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請問離合器總邦這東西

我有再某本介紹本土的機車雜誌上看過這東東,
車種是野狼他是油壓加鋼索@"@
就是油壓總泵但是連接離合器的部分還是用鋼索
關於小車用的離合器改裝品其實算是很冷門的東西

前面幾樓有人講說小車不會重到哪裡去,其實要看車,每台車的設計不一樣當然感覺也會也有差

像是兩陽的車款,離合器拉的手感都很鳥炮(狼系,金勇,KTR之類)

也不是說這些車有多重,應該說很不順,跟FZ車系還有愛將比起來真的是天差地遠

(愛將 FZR的手感真的很不錯,不用改油壓就打死裝改裝油壓離合器的兩陽車系)

總之就是離合器的操控質感很糟糕

再來是改裝品牌,基本上通用型的改裝油壓離合器,我知道的只有 HEBO 跟 MGURA這兩家

至於日本給APE,MONKEY,KSR II之類的車款用的改裝油壓離合器都是專門為他們設計,所以根本就不能用於台灣的檔車上

(HEBO MAGURA的好處就是可以自己土炮上,安裝自由度也高)

所以就不講了

基本上我自己有HEBO,MAGURA我只看過她的設計圖,雖然有操控過SM520(HUSQVARNA)上的MAGURA總幫,但是想想還是不足以參考

老實說要說哪款比較好,只能說要看原PO的需求

HEBO的好處:

總幫可隨意替換(市面上隨便一個都可以)

好照顧(隨便一個DOT4規格的煞車油都能用)

油管也可隨意更換,原廠就是配金屬油管了,也沒什麼好換的(塑膠水管除外 XDDDD)

總之就是只要那顆分幫不要爆,想改什麼都能改

新品比MAGURA便宜

缺點:

原廠給的總幫不太好,雖然可調整的幅度大,但是不太耐用

分幫太大一顆(有些車想裝要花點心思)



MAGURA的好處:

分幫本體小(我只舉得出來這個)

缺點:

總幫要用MAGURA原廠

油管也是特殊規格

連煞車油都要用MAGURA特殊製作的"MAGURA BLOOD"才行
(我那為SM520車友用了DOT4煞車油,結果就是溫度一升高,煞車行程拉長,很容易切不開)

MAGURA的設計好像是直接拿自行車的設計FULL COPY的,所以那個煞車油管比一般市面上的煞車油管要小上許多

(也許正因為MAGURA本來就是自行車零件大廠吧.....)

總之要用MAGURA就不要摔車,不然價格等料時間都是很煩人的



至於效用嘛......

我裝在野狼,GB250,跟現在的CB400FOUR上面試過

這是以前亂搞的野狼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ohwahahaha&b=29&f=1701356263&p=18

http://www.flickr.com/photos/12370208@N05/2220096990/in/set-72157601760250145/

(外面有整流罩? 罩住,所以看不清楚離合器分幫的樣子)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ohwahahaha&b=8&f=1125912573&p=8



說真的拉離合器的省力效果大概有10﹪~15%,這三台車裝了之後都能像廠車一樣"單指控制離合器拉桿"

