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Ren wrote:安全不嫌多,沒TCS...(恕刪) 缺了 蠻可惜的! 但有了又要加多少錢下去?現在這價格已經讓很多樓說開出盤子價格了 呵呵..再來說 這種東西可以加裝 某家改裝電腦已經出了TCS套件..
在國外,光陽的大羊脫掉ARTC,關稅的保護後,都只能用價格戰!我還是要提,去德國有25%的稅金在身,這已經高於台灣的稅了,還可以賣32萬有賺錢恩 光陽慢走不送..以後我家的125應該會開始買P牌或是A牌來支持一下...
要談德國稅率,在重車論壇有人引用這篇文章http://www.gegugu.com/2016/11/15/5667.html依原作者算是要課 2%+19% 的稅率。這可以拿來抵國內的 5%+17% 嗎?貌似可以。不過下面有多這一段話:「中資企業如果在德國境內設立瞭企業,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在德國銷售,則必須按照上述規則繳納關稅和進口增值稅;進口增值稅可以作為進項稅(Vorstauer),跟企業的銷項稅相抵扣,如果跟當期銷項稅抵扣之後還有餘額的,可以在當期的增值稅預報時申請退稅。」這段話表示的是內文提到的德國消費稅(增值稅)19%,是可以拿來和年度的其他稅額相抵扣的?也就是說其實就只是政府先收起來放,年度結算的時候要不就是扣抵其他的稅額,要不就是退稅給企業,實際上根本就沒有收取。若真是如此,那麼把這個稅額拿進來車價的討論只是個相罵本而已,因為企業根本不會因為有這個稅制而延伸出其他成本的負擔(了不起就是資金壓住的利息啦)。當然,該情況是不是只符合「中資」企業,這個我就不知道了。==============================================================至於一開始說要討論稅,討論到最後即使拿不出其他證據還是只能信己所信,認為日本車價一定還有其他附加稅,最後只能回覆「不過,算了,反正各位認為兩陽在台灣開價很佛心。就繼續支持兩陽吧。」來安慰自己的某人我看程度也不過如此,就少在那裡酸言酸語,在說別人跳針之前先去加強一下自己的知識再來吧。沒發現這幾位仁兄現在完全不敢談日本的價格,只敢找大家都不熟的歐洲區了嗎?呵呵...每每看到某些沒有實質回覆問題能力的朋友,只能在那裡酸帶跑兼互相取暖,實在讓人覺得不勝唏噓呀...
我不曉得老外對於這車子在產地購買竟然比外國還便宜,是否會感到"非常驚訝"。台灣的車商本來就是把島民當盤子,這是鋼鐵般的事實,任誰說都說不過去:買韓保養品在台灣買比韓國便宜買日車在台灣買比日本便宜買德國工具在台灣買比德國便宜買台灣車在歐美買比台灣便宜原來這世界是這樣在運作的啊~
ddhhddhh2 wrote:我不曉得老外對於這車子在產地購買竟然比外國還便宜,是否會感到"非常驚訝"。台灣的車商本來就是把島民當盤子,這是鋼鐵般的事實,任誰說都說不過去:買韓保養品在台灣買比韓國便宜買日車在台灣買比日本便宜買德國工具在台灣買比德國便宜買台灣車在歐美買比台灣便宜原來這世界是這樣在運作的啊~ 不好意思,在美國賣的日本 LEXUS在台灣賣的加拿大 Roots在台灣賣的日本 Meiji 奶粉,甚至之前好像有一批從日本轉過來的 SR MAX ,都有賣的比生產地或是轉運地要便宜的情況;這世界有些地方就是這樣子在運作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