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t Strida No Aluba wrote:拜託好不好 !! 台...(恕刪) 嗯...台灣機車密度確實很高...那也局限於50CC到150CC的速克達吧...國產或國內代理進口的250CC以上的大型速克達...選擇性也不少...可是能見度並不高啊...
urd49 wrote:嗯...台灣機車密度確實很高...那也侷限於50CC到150CC的速克達吧...國產或國內代理進口的250CC以上的大型速克達...選擇性也不少...可是能見度並不高啊... 應該是150CC以上的就沒幾台了...150CC以下免牌照稅這點如果上放至250CC...250CC~150CC車種會暴增吧...
因為台灣鎖國政策鎖太久了....大型2輪,大型3輪交通工具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是怪獸。連我上次看去年moto gp回顧賽,我爸還跟我說那是動畫嗎?(聽到這句話,我真不知道怎麼回答)果然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2輪在賽道上可以這樣騎。
SKYWAVE 250 也因為代理商覺得沒有想像中好賺.也下架很久了.台灣人真的很不習慣一台機車要20萬.GRASS TRACKER 也下架了, 都是因為不夠好賺. (講錯就算了)TKSROGER LU
唉呀~~不能這樣想阿我覺得這一定是陰謀這樣「我的肉」賣40萬就可以合理化了唉...感覺上光陽因為國內重型摩托車市場小所以就提高售價美化國內銷售數字攤提他在國內上市的成本話說回來要是賣太便宜不就打擊到自己代理的川崎品牌由此可推測在摩托車的市場光陽應該是不打算做250CC以上的打擋車了
kf060527 wrote:記得據交通部統計全台...(恕刪) 嗯~~環境、所得...挺中肯的!!總歸就是供與需的一來一往。整體的國民生活習慣,相對於貴又大的車實在不經濟!而在廠商於小車上可以不斷獲利同時,也無須要去創新了。當大車往往對於大多數人民是不需要且是負擔的同時,通常只剩下少數人的玩意兒。
舉一個不太一樣的例子,有一家國內的音響廠商叫雅瑟的,多年來以代工和自創品牌打下一片天後,為了回饋國內消費者,一堆自有品牌的產品都是用成本價在賣,於是一組在英國要賣到七、八萬的喇叭,在台灣才三萬........(這是某次逛音響展在雅瑟的試聽屋裡聽到的,部份數據可能有誤)當然我不能說光陽就應該要照做,畢竟這是經營理念的差異,不過如果光陽擺出來的態度就是把國內消費者當盤子,那消費者當然也有不爽不要買的權利,反過來說,如果光陽願意回饋國內消費者,用便宜價格賣,我相信大家都會比較樂意支持一下,起碼可以分擔研發成本,對於光陽的形象應該也有助益,這就看光陽怎麼想了話說,自家國內賣得比國外還貴,這對其它國家來說好像算是傾銷喔?不怕被課反傾銷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