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釣出其中一牌的研發回應 大意就是大陸公版仿製引擎這麼多顆 從50到650隨便挑 傻了才開發新引擎"

有原文嗎?? 難怪只能用"外殼.貼紙"騙消費者

求解 HONDA與兩陽的關係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以前不知哪一樓 好像(恕刪)
SUZUKI GSR600
熊來也~~ wrote:
唉 好想要一台喔希望(恕刪)


這台剛好填補黃牌復古街車的空缺
我也好想買一台來當通勤車
希望台本趕快引進
我想買一台
holyduck wrote:
https://autos.yahoo.com.tw/news/honda%E5%85%A8%E6%96%B0%E5%BE%A9%E5%8F%A4%E8%A1%97%E8%BB%8A-cb350-h-ness-%E5%8D%B0%E5%BA%A6%E7%99%BC%E8%A1%A8-003058201.html

賣你7-8W
不是成本
野狼如果只算成本
可能會低到讓人驚訝
holyduck wrote:
野狼125都要八九萬...(恕刪)

台灣人工跟印度人工成本能比?況且CC數跟成本沒有直接關係,裡面用的技術才是加工成本 DOHC VVA SMG 之類都是成本 低轉大單缸本來就是加工難度低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以前不知哪一樓 好像...(恕刪)

兩陽跟苯田是同期車廠但起步點不一樣 兩陽一開始是引進日本機車 跟本田的研發差多了 沒技術沒專利沒器材怎麼可能跟本田發展一樣,沒特別護航的意思 兩陽開始自主開發後確實不爭氣,但不能跟本田類比
TWYCK wrote:
兩陽跟苯田是同期車廠()


老是在小單缸上搞突破, 也算是很有趣的事

小輪子還要起中尾都要有, 也是頗有趣,

不像山葉, 我有給的你才有, 沒有就自己改去吧~

多一期環保法就是降馬力通過這樣.


話說, 兩陽終於在紅黃牌上搞個雙缸了, 真是可喜可賀,

不過可以快點搞在檔車上嗎
人家歐美日第2次世界大戰就在玩發動機,台灣那時候在種番薯,

沒有人才是要研發個鬼,台灣優秀人才不是電子就是醫生,誰會用心專研發動機上面,

更別說本田山葉等大廠投入多少經費在賽車上,台灣要是這樣都能開發出一樣的技術,

本田山葉都該去填海.
來台灣再加個10萬賣
ADV150印尼也是買8萬初, 來台灣變18萬初
chengjer wrote:
人家歐美日第2次世界(恕刪)


你說的二次世界大戰已經是80年前的事了
台鈴的雄獅也是從無到有自行研發的 路上多少還是看的到 新飛狼KTR的平衡軸引擎也早就做出來了
另外賣肉TL的成功也表明了研發設計高階車其實不是問題 問題就是想賺快錢不想做嘛 不論如何現在就落個從零開始的囧樣
陳凱米 wrote:
老是在小單缸上搞突破(恕刪)

光陽不是有台 K-Rider 400
雙缸黃牌檔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