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AHA在福華飯店舉辦完發表會之後,隔天整團人馬移師到屏東大鵬灣PIC賽車場,準備進行賽道試駕體驗。發表會剛體驗完街道騎乘的樂趣,現在換到大鵬灣賽道內體驗更接近運動操控極限的騎乘樂趣。試駕當天早上天氣不錯,待主辦單位簡單的簡報之後,大夥兒便開始換裝準備下場騎車囉!

相關延伸閱讀:
【日本試駕】YAMAHA TMAX530 經典運動速克達 全面進化

【採訪】YAMAHA TMAX530 正式登台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上次筆者在日本是進行山道試駕,這次在台灣由YAMAHA安排之下,有幸到位於台灣屏東的大鵬灣PIC賽車場進行賽道騎乘。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一到現場,就看到一整排TMAX,這畫面多令人振奮!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共計七台TMAX530,一台TMAX500則是提供靜態拍照的部分,而有三台掛試車牌的TMAX530可下賽場騎乘。

~賽車場環境簡介~

大鵬灣PIC賽道是FIA國際賽道G2等級,賽道全長約3527公尺、賽道寬度約為12-20公尺,目前國內有部分汽車賽事、汽機車產品測試、汽機車新品發表會都會挑選此處舉辦。大直線底賽道以TMAX530而言,最高速度約為140~150km/hr,也就是彎道T1~T2的位置。T5、T8髮夾彎在騎乘路線上的選擇要格外注意,另外就是針對T11~T13八字型複合式彎道,筆者這次挑選這個彎道做為攝影點,將特別描述這彎道的騎乘感。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各位可以參考大鵬灣賽道圖,上面則清楚標示著各彎道代碼。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由YAMAHA林經理擔任這次賽道解說員,清楚交待媒體試車人員該注意的地方。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走出PIT區,看到這特別的畫面分享給各位。整齊劃一的PIT BOX標號板,有國際賽道的感覺。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寬敞PIT BOX,往另一頭望過去,很妙的畫面。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從看台上俯瞰賽道起跑處。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大鵬灣著名標記之一,大飛機。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從PIT區要轉入賽道之處。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看台區,雖然看起來有些簡陋,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以台灣賽道來說是非常具規模的賽道之一了。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媒體朋友也開始著裝,準備進行第一節的試駕。

~TMAX530靜態回顧~
TMAX530靜態照的部分,相信大家已經看非常多了。所以筆者在這邊就簡單分享TMAX530在大鵬灣PIT區的英姿吧!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PIT區外圍,TMAX530靜靜的等待出場的機會。遠遠望過去散發出強烈的戰鬥氣息,待會就看TMAX530在大鵬灣大展身手了。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這個角度,是筆者認為最具張力的車身角度,分享給各位欣賞。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車把手上的TMAX LOGO,YAMAHA在LOGO立體字樣、鋁牌的製作一直都相當重視,質感都算不錯。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加裝魚眼的大燈,雖然無法確定實際夜間照明性能,但絕對是比過去TMAX500好上許多,待日後有機會測試夜間照明就能見真章了。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雖然比較可惜的,並不是引進ABS版本販售,但實際煞車性能是不會因此減弱太多,在緊急煞車的部分ABS的煞車性能線性較為柔順。另外,台灣版TMAX530在前叉上也加裝上反光片,增加夜間警示度,雖然筆者認為那反光片在整體外觀視覺上有些突兀,但也莫可奈何。

