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型重機照! 一定要用打檔車考??


tuanyang wrote:
汽車考照也有這關,請...(恕刪)




自排車考照基本上跟手排是一樣的,上坡起步也跟手排一樣要停止後再開,不可以下滑超過15公分;至於直線加速的規定則沒有限制,通過時不要壓線即可~


而關於大部分駕訓班自排比手排費用高,是因為自排車成本較高,變速箱維修費用較高(手排離合器屬於消耗品),所以收費比較貴,但是套用到重機上的話就不一定了,以駕訓班的立場來說,單純的維修應該CVT自排會比較便宜方便,不然駕訓場就不會有一堆車況如此差的CB400~

以個人曾從事駕訓班教練的立場來看,不管政策的用意為何,以目前的環境看來,個人認為以打檔車做為重機考照是比較適合的,因為台灣的考照制度門檻實在是太低了,況且不管是檔車或是大羊動輒兩百公斤上下,加上台灣的用車環境畢竟對重機來說是不方便的,學打檔車較大羊更需要提升操控的協調性;平心而論,除非提高門檻,修改路考規則,不然不建議改速可達考照~該不會有人希望連重機路考都比照普重一樣考個U型就可以上路了吧,畢竟對大部分人來說,大型重機跟普通重機的操控門檻是有不少落差的
其實這議題是值得討論的。

政府服務追求的除了高品質外,更需要以多元方式滿足民眾。

如有網友所說,如果本身肢體有痼疾,不適合打擋或拉離合,難道就不能享有騎重車的權益嗎?



只要是合理的要求,都值得尊重,即便這類需求的人很少;不要往往打別人臉就忘了一件事情,重
車在廣大汽車族群眼中,何嘗不是少數人在吵吵鬧鬧?


至於那些回文:規定如此,不爽別考。真是毫無建設性的言詞。

要是交通部官員說了一句:台灣法規(路權)就是如此,不爽別騎。我看馬上重車族就要北上抗議了。

如果總是要以那麼強硬的方式去看待無關自身的問題,那永遠也別要求非重車族能多諒解我們的路權了。


悠游魚 wrote:
其實這議題是值得討論的。

政府服務追求的除了高品質外,更需要以多元方式滿足民眾。

如有網友所說,如果本身肢體有痼疾,不適合打擋或拉離合,難道就不能享有騎重車的權益嗎?



只要是合理的要求,都值得尊重,即便這類需求的人很少;不要往往打別人臉就忘了一件事情,重
車在廣大汽車族群眼中,何嘗不是少數人在吵吵鬧鬧?

如果總是要以那麼強硬的方式去看待無關自身的問題,那永遠也別要求非重車族能多諒解我們的路權了。(恕刪)


個人私心補充:
多元的方案需視市場以及需求,有求不見得就有供,利益是建立在廣大族群的民意基礎上.無論甚麼.

有人問,肢體有痼疾就不能享有重機的權益嗎?當然不是不行.但要從幾個觀點去切:
1.汽車是容易學習且控制的機械動力裝具:
汽車有專為肢體殘疾的駕駛人設計的手控油門與剎車,是因為汽車已經是非常普及的交通工具,且易為每一人學習與使用,安全性高,可提供駕駛人一定程度的肢體保護.至於學習程度的容易度判斷,從國外小朋友可輕易駕駛法拉利或AUDI R8等跑車即可輕易判斷,汽車確實是容易學習的動力機械(可上YOUTUBE搜尋KEY WORDS).

2.商人觀點:大型重機族群小,如有廠商願意開發肢體殘疾駕駛人專用的設計,那是很好,不過以現行二輪機械動力車的專用設計,多為再加裝二個輪子,此舉在大型重機上是否有商機,這是商人的事.與私人觀點上的"難道能不能想有騎重機的權益"想法,完全無關.

3.車種法令認定與為大動力裝具特性:與大型重機的檔車設計明顯不符合肢體殘疾的駕駛人需要,如有車商願意開發,樂觀其成.但遇到剎車時,但大動力的重機在四輪前進的情況,轉向根本不夠,遇到危險時,根本閃不及,剎車後的及時駐車也會是個大問題.此外,輪圈的加裝,在法令上也會產生大爭議:四輪是屬於機車還是汽車.

要求固屬合理,但這是少數族群的需求.
大型重機在台灣,已經是寡眾市場,車商都不願意多進新車來賣了,二手大車在市場上竄流,問題車越來越多.怎麼期望商人為新車設計專用殘疾駕駛人專用的套件?每一款大車設計都不同,誰願意為這小族群設計?連為二手車設計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只能以短短5年的駕駛經驗及發現的問題,提出一些個人看法:
1.騎較快時,危險因子在駕駛人身上,此時駕駛人的反應與駕駛技巧都可決定生死一瞬間.
2.騎慢時,危險因子多在第三方用路人身上,包括駕駛,包括行人.此時駕駛人的反應與駕駛技巧都可決定生死一瞬間.

無論快或慢,幾乎都與大車駕駛人的反應與技巧脫離不了關係,那麼,政策在規範駕駛人考照的條件時,需不需要在考照或檢驗方面多加考量?(身體狀況與機具特性)

這駕照,該發還是不該發?要怎麼發?當然不可能是隨便發.
因為這根本不是大車車種與駕照種類的關係問題,而是攸關駕駛人與用路人生命財產的問題.


