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ang wrote:NC700 X/S/D 都放不下全罩安全帽..NC700D只能放西瓜帽,不能有鏡片的...(恕刪) X 跟 S 版的確定全罩放的下, 要鏡片向上頭頂朝前立著放, 我放過ZS-1200E(XL)後來因為裝了無線電主機放在馬桶內, SHOEI新帽子就沒試過了, 改放後箱給您參考
w7295w wrote:我現在只考慮 硬地瓜 跟 c600.... (恕刪) 你真的考慮買C600?有句俗諺:懂車的買TMAX,看光環的買C600.C650來看車子的本質:車架好了TMAX 530 雄厚的鋁合金車架,直到車尾,且關注龍頭的強度,設計類似仿賽的環抱車架,顯示近十年來對操控的堅持與進化,前文有人提到引擎的過時蔚為中肯!C600 Sport 倒叉算是亮點,躺下來的引擎,加上中段的鋼骨系統構造簡單,可推測引擎也扮演著某種程度的車架,側置的高角度中置避震頗具巧思C650GT 倒叉,相較C600 在車尾部分有強化(預設使用者加載後箱)2013 漢堡人650 進化的休旅速克達王者,龍頭細密的鋼管看似比C600/C650更強,車架中段的斜躺8字菱型構造抗扭性佳,維持長車體的前後強度一致,雙後避震著實可惜![6速手自排]...省油和駕駛自主就靠這個了,讓你的引擎叫聲不會只有一種NC700系列 17大輪圈+行程很長的多連桿中置+檔車長搖臂=適合台灣爛路加上前面說的:[6速雙離合器自手排]省油.方便.樂趣...車界望塵莫及的工藝也是幾乎躺下體積較小的SOHC引擎,造就S/X可放全罩帽的假油箱,而D版可偽裝速克達造型補充:[手自排]是自排,[自手排]是手排國產:刺激400 組織異常的複雜,當時第一次看到覺得也太難燒了吧這個國產: My Road 700 (可以明顯發現,世代不同,遠比不上刺激400了 )就看是不是要騎來交朋友的,騎帥不騎本質的...暫時找不到C600的整塊鏈條箱漏油的照片,我想你不會想看...
broken310 wrote:流傳以久?還是你創的...(恕刪) 與其挑毛病,不如了解各車的發展沿革與改進,再比較看看工藝和妥善率,然後再去爬爬國外論壇對於他們的評價你在路上看過幾次530?幾次C600.C650?再來是仔細聽聽他們怠速與運轉聲,買車前不一定要做功課,但市場會說話...當然因價值觀不同,會選不同的車,但純以車子來當作50萬的交換價值觀點,看看你了解之後,是否也同樣認同車友間默認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