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y頻道.動力頻道精選-八大機車名廠

MV 的每一個員工, 都是工匠(藝術家)

事情做到好為止, 沒有時間限制.



看完好想要一台MV 的車, 但是沒有個150-300萬, 好像玩不起.


MV 的零件真的都是藝術品
看到那個搖臂跟踏桿,我都看呆了
設計排氣管還要去請教管風琴的技師...........
日本機車真有名
來想想台灣機車吧

anneybaba wrote:
MV 的每一個員工,...(恕刪)


MV在台灣偶有中古車釋出
其實約六十萬就玩得到了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大炮哥 wrote:
日本機車真有名
來想想台灣機車吧


嗯,台灣的三陽,世界的sym,三陽的意思是指,台灣=世界嗎?
bimota 每款只生產100台.


完全手工
沒有生產線

沒有履帶





很像一間比較大的 "車行 "
仔細看看這8大車廠搞不好都是軸心國喔

軸心國的工藝水準果然還是比同盟國更上一層
本人所言均為個人實際經驗或是個人見解,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masao.tw wrote:
仔細看看這8大車廠搞不好都是軸心國喔

軸心國的工藝水準果然還是比同盟國更上一層

因為戰敗後需要復興跟諸多限制

BMW-戰後不能賣飛機引擎,所以改做機車。
Ducati-生產收音機的工廠被炸光,加上民眾需要便宜的交通工具,所以改做機車。
HONDA、SUZUKI、YAMAHA-民眾戰後需要便宜的交通工具,所以改做機車。
在逆境中才會成長
看看兩陽,政府一路保護的好好的,不用一直研發真正的新車也可以年年大賺錢。
orea2007 wrote:
因為戰敗後需要復興跟...(恕刪)


好犀利呀,不過卻是事實,八大名廠已被日本及義大利及德國包辦

日本的量產方式真恐怖,速度快又確實,價格親民

歐洲造車就像在打造精品,不是每個人都買的起的

這跟全球市場的兩極化挺像的,一種拼產量 另一種是拼精緻,當然這兩種都需要好的品質背書啦,不然產品再便宜而RMA太高,品牌是不可能建立起來的

台灣的研發能力不差,但是不敢投太多的研發費用,尤其是開發引擎等重要的技術,台灣廠商比較喜歡玩低風險的代工 或 組裝
散熱設計的好壞決定 Turbo Boost 的能力
orea2007 wrote:
因為戰敗後需要復興跟...(恕刪)


恩~~
保護到最後就是缺乏競爭力
和不願意投入研發的成本
~ 沒事多喝奶 ~ 多喝奶沒事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