相比之下,我倒是覺得那些三天兩頭就發一篇什麼smax值不值得買啊?、山葉比較好騎吧?、人生第一台車選擇…還比較無聊吧!

小心那些原本對s妹有興趣的潛在買家,看到這兩個月來許多不理性的對話後,反而打退堂鼓了~

xboy200 wrote:
s妹的「褒揚文章」,...(恕刪)


關於潛在買家打退堂鼓這件事
倒不用擔心

機車板乏善可陳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了
這種雞肋板想發揮足夠影響力去改變準車主想法?
我覺得太看得起這片廢墟了

來這裡就是引戰文 業配文 發洩文看看笑笑就好
或許整個01皆是如此??
comanche wrote:
說真的只能拿...(恕刪)

pcx150馬力15.5
125才是13.5

hungmaxy wrote:
pcx150馬力15...(恕刪)

http://www.honda.co.jp/PCX/spec/
請參考一下日本HONDA官方資料吧
官方資料中 PCX125是8.5KW[12PS]/8,500RPM
PCX150是9.9KW[13PS]/8,500RPM

Japhy6060 wrote:
說真的只能拿進口PC...(恕刪)

基本上你說這些要自己補足或改裝的是缺點 我是不反對
因為雅哈哈車種一貫特點就是這樣
通常要小改款好幾代才會慢慢補回來
看是要先買先享受還是晚買在等完整配備的版本也是不錯
基本上這台車以新引擎和車架的設計比照同級車雅哈哈和他們的差價對比
你就可以發現九萬多算很佛心了
如果說九萬多產品就一定要樣樣兼備的話 那很多車你都不用買了
反正我也不是某網路行銷公司工讀生 雅哈哈牌也沒給我錢 所以SMAX優缺點我都會講
(不相信可以看一下我以往的發文 甚至還有YAMAHA GTR-AERO被我嫌動力越做越爛的哩 也難怪雅哈哈不找我進去拿錢當工讀生啊 哈哈哈)
符不符合個人需求就看自己了
但是那種把黑的講成白的 想盡辦法要攻擊其他廠家競品的方式 我是絕對看不下去的
比如說SMAX那組避震設計明明現階段一堆日歐系重機大廠 都有採用的方式 可以講成是很爛的設計?
說真的啊 要不要先去看一下眼科啊? 還是全世界就只有G-MAX叫中置避震?
另外這顆引擎的精緻度 想罵之前 先問一下 台灣有幾顆同級150 下吊架引擎高轉速比它穩定的?
上吊架設計你要多穩有多穩 但下吊架引擎你要高轉速穩定不容易
不然當他這顆引擎加裝平衡軸是裝心酸啊?
要說抄啊 請問他是哪點叫抄啊 風格類似叫抄?
那你要不要說Majesty250 Skywave250 Forza250 這些都是抄?
甚麼叫抄啊 講真的副總家的 KIWI80/100 這種車就真的有抄襲嫌疑
同樣是復古小速克達如果是SYM MIO100 那叫還只是風格類似而已
這種風格類似的東西 你要說抄也找不出哪裡一樣
人家怎麼稿都還有自己的家族風格在 你又能怎麼說嘴呢?

另外講一下啊 當初Tigra125還沒上市前我就搞了一台來試騎一天
騎完一天的心得就是 這台車車架穩定度確實不差
就差前半部外觀 很多人不太能接受
感覺像是搞台125CC以上車種配個100CC車種的短脖子小車頭
也難為PGO的ID人員了
畢竟那組大水冷牌擺在那邊你要他前半部能夠設計的多漂亮呢?
後半部車身就真的很不錯看
另外這個引擎動力不錯 但是畢竟是拚高轉動力輸出 壓縮比也高 有改裝車的FU
雖然是水冷車 不過長久下來耐用度有待觀察
就像一堆改58半勁戰一樣 高壓縮比很強啊 可以拚63缸
但是壽命就比中低壓縮的58半低很多
副總家的車子就是一大借鏡~~高壓縮 高動力 但是耐用度問題不少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