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車日誌25:安全過彎的平衡點(上篇)


PT-教士 wrote:
「在山路上沒有永遠最...(恕刪)


5分奉上~



雖然我不是騎打檔重車,但懂這些騎速克達也可以很安心跑山!
版主的文章我也是幾乎每篇都有看!
圖文並茂,出遊拍照的技術真是一流
對於騎車技術的講解也頗能印證我平常騎車的心得!
平常我也都會看雜誌 Top Rider 對於騎車的講解
用於道路上來實踐!
教士大大寫得很棒
第一次聽說高轉速會使輪胎硬化而失去抓地力的
看大部分的過彎技巧都是教導車手要善用引擎扭力曲線上升的區段去補油門
藉此讓後輪產生更強大的循跡力去過彎
現行的四行程機車不需要像過去二行程機車用高轉速去維持扭力
所以現在不需要用高轉速過彎


xboxted wrote:
第一次聽說高轉速會使...(恕刪)

其實輪胎抓地力最好的時機點是在引擎轉速即將進入鋒源期的前一刻,這時的引擎抓地力是最強的
所以該如何把引擎控制在這個範圍內就是一門很重要的課題!
請各位讀者們支持"無視無理取鬧者"運動~簡單的說就是別去理會惡意回文的言論讓它們自動的消失!還給版面

PT-教士 wrote:
性能胎(熱融胎)是不是雨天抓地力比較差?
在這邊教士真的要打破一下這個錯誤觀念。很多人說熱融胎碰到下雨天就會沒有抓地力,因為下雨會讓輪胎熱不起來所以沒抓地力!!!!
這是個非常錯誤的觀念!其實熱融胎(軟胎質)在雨天的抓地力比起一般胎(中性胎質)的抓地力還要強上太多了!因為在雨天這種溫度較低的環境,性能胎會比一般胎還更快進入工作狀況!
但一般性能胎為求完整的與地面接觸所以通常會將胎面的紋路給減少避免與路面接觸的面積變小,所以會使輪胎的排水性較差。所以性能胎在雨天抓地力會差的主因就是這個!並非真的是性能胎在雨天就會冷掉沒抓地力!!
安全操控第三課:減輕輪胎負擔才是山道過彎的首要課題。
我自己一直以為性能胎例如(BT003)的熱胎時間會比跑車胎例如(S20)或是街胎(T30)還要來的慢熱起來,但我認同你與天抓地力較弱的原因是因為排水紋,對了,還有性能胎的中間會比較尖一些
慢慢騎就是安全,這是硬道理。你舉那三項錯誤駕駛觀念來支撐「慢騎不等於安全」,只是在詭辯罷了。
--
以我自己為例,完全依道路限速,40就騎表速40,70就表速70,既安全又極少四輪找碴。有些人愛偷吃步,40就騎48-49,50就騎58-59,這是種要不得的心態;或是整天在喊「跟上車流」的,跟上是有錢拿有飯吃嗎?再者,騎高速(或超速)視野變小反應時間變短,也是常識,最好是安全得起來。然後出了事,就有一派人馬開始在賣全罩式安全帽,也是網路奇觀之一。
--後話--
另外有人在談彎道聖經,彎道聖經是在賽道高速操駕時用的,一般道路連逆操舵都用不太上了。喜歡拉轉高速的,請去賽車場,謝謝。還有別改管了,除了噪音沒剩下別的。
小弟實在抓不到重點...
高轉速過彎和打籃球有什麼關係?

仿賽過彎的重點不就是保持轉速嗎?
小弟以前騎隼和ZX-12R,即使扭力這麼大的車種,在狹小的山路裡面,我很常二檔 5-8000轉騎,出彎很常是拉到近萬轉再換上三檔,用高轉速保持著循跡性以及出彎的再加速,這不是仿賽常常在幹的事情嗎?
即使現在騎GSR600,也很常高轉速在騎...

我想沒有騎仿賽的人是用三 四檔低轉速騎山路的吧?


個人認為在彎道只有三個要素,就是APEX點,煞車和再加速時機,不過文中都沒有提到,較為可惜

魯拉拉拉 wrote:
小弟實在抓不到重點....(恕刪)

觀念衝突是一定會有的,因為太多人有和你一樣的思考模式,那就是把賽道的觀念技巧套用在街/山道上
,而這樣會很容易造成危險

無論在賽道或山道上騎車都講求一個重點,那就是穩定兩個字。

賽道上有充足的路面空間可以讓車維持在中高轉速的扭力湧出期同時又可以維持路線去穩定的完成一個山道。

中高轉速不是不能過彎,而是很講求路線的正確與否。高速度加高轉速入彎若路線錯誤那一樣過不去。

山道上講求高寬容性,維持在中低轉速降低陀螺效應讓車保有最大的靈活性及容錯空間才是上上之策。
畢竟山路充滿太多不確定因素以及路線受限等狀況,把賽道的騎乘思維套在山道上確實不妥!

從你的回文就很明顯的是以賽道"講求最快速完成彎道"的思考模式套用在山道上。

沒人說不能這樣騎,但同時是要去思考一下安不安全的問題。




至於籃球與輪胎的關係,我建議你可以花點時間看完文章就會知道我想說的為何了
請各位讀者們支持"無視無理取鬧者"運動~簡單的說就是別去理會惡意回文的言論讓它們自動的消失!還給版面
milanquan wrote:
慢慢騎就是安全,這是...(恕刪)


跟上車流,維持在速度上限5~8公里內
這是很正確的駕駛模式
記得01有篇國外(英國)考照的文章,裡頭就是這樣要求

逆操舵並非高速彎才用的到
只要需要側傾過彎,都會用的到
尤其重量笨重的重機
都用身體重量去改變機車傾角,那是很累人的事
也非常不靈活

除非都很慢速的10~20km用龍頭轉向
那或許真的用不到



PT-教士 wrote:
觀念衝突是一定會有的...(恕刪)



教士大

鍵盤車手認為五個重點: 油門, 煞車, 離合器, 避震器, 慣性.

希望您參考參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