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重機的煞車能力嗎??(本文僅供參考)

Kelvin1029 wrote:

重機相當於一台0-100km/h加速3秒的Matiz,但是煞車卻是Matiz原廠沒改..(恕刪)



Matiz可惜停產了..
看了15頁

只覺得crazyhatch你要回文

嗆樓主我也沒啥意見

我也不認識 不過你字可不可以打多一點阿

沒事用個很厲害嗎?

jonesking wrote:
看了15頁只覺得cr...(恕刪)






咦??

發生啥事了??

01規定禁用表情符號??

您對回文字數不滿意

建議您向站方建議修改字數規定

隨便來個限500、800字以上才能發文都可以

我是沒意見啦

感謝您喔~~
停權?? 版規?? 現在在我看來都只是權力的傲慢罷了!!!
ariete wrote:
我找的是0-30mph(48km/h)這段,這邊都是用一檔,不會有不夠力的問題,而且空氣阻力影響最小
然後我用的是平均加速度,因為磨擦力=摩擦係數*驅動輪正向力=車重*平均加速度
理論上來說,後驅車在加速過程中後面會有70~100%(機車孤輪,不過這樣不見得快)的車重在後輪...(恕刪)



基本上這篇文章討論的東西是沒有義意的! 理論都有問題了,還敢出來寫... 你討論的摩擦力是什麼情況下的摩擦力? 我看你自己也不懂。

一般所見的摩擦力模型是庫倫摩擦力模型(Coulomb friction),庫倫摩擦力模型主要描述巨觀下兩物體相接觸表面所受的力,庫倫摩擦力模型分為兩類:

1. 第一類:靜摩擦力(fs),在兩物體相接觸面未發生相對位移下,物體所受的摩擦力(fs)等於外界所施的力(F),fs = F,當外力施力大到某一程度後(指最大靜摩擦力),兩物體相接觸面就會發生相對位移。

2. 第二類:動摩擦力(fk),在兩物體相接觸面發生相對位移,物體所受的摩擦力(fk)等於物體的重量(N)x摩擦係數(u),fk = N u。基本上是定值(物體的重量及車胎及路面摩擦係數不變之下),而且動摩擦力是遠比最大靜摩擦力要小。

各位要注意,什麼情況下會產生動摩擦? 就在兩物體相接觸面發生相對位移,對! 也就是車胎鎖死的情況下,車胎與地面是相對位移運動。因為動摩擦力是遠比最大靜摩擦力要小,所以車廠才要做ABS防鎖死煞車,車胎與地面盡可能地保持相接觸面未發生相對位移,以得到較大的摩擦力,使車輛盡快減速。

結論:
1. 要用一個式子前,請先明確知道是什麼情況下才適用,而不是車胎有在動就直接用動摩擦模型。
2. 看板主的煞車方式一定是以鎖死方式來煞車。
3. 但板主PO板的用意是好,因為高速行駛不會提升任何的安全性。


g66.krr wrote:
1. 要用一個式子前,請先明確知道是什麼情況下才適用,而不是車胎有在動就直接用動摩擦模型。

基本上最大靜磨擦力也是靜摩擦係數*正向力,我也清楚鎖死之後煞車距離會加長
最短煞車距離就是出現在前後兩輪都發生在瀕臨鎖死狀態
這時輪胎都是靜磨擦,我並沒有用動磨擦去算
g66.krr wrote:
2. 看板主的煞車方式一定是以鎖死方式來煞車。

我承認我的煞車技術很爛,我前輪沒有煞到瀕臨鎖死的程度,大部分都是後輪先鎖死
因為我有把前輪煞到鎖死(過彎+標線+下雨,因為前面的汽車忽然煞停)然後倒車的經驗
所以我現在還是有點恐懼感,前煞不敢帶太多
g66.krr wrote:
3. 但板主PO板的用意是好,因為高速行駛不會提升任何的安全性。

謝謝你啦,能放慢總是多了許多反應時間

另外,那些數據的影片都不是我騎的,就算是我騎的我也沒有儀器可以計算出秒數......
就算我不帶公式去算,重機煞車還是比汽車花了更長的時間&距離
我丟的影片中另一台Ducati 1098的騎士技術明顯比我好得多(車子好更多.....)
煞車也是高檔Brembo,也還是比汽車停的遠

