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n wrote:
呵,沒錯就是這個,請...(恕刪)

Motorcycle Easy Mover 重型機車旋轉盤
台灣專利號M343613‧日本專利號3146919‧美國專利申請案號12/372201‧台灣專利申請案號98202121、97302162

四月還有在Y拍上...之後就沒了....會不會被簽約買斷外銷了呢??
浮 雲 wrote:
台灣人做的....側...(恕刪)


這東西小弟也有看過, 就單純的停車&移動方便,

跟樓主貼的功能不太一樣, 能清洗輪框 鏈條 輪胎,



樓主貼的這種東西, 只要到台灣人手上, 沒多久 絕對有很多oem品
看到這影片...

感覺重車變得很容易被偷...輕輕鬆鬆就"推"走了...

我媽也說:阿這樣不就很容易被推走...

個人看法:
既然命名為Paddock-Racing-Stand,應該是為了賽車場而設計的產物
傳統若要維修架車,得使用前後兩個駐車架,而且若要拆換前叉或後避震就沒辦法用駐車架,得改撐車身
這個東西不但可以一次讓兩輪離地,要處理懸吊系統方面的結構也不是問題

重點是「快速」,原本若要拆換後避震,光是固定車身可能要花上5~10分鐘,現在只要5秒鐘搞定,我認為這才是這個產品的主要用意,所以命名為「Racing-Stand」,我覺得這並不是以「長時間駐車」為訴求的產物
畢竟在歐、美、日本,賽車場林立,大家玩車都會去賽車場,所以這方面的市場比起台灣自然相當大

還有人覺得那兩根不夠粗壯的問題......其實已經比「駐車球」還要粗壯多了...賽車場裡甚至有時只有在後搖臂兩側的螺孔旋兩根螺絲進去就當駐車球來用....
那麼細的螺絲都可以承受車+人在上面跳(靜態設定預載的時候會讓車手在車上做施力動作)的力了

至於強度問題,superbike的車架絕對是夠強,比較需要擔心的反而是支架的部份,但以現在材質技術和黏接工法來說,要承受3-500公斤的靜力只是小case...

而穩定度方面,只要那一根和孔內側有達到一定的密合度,多半是不致於會掉下來,除非支架或材質本身的強度不夠
但以工業、材質受力的角度來看,摩托車的重量是真的很「輕」的
http://shinbox.pixnet.net
看起來很好用
但真的太貴了點...
要是能在一萬內就好了..
浮 雲 wrote:
台灣人做的....側...(恕刪)



看起來簡單好用...但如跑車 無中柱車種 就無法使用呀?!!

浮 雲 wrote:
台灣人做的....
側柱也有...只是底盤放後輪....另一個架在側柱.....
一樣能滑來滑去....

上 次去摩德買510的專用車架..
有看到老闆的BMW重機也是用這個放的..
方便的很...
手排狂 ..心態,決定一個人的氣度。
arix2006 wrote:
看起來簡單好用...但如跑車 無中柱車種 就無法使用呀?!!

浮 雲 wrote:
台灣人做的....
側柱也有...只是底盤放後輪....另一個架在側柱.....
一樣能滑來滑去....
今年產業展有...我也用這部車滑來滑去....很好用....
2009鈴鹿8耐

賽車場上也是有類式的產品了 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家產品???
剛好在重車論壇 看到這個影片
http://motocity.com.tw/gp2/viewtopic.php?t=258284
這年頭 連續劇依然沒有劇情 新聞youtube找來撥就好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