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局: 稅負高 進口機車未必划算


紅白大野狼 wrote:
沒辦法啊,形式比人強…
在台灣就是如此,
我就一直想不通,
我們的環保法規,都是參考國外去訂定的,
這些進口機車,都已通過國外的檢測,坐個船來台灣,就變成驗不過?

據說台灣的環保法規是參考國外還沒有實施的標準下去制定的。
國外的車廠是按照現行的標準去生產車輛的,你用人家未來的標準
來驗現在的車當然很難驗的過。


紅白大野狼 wrote:
我想歐、美、日的造車技術,應領先台灣N個十年吧?
結果是:台灣的國產車,都驗的過,進口車驗不過,實在不解?

台灣因為都是小排氣量,本來就很好驗。要調也很好調。

紅白大野狼 wrote:
訂了全世界最嚴的排放標準,結果一堆烏賊車在路上跑…
真搞不懂這些當官的,頭腦不知在想什麼?

因為台灣是新車驗的很嚴格,但是上路後就隨便驗。
車行還會幫你調整到可以過,等過了在調回可以騎的設定。

lienly wrote:
我之前在義大利的車,2002年,全車就配6安了. 反觀現在國內的國慘車..只有2安起,要頂級才有6安.

不是做不出來,而是成本考量。
台灣人買車考慮的通常不是性能跟安全。而是豪華跟氣派又要便宜。
車廠當然就把看不到的安全設備偷到剩下基本,然後換成皮椅電視。

a8804043 wrote:
各位知道嗎?大陸毛巾...(恕刪)

但是這些都是在一定狀況下才會啟動的機制。
國外向台灣傾銷大型重機了嘛?

313ss wrote:
晚人家50年起步,還強調"多國合作"自己無法獨立生產
就算自創品牌去看看二手市場,大家開不到三個月就丟.....

以兩陽來說生產機車的歷史並沒有比日本四大廠晚很多。
人家十年內就可以做出可以在賽道上競爭的車。
台灣做了50年,還是只會做單缸小車,大車也是單缸。
品質都是2266。
kyoufu294 wrote:
日本可以 ,台灣不見得可以 , 因為台灣就是比人家小 ,量就是少

話說在香港,同款車比台灣便宜一大截。
而且車型應有盡有。連台灣出口到香港的機車都
可以賣的比台灣本土便宜。香港很大嘛?
那台灣的人口比香港多太多了,為什麼量衝不出來?
在開放前,經濟部預估台灣重車一年可以有超過20億的市場。
為什麼現在卻是這樣的情形?
還不就是高關稅高規費造成的。

kyoufu294 wrote:
日本四大車廠 .. 有那一家 不是靠 , 母集團其它事業撐起來的

本田有汽車 ,有各種機械 穫利金雞母

yamaha 也是 .. 鈴木 , 川崎 都是 ...

除了美國 哈雷 有美國本身龐大的國人自己撐起來

歐州車廠 BMW 有汽車事業

DUCATI 的掘起 也是爬的很辛苦 做出產品差異化 才找到市場 ..

其它都算是小廠 ..

川崎或許還是。
但是Yamaha是本業是做樂器的。
HONDA是做摩托車起家的,後來才有汽車。
suzuki本來是做紡織機,後來改做摩托車,後來才有汽車。
BMW本來是做飛機螺旋槳引擎,德國戰敗後禁止生產飛行器,
BMW開始改做摩托車。也是後來才開始生產摩托車。
這些廠商的機車事業都佔了集團不少的比例。
orea2007 wrote:
川崎或許還是。但是Y...(恕刪)


川崎重工在日本很資深喔 特別是造船跟鋼鐵

二次大戰期間也跟三菱一樣做戰鬥機跟戰艦

LEON(林桑) wrote:
不能這樣比較現在進口...(恕刪)
反觀國產機車確集中在250cc以下的研發 <---這樣對嗎?

有研發?改改外殼算是研發?

蔥油餅大叔 wrote:
。川崎重工在日本很資...(恕刪)

我知道川崎重工,在這行是包山包海。

lienly wrote:
既然關稅局都知道稅負...(恕刪)


川崎擁有自己的船公司, 叫 KAWASAKI LINE (K-LINE)
像長榮海運那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