~賽道騎乘體驗~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簡單分享大鵬灣賽道實況,路面品質算不錯。但礙於場地大小限制,幾個彎道的緩衝區略嫌不足,在安全性上有些顧慮,是大鵬灣賽道比較可惜的地方。總言而之,今天小惡魔來到這邊騎車,雖然抱持著要呈現最棒的報導給各位的心態,但還是以『安全第一』為最高指導原則,若騎車姿勢不夠標準,也還請各位多多包涵。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路面柏油品質算不錯,加上屏東熱情的陽光加持之下,路面溫度頗高。剛好也讓TMAX530增加抓地力,用力騎起來更過癮!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從看台上俯瞰TMAX530奔馳過去的樣子,感覺很妙! 排氣管聲浪在高速行駛時,異常的安靜。或許是只有三台車在場上奔馳的關係,但筆者在現場實際聽起來,排氣聲浪算很低沉安靜。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大鵬灣比較刁鑽的髮夾彎,對TMAX530而言都還算是中等的彎道,騎起來不會太辛苦。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TMAX530原廠風鏡非常實用,只要在大直線稍微趴車就可有效降低風阻,風鏡外型角度與騎士安全帽的位置相當吻合,氣流剛好都會從安全帽的通風口灌入,讓騎士非常涼爽。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誰說大型速克達不能卡普? 其實只要彎道速度夠,TMAX530也是可以磨膝過彎的。TMAX530彎道極限頗高,應付一般山路、街道早已足夠。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五比五的車身配重,在高速入彎時要控制車身穩定性很輕鬆。43mm的前叉在急煞時支撐力十足,高速入彎與快速左右切換都不至於軟腳,前後輪仍然相當貼地,讓騎士可以更安心的享受騎乘樂趣。至於車身重心則是比較集中於騎士的正下方,所以要做左右傾倒時只要靠腰部做重心轉移即可輕鬆轉向。新式後輪搖臂與後避震完美搭配之下,面對車輛高速減速及加速的情況,都相當稱職地維持後輪的穩定性。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從畫面上可看到,風鏡角度與安全帽相對位置,微微趴車即可降低不少風阻。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煞車部分,在大晴天的情況下,筆者認為有無ABS系統其實差異並不那麼明顯,除非今天是下雨天,需要進行細膩的煞車控制,那ABS系統才會顯得格外重要。TMAX530後輪碟盤加大至282mm,在激烈操駕之下,後輪煞車控制比較容易有煞過頭的情況發生,若是第一次騎乘的騎士則需特別花心思去習慣後煞車的性能。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新式皮帶動力輸出的特性,在複合式彎道中最能感受到,快速左右切換的八字型彎道,回油與再加速的動力表現都相當順暢。引擎轉速輸出不會太突然,騎士在右手的控制不需要太過神經質,該回油就回油,該加速時就轉下油門,TMAX530的動力表現讓人相當放心,需要動力時則隨傳隨到,騎乘樂趣非凡。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各家媒體也忍不住互相較勁起來,也可以順便看前車的彎道性能表現。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從看台上俯瞰PIT區,看車手上下車的勇猛英姿,似乎有點MotoGP的味道! (自以為)

~官方正式Q&A時間~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Q: TMAX530在台上市,YMC有針對台灣市場、驗車法規做什麼車輛設定上的變動嗎?
A: 加強廢氣二次回收裝置的部分,台灣在排氣法規上比較嚴苛,所以再次特別確認。

Q: 請問ECU在供油曲線、點火角度上,是否有特別調整過?
A: 有針對台灣氣候做適度的調整,而排氣管觸媒也不一樣,主要考量到要在環保、性能兩間取得平衡點。針對台灣ARTC驗車的部分,都是沒有問題的,請消費者放心。

Q: 是否針對賽道做過測試,有特別為賽道調校車哪部分的性能呢?
A: 沒有針對賽道特別調整過,但日本廠內模擬測試場地,規格等同於國際賽道水準。
測試標準是一樣的嚴苛,原則上懸吊設定、煞車力道、動力輸出特性都已調校到一個水準之上。
一般街道騎乘、山道騎乘,在原廠設定的性能極限都已足夠,原廠期望能滿足一般騎士需求。

