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個問題,請版友們建議和討論,謝謝!
車主狀況,車子是速克達油車,普通油車非噴射,目前是UBER外送員,因為本身對機車完全是外行,也只是會騎機車有駕照而以,平常就是車能發動騎出去,就算正常,如果車子有問題,老實說,完全無法判斷問題,感覺不出來那裡出毛病,只是覺得車子漸漸變的難騎,騎到全身酸痛!只有現在當外送,大約了解車子沒氣的感覺是怎樣,以前上班短程,就算車子騎到沒什麼氣,也不知有什麼問題!
問題如下!
1.外送員如果要換避震器,應該選擇原廠還是改裝品,改裝品又要選擇那種等級才算合適,大概多少錢的,感覺才會有差異??
2.一般換避震器的工費大約多少之間!前避震多少錢,後避震多少錢,一次全換多少錢?
3.拉油門,正確方式是怎樣?狀況是熱車後,慢慢催油門比較好,慢是要多慢,還是可以依狀況大拉油門,大拉油門到底對車子真的有很大的傷害嗎?油門催到低很久會對車子有傷害嗎?
4.對外送車子來說,取貨時,常常停車就熄火來讓車子降温,對車子比較好,還是讓車子長時間保持待速比較好!
linyhire wrote:
有幾個問題,請版友們...(恕刪)
改裝避震,一般的油氣混合+伸側可調即可
看你是單槍或雙槍
雙槍最便宜的野蠻公牛極速火箭2800一對
原廠的避震因為要給瘦的跟胖的車主都能有一定的緩衝效能
所以舒適性都不會太好,最常見的就是彈簧K值軟很搖
然後阻尼效能有限,碰到坑洞會顛個2~3下才會平穩
改裝避震通常彈簧預載是可以調整的
就是用勾頭扳手去調整
然後筒芯上會有橡膠環,俗稱的小饅頭
做為跨坐上去的下沉量作為依據
一般道路要舒適度好,調整下沉量1.5到2公分即可
山路取向就會調1.0到1.5公分
然後阻尼通常會有28~32段數可調
一般道路以不過三分之一為主
段數越大就是阻尼伸側越慢
另外有些人會覺得"搖"才是舒適
這個改裝避震可能就不太合適
但要日後腰椎不要有毛病
盡量減少搖跟震為佳
然後坐墊泡棉可以改軟一點的
如果本身路感不明顯的人,我覺得原廠避震就夠用了。改裝避震是對路感敏感的人,改裝意義比較大。
而且改裝避震還需要會調整的店家(蠻多店家不會調),改裝避震沒有設定好,會比原廠還要難騎。
定時檢查胎壓,胎壓不足也是會有明顯感覺避震變軟的跡象,當然最準還是要靠量測。
可以檢查外觀是否漏油,有漏油一般可以直接換新,如果常期載重,我是覺得4~5萬公里其實可以更換。
2.一般換避震器的工費大約多少之間!前避震多少錢,後避震多少錢,一次全換多少錢?
如果是原廠避震,前面比較貴一些3~4000以上(看車種),後避震就要看單槍還是雙槍1000~3000左右
改裝預算就更高了,大概原廠2倍價格以上(看等級)。
3.拉油門,正確方式是怎樣?狀況是熱車後,慢慢催油門比較好,慢是要多慢,還是可以依狀況大拉油門,大拉油門到底對車子真的有很大的傷害嗎?油門催到低很久會對車子有傷害嗎?
如果有一段時間沒騎(冷車),剛發動我會等30秒再吹油(等底下機油打上去),然後1公里內順順加油,大概油熱之後才會用到大催油。
大拉油門,多多少少會增加機件磨耗速度,但正常車子不會因為這樣短時間壞掉(前提也要正常保養換油)。
4.對外送車子來說,取貨時,常常停車就熄火來讓車子降温,對車子比較好,還是讓車子長時間保持待速比較好!
熄火降溫效果還是會比較好,因為停車沒有撞風,雖然有風扇,但效率還是比較差一些。
但發動次數多,相對比較耗油,還有外送便利性問題,取決自己。
---------------------------------
1.原廠大部份都不可調,少部份預載可調,和彈簧軟硬可調;就是常看到的三段或五段
改裝品最低預載+回彃可調,最高預載+回彃(高低速)可調+壓縮(高低速)可調
預載=預備載重
回彃=伸側,遇坑洞隆起後,行程恢復到原來長度
壓縮=壓側,遇坑洞或隆起時,行程被壓縮的長度
高速=路面起伏較大
低速=路面起伏較小
高低速和行車速度無關!
2.通常都是裝到好的價錢,大部份店家會協助調整
3.發動後先開小油門以較慢速度行駛,時速通常40~60 KM左右,之後再正常行駛!
4.看情況,如果不超過3分鐘,看自己是否需要熄火,長時間怠速比較容易積碳。
---------------------------------
後面2個問題:
1.個人一開始也不會,但調久了就會。
2.改裝避震器,如果有調好,通常是一下左右就恢復正常,不會持續到5~6秒;
建議先改後避震,調整之後如果覺得不夠,再改前叉。
如果訂購避震器時,店家有問體重,除非經常會載很重的物品,告知實際體重就好,不然彈簧會配的比較硬!
硬不能調軟,軟可以調硬,這句話很重要
---------------------------------
調整順序:
預載→回彃→壓縮
如果有事先問體重,安裝時就不用調預載,原廠已經設定好
---------------------------------
預載:預先載重
下沉量,一般為1.5~2cm;預載沒調好,後面的回彃和壓縮會有問題;
---------------------------------
回彃:一般有3種調法
A:調到最軟,阻尼最弱開始往回調
B:調到最硬,阻尼最強開始往回調
C:從中間向最強或最弱開始調
個人都是用A的調法
---------------------------------
壓縮:如果沒有分高低速,預設是低速
不會調的話,至少留一些阻尼
高速可以全開(無阻尼)
---------------------------------
如何知道避震器已經調好
在不觸底的前提下,阻尼調到最弱,且和前叉接近平衡
就是調整完,前叉和後避震,不會覺得差很多,如前軟後硬or前硬後軟,已經接近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