慢慢騎,開心回家
自我更正

g66.krr wrote:
1. 第一類:靜摩擦力(fs),在兩物體相接觸面未發生相對位移下,物體所受的摩擦力(fs)大小等於外界所施的力,但方向相反,fs = -F,當外力施力大到某一程度後(指最大靜摩擦力),兩物體相接觸面就會發生相對位移。


另外,也請教一下,你是用什麼方式判斷"車胎所受的靜摩擦力已經到達或是接近最大靜摩擦力?" 在這個實驗中, 你如何預知車胎可承受最大靜摩擦力為多少? 如果你無法預知車胎可承受最大靜摩擦力為多少,也無法知道車胎所受的靜摩擦力是否已經到達或是接近最大靜摩擦力,你憑什麼用最大靜摩擦力的算式?
這段測試影片我之前也有看過,認為很值得參考

我也相信多數人對於自己的交通工具,其煞車能力的掌握並不完全

我也認同,只要牽扯到速度,所有交通工具都可以拿來比較

因為任何比較都有他成立的狀況跟條件

這段影片的比較測試,我認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機會滿多的
一般車輛的動力學模型假設之中,使用的是一般常見的"非熱熔胎"
輪胎的靜摩擦係數都會設定在0.8~0.85之間(乾地)
我是利用加速的公式去反推重機的抓地力,可能不很精準(反正本文僅供參考)

----------------以下是我的計算假設--------------
最大靜磨擦力 = 靜摩擦係數*車輪正向力
煞車過程中兩顆輪胎加起來的正向力等於車重
最大減速力 = 靜摩擦係數*車重+滾動阻力(大概在0.01~0.02)*車重+空氣阻力(這邊不理他,理論上重機Cd較大,但A較小,且煞車時機車可以用騎士當減速板,影響層面太多......且這個值依據在速度100km/h大概10~30kg左右,對機車影響其實比汽車更大)
所以除掉車重之後獲得的最大減速G值= 靜摩擦係數+滾動阻力

靜摩擦係數部分
一般後驅車(就算是RR的911)在0.8~0.85的靜磨擦力係數假設下,最大起步瞬間G值大約在0.7G左右
國內外雜誌實測的加速度下最大G值也是大約這樣,再大下去車輪就會打滑(動磨擦力)
重機的"平均"1檔加速G值超過0.8G以上(實測),顯示重機車胎的磨擦係數大於一般汽車所使用的胎

理論上重機的胎抓地力高於汽車用的胎,以公式來看,
如果在前後分配煞車力分配到前後輪都到瀕臨打滑狀態(此時就是最大靜磨擦力)
它的煞車減速G值應該就會是"靜摩擦係數+滾動阻力"(概算,因為空氣阻力沒算進去)
汽車都可以看到這個值,可見他們有分配前後煞車力到極限
機車就算是職業車手在騎,也辦不到......因為前輪不敢&不能煞到瀕臨鎖死

--------------結論---------------
討論摩擦力其實不是我的重點,純粹就是因為兩輪車的前輪煞車無法用盡造成的最大減速G值較低

解決方法有:
加大前輪抓地力(熱熔胎,不過下雨天呢??)
提高前後煞車分配的能力(找安全地方練習,另外車子可能也要有防倒架)
騎慢點(就比較不會需要緊急煞車)
反正參考看看吧,我也只是純理論計算的
一般人常覺得機車較輕=煞車效能好,但是結果其實不如各位想像的
記得以前不管是接觸到那種車
我都不是先是他的性能
而是先了解煞車的力道
所以每次只要換車
我都是先把輪胎換掉
再加強制動性能
我的馬五光是強化制動就花了快5萬元

大家還是騎慢點吧
像我現在騎小速克達
表速都不敢超過50KM/H
每次看到此種 『論劍文』就覺得...

政府是否該來這徵招幾位大師去改改交通政策!!!



雖然我騎的只是小車...

但我還是要替大大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