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環保在台灣沒有市場
但注重環保的人其實還不少
能夠多花點錢、又加上政府補助的話
售價應該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本身對hybrid的車輛都還蠻有興趣的
其實不懂的話可以看維基百科的混合動力車輛這個條目
我的噗浪:http://www.plurk.com/httw
50CC的省油能力應該更可怕吧,重量跟價格應該有強的空間吧?
重點是125CC的車身,50CC的引擎,光這個新聞爆炸性就很夠。
不用去強調環保油電啥的。
廣告訴求就是:50CC的耗油,125CC的動力!
不過另外我想到一個考量的地方,摔車的話,維修費應該很貴吧....
這個構想,小弟以前也想過,很高興真的有人去做。
這個構想放到汽車上應該更不錯。
1000CC的引擎(直接拿重機的引擎,發展已經成熟)
+
底盤全模組化電池(壞了可以直接換調其中一組)
+
四輪無刷馬達(省傳動軸+4WD+可動態分配動力輸出)
引擎動力全輸出到發電機。
發電機可分配電力到馬達或電池。
電腦依馬力需求,決定汽油引擎的輸出,節省油耗。
應該很讚~~XD,不過重點要有一個轉換效率良好的發電機。
1.勿主打125cc(甚至不用提),直接標明與200cc級同等動力,而且兩倍以上的油耗!
這樣可以拉開與125cc之間的比較,畢竟你們主打的族群不是想要買便宜125cc的族群,
而是會買頂級125~150cc、上看180~200cc的族群。
Toyota Prius就很少令人質疑1300cc引擎賣這麼貴,因為他完全不提到自己的引擎容積,
反而是希望令消費者想像成1300+1300=2600cc,這樣賣百萬不算貴阿!
2.勿講出「電動機車」四個字,甚至「油電混合」字眼也考慮不要明說,
直接主打「Hybrid」這個字,可以用「機車界的Prius」來自稱。
台灣電動機車所受到的疑慮你們可以不要繼承,直接以Hybrid:全新開創、領導者的角度自稱,
這樣可以讓電動機車的負面聯想不馬上連結到你們產品。
但是在文案中,還是要詳細解釋你們優於電動機車之處。
以下是產品方向的建議:
1.能否考慮150cc或是更大的引擎(到250cc以下)?
用150cc引擎的話主打250cc等級,用250cc引擎的話主打400cc等級,
因為150cc以上的機車選擇明顯變少,不要去搶現有已經太多競爭者的原有125cc市場。
2.以休旅取向的機車為樣本?
例如Yamaha Majesty (雖然只有125cc)、Kymco Xciting 250、SYM RV250
這類型的機車,長途旅行使用的機會更大,你們省油的優勢更能強調,
且休旅機車大多原本腳踏處即隆起,藉此處放置電池,較不會顯得突兀;再者買休旅機車的消費者預算較高。
況且若做成這類型,你們對手相對較少,
我很好奇你們有沒有可能去跟Suzuki談Burgman 150的外型,掛Suzuki牌子,主打國產250cc市場?
(因為Suzuki目前是台灣五大國產品牌中唯一沒有國產200cc以上者)

個人很佩服你們這項創新產品,
對此產品的定位與行銷我也相當有興趣,歡迎進一步的討論囉!
桌上型顯示器點距、解析度總整理http://0rz.tw/e95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