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仿賽車型的話 可能是重量直接壓在把手 再加上分離把缺乏吸震 騎一陣子神經就會震到發麻
現代的手套有一種凝膠吸震設計 在手掌下方靠小指那側有一塊厚的吸震墊 那個設計對隔絕仿賽車的把手震動非常有效 以前都是大廠高階手套才有 現在國產手套也有了 可以試看看
我剛騎車跟版主一樣的困擾
後來發現的原因
除了新手容易手臂出力外
就是手掌握把手
只要手掌半握 甚至不握把手
輕輕搭在上面
就完全沒有這毛病出現過了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如果是仿賽車型的話 ...(恕刪)
原來那塊是吸震墊

還以為是防護用的滑塊
//原來那塊是吸震墊

//還以為是防護用的滑塊

因該是滑塊..

1.快速的騎乘..車子往前跑,去腰力去控制方向..不是用手去推..你放手她還是直直往前跑
所以不是手套越厚然後你就用力的操作

2.手套越薄越好..這樣才能更仔細用扣的方式細膩快速的操作油門煞車離合器..

所以我認為他是設計你飛出去,雙膝雙掌著地時的保護
騎車手會麻。

是不是去買循立寧來吃會比較有效~

//是不是去買循立寧來吃會比較有效

沒有用..姿勢不對..血液衝不上去..該充血的地方血液流不到..不該充血的地方,腫的一大粒
你手會麻, 會痠, 就代表你有用手去撐你的身體, 這種騎法會導致肩膀, 手腕都非常疼痛. 你可以試著把重心放在腳踏上, 用腳去撐身體, 腳的力量比手大多了, 而且當你雙手放鬆時, 無論是過彎或是高速直線, 低速行進, 直線七秒, 都感覺很自在, 反正騎久就會自己找出最省力的姿勢, 不用擔心.

huaite wrote:
約一個小時左右吧,...(恕刪)
//把重心放在腳踏上, 用腳去撐身體

我看書的公式..
縮下巴,眼睛往安全帽上緣看,往哪邊走頭往哪邊轉
手臂放鬆,有點八字形,手由手把外緣用尾指,無名指去握,中指,食指,拇指用含的
跑車比較趴,街車比較挺,不是直挺挺的,有點微彎曲
縮小腹,屁股在油箱後一個拳頭,膝蓋內側含著油箱那個弧度..移轉重心在坐墊上方
腳掌與翅膀貼合,腳掌往前不能內外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