Q: 筆者注意到台灣版本的TMAX530有加裝前叉反光片,這部分的原因?
A: 因應台灣法規,特別加裝反光片,提升騎士夜間安全。

Q: 前面問題提到有針對台灣環境去做ECU調整,那引擎動力變化如何?
A: 原則上,性能上無差異。經過多次測試調整後,車輛馬力維持一樣水準,沒有變化。

Q: TMAX530原廠部品開發計畫?
A: 待市場回饋資訊後,未來不排除有相關產品推出,敬請網友們期待一下。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上次在日本專訪過的鈴木 達也,也因TMAX530發表會受邀台灣進行簡報說明與Q&A解答。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外型設計當擔,大富部 兼二也特別現身大鵬灣會場讓媒體朋友提問。上次日本之行,已經有針對外型部分做說明,還有興趣瞭解更清楚的網友可以參考日本試駕的報導。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從高台上拍攝TMAX530,俯瞰的角度看起來也有不同的感覺,為了這絢麗的身影有多少車迷朋友為之瘋狂! 這是台騎乘樂趣十分特別的車,若您對這台車也有興趣,建議您可以就近找經銷點去欣賞實車,實際看看TMAX530迷人之處。

~小惡魔福利社~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連鈴木先生在媒體要求下與兩位可愛的SG合照。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媒體下場試駕前,還可以與兩位可愛的SG留影紀念咧!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可愛SG,在豔陽底下真是辛苦她們囉!

YAMAHA TMAX530 大鵬灣試駕
大太陽底下,看看水噹噹的SG消消暑氣吧? (咦!?)

#影片區

1.YAMAHA TMAX530墾丁道路試駕體驗實錄@Mobile01

這是墾丁福華飯店發表會後,媒體道路試乘的畫面。在一望無際的道路上騎著TMAX530相當輕鬆自在,低轉高扭的引擎輸出特性,讓騎士得以輕鬆的在道路上巡航。從畫面中一併可以觀察看看530的動力加速性,以及彎道操控性。

2. YAMAHA TMAX530大鵬灣試駕體驗實錄_PIT BOX出場畫面@Mobile01

一大早,大批媒體團人馬手忙腳亂地抵達屏東大鵬灣賽車場,在簡單的賽道安全規則說明後,媒體團分批換裝上場試駕。這次Mobile01排第三梯次,在等待的同時先側錄一些畫面,分享給大家。畫面中可以聽到TMAX530的怠速排氣聲浪與車輛起步的聲浪。不知道是否因為排氣管觸媒改變設計後,而讓排氣管聲浪分貝降低,在現場聽起來滿小聲的。

3. YAMAHA TMAX530大鵬灣試駕體驗實錄_下場第一趟@Mobile01

等待約莫40分鐘後,終於輪到小惡魔上場試駕囉!使用GoPro架設在安全帽上,記錄下大鵬灣賽道的騎乘畫面。基於安全考量,本次試駕以『安全騎乘』為第一目標,加上場地熟悉度不足,騎乘路線、煞車點、入彎點都還不是很精準,還請各位見諒。從PIT區出發的感覺很棒,很有感覺,分享給各位。

4. YAMAHA TMAX530大鵬灣試駕體驗實錄_較順路線@Mobile01

在大鵬灣試駕的20分鐘過程中,挑選出一段騎乘路線比較順暢的段落分享給各位欣賞。從畫面中可以看到車輛儀表,稍微能看到一些速度錶與轉速錶的畫面,也可以從行進畫面中觀察到車輛動力輸出表現。還有另外一個重點,可以觀察車輛風鏡的狀態,當車手直線小趴車時,安全帽都剛好可以躲進風鏡的遮蔽範圍內,適度地減輕風壓的負擔。

總結
底下附上筆者整理2012與2011年TMAX規格差異表,給各位參考。先撇開外型設計大改變不談,光是其他規格細節都有幅度不小的改變。引擎活塞從66mm活塞改為68mm活賽,讓車輛動力帶往前移,最高馬力、最大扭力都較上一代TMAX在更低轉時就達到峰值,光是這點的改變就讓騎乘特性改變不少。或許造福不少以TMAX通勤的騎士族群,TMAX530低轉高扭的特性讓車輛在低速時的加速力到扎實不少,在市區騎乘時短程加速性得以提升。軸距、離地高度、座墊高,基本上都維持過去良好設定,是沒有變更的。車體外型部分,因大幅度的設計變更,讓車輛外型長寬高有些微改變,至於外型設計優劣則是見仁見智,可以確定的是與上一代TMAX相比,車身線條更銳利、科技感味道更為濃厚。