但是更重要的是"順暢度",操控順暢度比原廠車提升了有30﹪~40﹪,野狼只要不太勤於對離合器上油,馬上就澀給你看

可是改裝油壓離合器就沒這種問題

要是裝在愛將或是FZR上效果應該更恐怖,拉動離合器的力道大概是羽量級的吧

至於HEBO總幫的改裝來講

請不要聽信Y拍販賣HEBO的賣家的廣告詞 => BREMBO 16X18也能上

不要鬧了,當然能上,我連比24小時耐力賽的機械式雙活塞煞車總幫都能上,只是你按不按得動的問題

HEBO的分幫應該是只能對應總幫活塞口徑10MM的

我試過 BREMBO 16 x 18鍛造離合器總幫,12.7mm總幫,5/8inch總幫,

很抱歉都很不順,BREMBO的拉動力道到了1:1的程度,一裝上去得用4根手指用力才拉得動

5/8好一點點,12.7再好一點點但是還是不夠順

那時還沒聽過巴斯卡定理,所以都在亂搞 XDDDD

現在正在試驗Daytona出品的NISSIN 11mm的左煞車總幫

還沒裝上去不知道,不過會擔心畢竟這組是用來煞車的,所以作動行程上可能會有點問題

現在市面上可以替代HEBO原廠的煞車總幫,大概只有BERINGER的 BRO9 總幫,我跟BERINGER法國總公司確定她的總幫直徑10mm

而且又是專為離合器操控設計的




當初買HEBO時整組新品不過6000,現在好像到了8000多快9000

那MAGURA....我就不知道了

另外不管是MAGURA或是HEBO"都沒有"後照鏡座,也沒有離合器開關

要買的話....HEBO我那時候買店家根本就沒進,而且HEBO在台灣名氣蠻低的(HEBO在林道,越野界算是頗有名氣的廠商)

MAGURA的零件訂起來可能會比較簡單,但是MAGURA在台灣畢竟還是小市場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買一個獨立的後照鏡座(我在日本有買一個,台灣的話由於檔車市場小,可能要用訂的或是去洗一個)

建議原PO可以先試試古早的鋼索式省力分幫(就是利用槓桿原理的那種)

另外市面上的什麼鋼索式全可調離合器拉桿,勸各位也不要浪費錢了

那種東西,假如你的車子原本拉桿就不怎樣了,他也不會幫到你什麼

這種東西就是圖個方面,調校的方便罷了,我也買過越野車用的全可調離合器拉桿,還是短桿的

說真的沒有比較省力,也沒有比較順,就是比較多可以調,但是原本手感就不怎麼樣了,再怎麼調只是把自己的頭搞大罷了



另外不是大車手感就會比較重,還是要看車廠的設計,08 CBR1000RR的手感就超讚的,CB400 REVO 的手感還輸她勒



其實要說為什麼要改這個東西

就我看來大多數人都覺得這個可有可無,甚至覺得偶爾就按那麼一下有這麼重要嗎?

但是當需要細微離合器操控時那這個東西真的很爽,而且激烈操控下只需要食指輕輕一撥,減少對車把的出力其實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就我的觀念來說,煞車可以不改,這種關係到騎乘流暢度的離合器改裝是非改不可的項目
離合器鋼索還是油壓,跟省力與否無關。

只不過鋼索是用槓桿原理放大力量,油壓是巴斯卡原理放大力量。

保養良好的鋼索離合器不會輸油壓,只有順暢度可能會有差而已。
是嗎,我真的覺得有比較省力喔

操控也比較線性

真要是沒差的話現在煞車幹嘛捨棄機械式煞車(拉鋼索那種),轉而將主流變成油壓煞車

機械式的煞車摩擦面積還比較高,構造簡單可靠性高,價格又低廉
原因很簡單。

除了油壓離合器免調整以外,

原因和「為什麼現在的市售重機越來越多原廠煞車就配輻卡」一樣。

輻卡有比較強嗎?根本沒有。唯一的原因就是因為貴的車都裝那個,就這樣。

鋼絲有磨擦力,難道液壓油就沒有黏滯性、阻尼嗎?

