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MIO 50車齡4年, 里程不到25000公里每1000公里定期更換機油齒輪油引擎發出"拉拉拉"怪聲, 一天後陣亡應該內部機件都爆了吧記得以前迪奧50騎個八年十年都還能走新科技的四行程50cc竟然這麼差四年就壞了
50仔做四行程真的對機件而言滿累的~曲軸連桿汽門因應排氣量一定都很細小口愛~動力不足就必須動不動就要拉高轉(總不可能輕催油門就很充沛力道湧現吧)~除非機件有經過強化或是水冷加持~不然真的還是從100cc級距開始挑選~
想要耐操的小50要嘛去找二行程的不然就要找水冷的Y牌小50比別人貴,加速感覺又沒有風50強,難道那些人真的都是盤子嗎??那是因為耐用度有差啦...不過不要以為Y牌就是佛心來的,那顆水冷3V引擎是為了日本市場需求做出來的,順便給台灣用哈哈平 wrote:四行程車還是考慮100以上的吧 其實各廠的造車理念似乎都不大一樣山葉的話是3個等級的水準都蠻平均的要買兩陽就買125最好,零件便宜又耐用,往下的等級C/P值就變差了,一分錢一分貨===============================================小弟覺得有趣的是,台灣生產過的,排氣管在外面繞一圈的車只有全水冷了名流150耐操其他像半水冷的迎光以及三陽氣冷4T50(風/Mio)好像都很容易操掛
對啊~我覺得YAMAHA蠻耐操的啊!!(pro Jog 90CC)之前騎到沒黑油~~縮缸應該是有縮~發不起來也不能踩發後來給車行用~收一千元!!這 ~~~~好便宜喔!拆工錢也不止這些了吧弄好了,還是生龍活虎~跟以前騎乘感覺都一樣~~~~
aglow wrote:之前騎到沒黑油~~縮缸應該是有縮~發不起來也不能踩發後來給車行用~收一千元!!這 ~~~~好便宜喔!拆工錢也不止這些了吧 1.聽說Jog的設計,不用拆車殼也可以拆汽缸2.可能沒塘缸,把活塞/活塞環換新又是一尾活龍3.EV2引擎,就算有點小縮缸,還是可以硬撐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