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伸縮縫摔車!!總算要改善,十月一日就要施工了!!


rstmeqft wrote:
日前收到新北市的拒賠...(恕刪)

請上法院
除了上行政法院討國賠之外
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
反禁行機車●TMRA車友協會 ppt.cc/7JV3 ●TMRA社團 ppt.cc/fKP3Cx
說要改善,會不會只是在伸縮縫上黏貼防滑的貼紙而已啊???

http://www.twce.org.tw/modules/freecontent/include.php?fname=twce/paper/720/2-1.htm
台北市政府工程施工規範

1.平整度檢驗規定

(1)於鋪面完成滾壓後以3m直規或高低式平坦儀檢驗平整度。

(2)鋪面連續長度200m以上,以高低式平坦儀量測:

A.在距車道標線80~100cm左右,平行車道標線處,將儀器沿車行方向前進,每1.5m為量測點、讀取其高低差值1次,如非為自動紀錄時,則應紀錄至1mm單位。每6至10點量測值為1組,每組檢驗點數須相同,產生組數以12組以上為原則,分組後若有零星量測值則將其捨去不用。使用附表計算各組之全距值,再以統計學中利用平均全距值估算標準差之方法,計算每200m路段(餘數不足200m部份併入前一檢驗單位統計)所代表之平整度。

B.進橋處、橋面伸縮縫、新舊路面交接處、路口處前後端1.5m及道路設施物外緣前後1m,不列入平整度檢測全距標準差法之範圍,但仍應符合本規範單點高低差平整度之要求。

(3)鋪面連續長度達100m以上未達200m:

以3m長之直規或高低式平坦儀量測,量測數據採全距標準差計算平整度。其檢測方式同前述第(2)A.所述,但產生組數至少6組以上為原則。進橋處、橋面伸縮縫、新舊路面交接處、路口處前後端1.5m及道路設施物外緣前後1m,不列入平整度檢測全距標準差法之範圍, 但仍應符合本規範單點高低差平整度之要求。

(4)鋪面連續長度未達100m:

新舊路面交接處,單點高低差不得超過6mm。

(5)單點高低差平整度之量測與要求:

A.人手孔蓋中心點:以3m長之直規量測,檢測值之任何一種超過±6mm,須採取改善措施。如無法改善,則路面挖刨除、重鋪,或人手孔重新調平。

B.進橋處或進橋板前後端與道路交接處、橋面伸縮縫中央、新舊路面交接處等,比照上述A.檢測方式辦理,檢測值之任何一種超過±6 mm,該處須採取改善措施。如無法改善,則路面挖刨除、重鋪,或道路設施物重新調平。
-------------------------------------------
有沒有看得懂的朋友能說明2CM的落差符合規範不用國賠的道理?


rstmeqft wrote:
看不懂你回文的內容!...(恕刪)

設置機關或管理機關都是賠償義務機關
Nardus wrote:
請上法院除了上行政法...(恕刪)

依國賠法第11條與第12條,
機關拒絕賠償、協議不開始或協議不成立時,
是向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而非行政法院。

alan2235 wrote:
說要改善,會不會只是...(恕刪)


貼上防滑貼紙就要感謝國恩了,

最可怕的是沒有全部的伸縮縫都施工,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政腐:反正國賠又不是只有我的錢

可以用後面的改善措施去當作國賠的理由爭取嗎?
rstmeqft wrote:
大大: 日前從板...(恕刪)
>>現在想申請國賠是想成立一個判例……讓日後相同情事的人可以簡單處理…並讓施工單位願意在此設計防滑措施才是最重要的!!!


感佩樓主之宏願.若真如此,則機車騎士安全可稍有保障.
也希望有國賠實務經驗者,可以提供一些看法.

我個人的淺見,如果是我的話,可能會連同一些有類似遭遇者,(就是在路上遇伸縮縫,標線,人孔蓋...摔車者) ,拿著現有資料,(例如就醫資料,現場相片) ,就教於當地立法委員.(若是交通委員會者,更佳).
我也懶得花錢花時間去申請什麼鑑定. 也不理會交通大隊的報告.
就以現有新北市回覆資料,來狀告交通部.
(新北市已說明是符合交通部的設計規範,根據這個設計規範,卻造出有易滑接縫的路面,導致騎士受傷).
剩下的事,就讓法院來處理.

不惑之惑 wrote:
>>現在想申請國賠是想成立一個判例...(恕刪)

成為判例的話,要等到最高法院民事判決確定,
所持法律見解被反覆引用,且最高法院認為判決,
以後有拘束其他法院同類案件判決之功能必要,
才會依法定程序制定為判例(法院組織法第57條)。

Snoppy911 wrote:
設置機關或管理機關都...(恕刪)依國賠法第11條與第12條...(恕刪)

您應該是法律專業的
感謝您的熱心解說讓大家受益良多
反禁行機車●TMRA車友協會 ppt.cc/7JV3 ●TMRA社團 ppt.cc/fKP3Cx
今天路上拍的,與我想的完全不同,有被騙了的感覺


第一段,完全沒變,金屬部分還閃閃發光



第二段,只處理高低差。
這是要我們在補強的地方衝入目標車道嗎?


止滑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