YAMAHA終於引進TAMX530販售,常理判斷在未來一定會陸續進口其他款式重型機車,也才不會浪費他們精心規畫、訓練的全台各經銷重機店技師群。待第一波TMAX530正式交車後,後勤零件供應、技師維修品質陸續改善精進後,若市場口碑不錯,相信其他車款陸續引進的日子不遠了,請各位拭目以待。

TMAX530本質上還是充滿著速克達應有的元素,置物箱空間、騎乘便利性等都是一般重型機車無法抗衡的地方,而侵略性極高的彎道操控性就一台速克達而言,TMAX530表現實在是可圈可點,單純比較500與530的性能差異,的確是能將運動王者神話繼續傳承下去,但相信在各車廠的努力之下,未來勢必會遇到更強勁的對手,有機會再呈現不一樣測試報導給各位。

車款 2012 TMAX530 (XP530) 2011 TMAX500(XP500)
引擎型式 水冷四行程、直列雙缸引擎、DOHC4汽門 水冷四行程、直列雙缸引擎、DOHC4汽門
缸徑 x 曲軸行程 68.0mm x73.0mm 66.0mm x73.0mm
壓縮比 10.9 : 1 11.0 : 1
排氣量 530.0 c.c. 499.0 c.c.
最高馬力 45.7Hp / 6.750 rpm 43.5Hp / 7.500 rpm
最大扭力 5.3Kg-m / 5.250 rpm 4.6Kg-m / 6.500 rpm
車架型式 CF鋁合金鑄造車架 CF鋁合金鑄造車架
傳動系統 CVT無段式自動變速 CVT無段式自動變速
供油系統 電子噴射供油 電子噴射供油
前懸吊系統 43mm正叉 43mm正叉
後懸吊系統 單體避震器 單體避震器
前叉前傾角 25度 25度
前叉拖曳距 92mm 92mm
前輪規格 120/70 - 15 120/70 - 15
後輪規格 160/60 - 15 160/60 - 15
前煞車系統 雙子星卡鉗、267mm雙碟盤 雙子星卡鉗、267mm雙碟盤
後煞車系統 282mm單碟盤 267mm單碟盤
長 x 寬 x 高 2.200 x 775 x 1.420-1.475(mm) 2.195 x 775 x 1.445(mm)
軸距 1.580 mm 1.580 mm
最低離地距離 125mm 125mm
座高 800mm 800mm
濕重 217kg (未含ABS系統) 218kg (未含ABS系統)
油箱容量 15L 15L
鏡頭能記錄下多少兩輪世界的東西呢? 把握當下吧!
頭香...
二輪誌的編輯也下去拍喔....
不知道中部有無試乘會呢
~No Pain; No Gain~ ~No Cross; No Crown~ ~No Change; No Chance~

Wmax Hsu wrote:
YAMAHA在福華飯...(恕刪)

讚!水!
差20cc就可以適用台灣奇怪的法規,取得紅牌。委實令人感到扼腕
日本人不會為了小小的台灣市場去改變其設定
該改善檢討的是台灣政府
聽到那迷人的排氣聲浪,讓我也想去考張大型重型機車駕照呀~

週六編輯還要貼文章真是太辛苦了
騎過朋友的T-MAX 500後感覺就是.
530應該更是讚.
想買就是錢少,只好先以Maxsym 400為目標頂著先.
希望中部也能有試乘會啊!!
也希望日後能夠引進其他車款
台版 馬力明明就縮水了

國外規格都是46.5PS/6750rpm

板大大的是45.7PS 差了快一匹


唉....萬惡的五期環保 凸=.=凸

聽說贖車要45萬台票?看來最近該抽空研究樂透明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