煞車系統有其他的考量,不能等同視之。
就算液壓一樣有其阻礙力

但是光手感,操控線性上根本就是樂勝鋼索式

我不知道S兄有沒有操作過極為省力,又很線性的離合器拉桿

那個不是一般鋼索比得上的,我自己操控過的只有大改跑車跟改裝過的林道技術車

也許S兄覺得這種東西是可有可無,跟輻射式卡鉗,卡鉗座一樣,效能絕對有用,只是看你要不要花錢去買那個東西

但是前提是輻射式卡鉗也許要比較操車的情況下才能顯現其價值,

可是改裝的液壓離合器在一般日常生活上就能突顯出她的價值

可以讓原廠很鳥炮的手感改善,讓原本就很好按的離合器達到神奇手感的境界

而且不管是MAGURA跟HEBO這兩家要裝起來幾乎是不挑車

鋼索離合器拉桿一樣能切開離合器,讓離合器咬合,一樣能半離合

但是改裝液壓離合器多了讓騎士不容易疲累的好處

我自己也要承認鋼索跟HEBO這種改裝離合器不過是70分跟80分的差距

但是這10分的差距不是單單看一些理論就能夠說明的
ohwahahaha wrote:
就算液壓一樣有其阻礙力

但是光手感,操控線性上根本就是樂勝鋼索式

我不知道S兄有沒有操作過極為省力,又很線性的離合器拉桿

那個不是一般鋼索比得上的,我自己操控過的只有大改跑車跟改裝過的林道技術車

也許S兄覺得這種東西是可有可無,跟輻射式卡鉗,卡鉗座一樣,效能絕對有用,只是看你要不要花錢去買那個東西

但是前提是輻射式卡鉗也許要比較操車的情況下才能顯現其價值,


輻卡的價值跟操不操車沒有關係,跟煞車性能更是無關。你會這樣說並不奇怪,因為就我所知,在台灣知道輻卡價值何在的人不多。

在賽車中,雨天適合生鐵煞車碟盤,晴天適合碳纖碟。生鐵碟和碳纖碟的特性不同,直徑是不一樣的。要怎麼讓一部車在不需要動到前叉的前題之下,換上不同直徑的碟盤和卡鉗?以往是用麻煩的卡鉗轉接座,但對輻卡來說非常簡單,只要換過墊片就好了。墊片墊高,就可以裝上大直徑生鐵碟,墊片拿掉,就可以裝上小直徑碳纖碟。這就是輻卡唯一的優點,跟煞車性能完全沒有關係。只是因為到後來賽車都用這種,所以延伸到市售車和改裝品來。

至於我有沒有拉過好的離合器,我想b牌的液壓離合器品質應該是夠好的。我之所以會說鋼索並不會輸,就是因為我也拉過手感非常好的鋼索離合器,bmw的R1100車系是一個例子,絕對不會輸給我的brembo系統。
MAGURA HYMEC液壓離合器套件

http://www.controls.magura.com/english/frameset/frameset.htm

to Mr. S,

MAGURA在早期是先以機車相關工業產品著名後再將其觸角延伸至自行車市場的

再來,MAGURA將在近年開始對台灣開始進行其機車零配件的業務


詳情請至 http://www.controls.magura.com/english/frameset/frameset.htm
了解。
以前騎檔車都是鋼繩的,以往只有汽車才有分油壓跟鋼繩,汽車的油壓跟鋼繩的感覺真的差很多,像是雷諾的鋼繩跟喜美的油壓感覺就差很多,前者重腳許多後者輕到不像話,不過我同學開喜美竟然說他踩離合器踩到腳抽筋,我都不好意思說同鞋偶踩鋼繩的都沒抽筋了...
Scintilla wrote:
輻卡的價值跟操不操車...(恕刪)



換卡鉗座跟加墊片,不覺得差不多麻煩嗎...


輻射卡鉗跟一般對四最大的差別,在於它固定的方式,

傳統卡鉗固定方式在高速重煞下,會受剪力影響,產生偏移,

這樣會減低煞車的力道,讓煞車皮沒辦法完全接觸到碟盤,

至於輻射卡,其固定方式受剪力影響小,可以提供更精準,強大的煞車力道,

當然假若你用輻射卡鉗,但固定方式依然是側邊方向固定,那..

還真的是沒什麼用的,

當然其煞車力是沒到天差地別,但也其原理也不是拿來快速更換碟盤SIZE..

第一次聽到輻射卡鉗只是為了快速更換碟盤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