政策為少數族群改變,是不可能的事.否則當初也不會爭路權爭合法,爭得那麼辛苦.
希望有心想為考照方式發聲的人,以折衷觀點與合理的例子舉例討論.


yuwengliu wrote:
一棟樓釣出一堆檔車本...(恕刪)

我最討厭的人就是你這種觀念
什麼叫做檔車主義????
基本上不管哪種車只要是車都是車
騎檔車也只是為了興趣而學
就跟你為什麼考紅牌道理是一樣好嗎

什麼叫做自排手排
在不管任何車輛學領域來講
自排也只是由車輛電腦自動幫你換檔位而已
手排需要人力操作
差異在這
我相信你這樣講您對手排認識也不到某種程度水準

車輛學原理來看都只是一件事情
看是要人去做還是行車電腦幫你判斷而已

手排為何稱為手排
就只因為換檔這件事情需要人為去控制檔位
在講深入一點也就是換大小齒輪而已
進而得到動力

端看這件事情需要人還是電腦幫你完成而已
如果騎重車排斥檔車
我真的覺得這些人別騎重車
比較安全
因為基本概念都沒有
請問你怎麼控制這些大馬力的兩輪車輛勒???
PS:這個觀念也適合其他車輛身上因為都只是在換齒輪而已好嗎


騎騎一般普通150就很快樂了不是嗎???

騎檔車並不難,會開手排車要學會騎檔車不困難
我也是先學會手排車才會騎檔車
檔車小排氣量的循環檔,跟一般大型重機的國際檔都會騎

還有大型重機是用檔車考照,大貨車(含)以上的駕照也是用手排車考照
現行法規就是如此
用考照難度提升來杜絕馬路三寶,這其實不失為一個好方式。我是覺

得難度真的要提升,考照制度如果像英國的汽車考照制度,我相信會

因珍惜這張駕照而行駛時多些注意力。而不是一切從簡阿。的確政府

有便民的義務,但這事關他人生命財產安全。騎檔車沒什麼優越感,

只是希望有條件的限制能濾除不安因素。也不是說騎大羊的騎士就沒

有騎士的格。考照就是一個過程,打檔難不難也的確不是重點。只是

現在這就是法律,惡法仍是法。至少比較起來檔車比起羊騎起來要多

些注意力,何況多學也不吃虧。我也是考手排後都在開自排車,我倒

也沒覺得考手排不好。家人要考照我依舊建議考手排,畢竟書到用時

方恨少。有天你需要這張檔車駕照的時候,沒有不是很可惜?!

StarNight1018 wrote:
用考照難度提升來杜絕...(恕刪)

這是真的
其實不管是怎樣的車輛
只要他是車而且又是相同領域只是不同種類
我覺得這些都該去學
優越感也只是一種自負自傲的表現
如果只是為了那份虛榮
真的別出門比較不會影響別人的安全
不管你是考哪一種

與其覺得是惡法不如去適應學習那些你不懂的
不是很好嗎?
台灣人就是愛抱怨

既然你想做就別怕

rabbit76533 wrote:
誰知道你牌考到之後會...(恕刪)


同理,請支持普通重型及輕型機車考照一慮採用打檔車。誰知道這些剛滿十八的小屁孩會不會速克達考完結果去買野狼來騎。您說是吧。

悠游魚 wrote:
其實這議題是值得討論的。
政府服務追求的除了高品質外,更需要以多元方式滿足民眾。
如有網友所說,如果本身肢體有痼疾,不適合打擋或拉離合,難道就不能享有騎重車的權益嗎


那請問為什麼『色盲』不能考駕照
你的立場是站在人人都有騎車的權利
也就是所謂的身份證換駕照思維
殘疾人士有專用載具可用,沒有重機版,那是政府的問題嗎?
回到你舉的例子
『本身肢體有痼疾,不適合打擋或拉離合』
那載具換成大羊,不就是不能操作後煞車
這樣駕駛大動力車輛可以嗎
阿丁仔 wrote:
那請問為什麼『色盲』...(恕刪)


若只是腳的痼疾呢?不方便彎曲呢?我只是引例來討論多元性不是討論肢體問題

另外你得先搞懂,痼疾可能只影響某些支體上的不方便,並不等同失去功用的殘疾。

我所探求的問題在於,遇到不同條件與需求之人,能否提供較多元的選擇。如此而已。
更無所謂"用身分證換駕照"之說,多元跟考照難度並不相關,你誤解了。




一堆人搞不懂什麼是多元性,拿重機路權來說,路權比照汽車,停車方式也比照汽車
,這就是缺乏多元的政策。



如果所有政策都是"一律....如何"施政起來的確很快,但難免剝奪了少數人的權益。
少數人的權益值得尊重,但我"並沒認定"就該絕對服從與執行,當然要顧及到多數人
,但這篇討論串很明顯看得出,多數人一方不探究原因:直接叫少數方去死。




薇風 wrote:
個人私心補充:多元的...(恕刪)



痼疾不一定等同殘疾,我並沒對殘障者做討論,更沒指開發專用車。

如果你有用心可以往前幾頁翻一下,有網友說到腳部痼疾不適合長時間彎曲打擋。

所以你的論點很好,但文不對題。





若學理上,痼疾等同殘疾,我那我先說抱歉,我指的不是殘障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