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義式浪漫APRILIA MANA 850,狼髓羊腦

看來你是個Aprilia車迷喔?不錯不錯,這樣的人已經越來越罕見了。

可惜我還是可以大聲的對RS125車迷們說,「RS125和重車根本八桿子打不著」。不服氣?自己看看早年A-club有幾個人還沒換重車吧。這種毫無低轉扭力可言的小排氣量二行程引擎,除了去低速賽道上發威以外,一般道路上難騎得不得了。騎過幾次公升級以後嘴巴不說、心裡其實都癢著,久了就一個一個都換車了。

新車?可以吃嗎?呵。又沒牌,除了殺肉還能幹麻?借屍還魂嗎?

而且我可沒說rs125有CVT,那是你說的。我只是在回應你說的「會修aprilia rs125的店家就會修mana」。

技藝高超的技師?義大利叫貨空運約2~3天?行車電腦只要看訊號就知道該動哪換哪?哈哈,你很天真,應該年紀還不大吧。希望你可以繼續保持下去。

這幾天才剛試騎了朋友的Tuono,就是給台北的某知名aprilia專家搞的。唉,好好的車,唉。我知道你要說我不知道什麼叫知名技師,但我也不認為曾經把AF-1全車拆散放在家裡的小弟我需要說服你我知道什麼。代理商大到像汎德,有時候都要待料個好一陣子,請問你覺得aprilia代理商如何?

會說「看訊號就知道該修什麼」這樣的話,你大概沒修過車吧。如果修車就是讀讀電腦訊號,隔壁版的的米漿120就不會修的一肚子火了。你知道米漿的error code那張表有多大張嗎?這麼詳細的診斷電腦都常常查不出個所以然了,你覺得piaggio的診斷電腦會多詳細?

我的916也是新竹名店經手修過,哈哈,知名技師。祝你好運囉~
蠻贊成E46_330i的發言,不過如果用再和藹可親一點的語氣,應該會更多人認同拉!

許多歐洲的小型二行程車,的確是導入了重機的設計概念來設計,甚至連骨架都是250、400級的尺寸,
但先天的小排氣量,也是其駕駛感覺無法相同的原因。

就像是汽車中的MIATA (MAZDA MX5),
有跑車的駕駛樂趣,卻無法真正有跑車的駕駛感覺,
充其量只是樂趣十足的玩具而已。

在台灣,歐洲的小型二行程車又何嘗不是如此?
若不是當年有領牌法令的限制,
這些來自於高所得、高消費地區的嬌客,
每一台身價都是倭國250CC級以上,
在台灣能有那麼多擁護者嗎?

再說,從義大利叫貨空運約2~3天,那我只能說,您老兄運氣真的是非常,非常好,趕緊去買樂透吧!

從某些角度來說,這句話也是沒錯啦,不過要這樣解釋:從義大利叫貨,“空運”要2~3天......
沒錯,空運時間要2到3天。
那叫貨時間呢?

依我的經驗,當我跟原廠的客服經理連絡上以後,是經理喔!主管級人員,不是辦公室小嘍囉,
對方跟我答覆要幫我查一下倉庫有否庫存,若無庫存則將會我的單轉至代理或經銷商。
依各位想,主管級人員查庫存要多久?半天?一天?兩天?
錯!要兩個禮拜多!
(期間秘書還多封MAIL說明抱歉等待,尚待查詢.....)
等了十多天,總算確定有庫存了,
但抱歉,因為遇到工廠放暑假,
要再等約兩個月,等倉管人員上班後就會幫我出貨........

那那那.....代理、經銷商呢?
抱歉,放暑假是全國性政策(這我是不知道是政府性政策,還是那家車廠的政策啦),所以.....

最後,我是向澳洲的代理訂購了。


當然,如果我有那個本錢,一次訂他個幾百個備品來做台灣代理,可能我會有比較好的待遇。
但,我只是一個小小的消費者而已......

而義大利人的工作態度,據我移民義大利10年、從事時尚業的阿姨形容,
除了部分因工作需求,絕大多數的人,生活態度、工作態度都是絕對浪漫的!
(生活放在工作之前,休閒放在生活之前.......)
也許,人民有錢之後就會是這種生活哲理也不得而知。

附帶一提,當別人問我騎啥“重機”時,我都會告訴他們:是小車啦,只是輕機不是重機。
我收藏的是CAGIVA MITO 125 (7 SPEED MODEL)
重複自刪 重複自刪 重複自刪 重複自刪
想請問擁有或試騎過這台車子的網友,評價或感覺是如何呢? 昨天買的機車雜誌 ( Rider's style) 有刊出這台車的海外試駕,騎士 (是一個日本人) 的評價非常好。 如果文章內容沒有誇大的話,那麼一台擁有速客達的便利性,但是又有重機騎乘感 (引擎的脈動) 的車子真是令人嚮往啊
anv006 wrote:
油箱改成置物箱的設計,在十幾二十年前,某台Suzuki的250小車上就已經有了...^^


這在樓主的文章裡就有提到了
Suzuki Across 250

很奇怪的是
這麼方便車主又不會很困難的設計
即使過了十幾年
採用的車子還是屈指可數.....
alien_wu wrote:
許多歐洲的小型二行程車,的確是導入了重機的設計概念來設計,甚至連骨架都是250、400級的尺寸,
但先天的小排氣量,也是其駕駛感覺無法相同的原因。


說到這個我覺得就是台灣人自己的迷思了,也大概只有在台灣看到CB400會覺得是大車

小弟遷居星國半年,現在看到RS125感覺跟CBR150 size沒有差很多,就是很輕巧

現役的A-RS250是有肥到一點點,但也跟H-RS250的體型沒有差到哪去

RS125的設計概念是給小朋友跨過正規賽車門檻的入門車種,我不認為市面上現行的4T600以上的設計概念跟RS125有雷同之處

在歐洲有one-make統一規格賽

請問一台以GP125入門車為設計概念的車會在哪裡用上大車的設計概念?

他身上所有的配件是因為他需要,不是因為要讓他看起來像大車

Race Replica要導入的是賽車的設計,跟重車有什麼相關?



to E46_330i

這樣說對競賽血統濃厚的小二衝賽車很真實但也不是很公平啦 XD

代步大4T的確是比較輕爽(輕鬆+爽快)的選擇

騎"輕,靈,敏,狠"的小2T在場子上咬死排氣量是自己兩倍以上的4T車又是另外一種樂趣了

不過說到底車輛只是執行指令提供回饋與感覺的工具,車手本身才是最重要的靈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