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就很基本的槓桿原理
改變施力方向跟避震器受力
對於避震器來說影響的部分就是避震本身設定以及做動的精細程度
有多連桿的車種
因為多連桿可以分擔避震器受力跟改變施力方向
因此避震器的調教容許範圍會比較大
也就是說像彈簧k值設定跟預載還有阻尼調教會比較寬鬆
附加效果就是作動會比較柔順
作動柔順代表避震器保養周期比較長
但缺點就是路面回饋會相對比較模糊
原因就是多連桿改變了施力的方向跟力道
路面回饋會無法完全傳達給騎士
而無多連桿的車種則剛好相反
避震器是直接受壓
所以從車體設計到避震器本體的設定
甚至是避震器的擺放角度要求都比較精細
因此對於避震器的製造精度與技術還有調教的功力其實要求會更高
無多連桿的車路感回饋比較直接
避震作動直接相對來說保養周期會比較短
缺點就是對細震的處理相對較不完善
其實有無多連桿各有各的優缺點
原廠會有這樣的設計也是多方考量下的結果(成本當然也包括在內)
對於騎士來說影響的其實就是在避震的挑選及調教
endjexejac wrote:
低轉扭力 r3 >...(恕刪)


R3扭力馬力皆大於忍3
R3車重少忍3 7公斤
動力湧現也比忍3早
要比直線忍3從頭到尾都不會贏
R3軸距1390
忍3軸距1405
彎路多路段也是R3較有優勢
忍3前叉37mm
R3前叉41mm
忍3大概就除了滑離和多連桿
沒一項贏R3的...(ABS水貨也有)
---------------------------
基本上這兩台車是一樣的級距
喜歡什麼選什麼車
外型比性能來的重要
忍3外型帥氣有大型重機的外觀
R3就顯得瘦瘦的沒什麼氣勢
---------------------------
我很喜歡忍3的外型
可是台崎把它當精品車賣
實在不解
差兩萬上500R
外型帥氣
動力大勝
還多了晶片鑰匙
是我也會選16年500R

小弟 2015 忍者30周年車主
在此獻醜分享一下心得
起初我也不考慮忍者300,就如樓上說的跟 CBR500R 價格沒差多少,數據上 500R 也比較好
但經過一番比較與試乘,我最後選擇了忍者300,到現在騎一年 7500 km 了我沒後悔過。
很多東西是規格上看不到,要親自體驗才知道的
忍者有著剛性較佳的車架,原廠鍊條就是 RK,較好趴車的坐姿,FCC滑離,Enkei鋁圈,質感很好的鋁合金腳踏
以及到了 13000 轉動力依然源源不絕,無奈被原廠電腦限制斷油的引擎
雖然動力也不算突出,但充滿樂趣的騎乘感,讓我沒有特別想要升級換更大的車的想法
後來我學弟簽了 500R 我們交換騎,一坐上去就是一台軟趴趴的街車,9000 轉就紅線了
是很舒服好騎沒錯,但就是少了幾分樂趣...
後來跟學弟一起跑大直線,忍者起中是不如 500R 的,但尾速的延伸忍者就大勝了,150km/h 之後我就追上他並超越
山路上由於學弟經驗比較差,所以我通常兩個彎就放掉他,然後還要慢下來等他..

不過一樣雙缸,500R 的排氣聲浪真的比忍者好聽很多
小毛病的話有二:
1.前煞車油蓋的墊片會被煞車油腐蝕,定期清潔即可。
2.後煞車油很快就黑了,去店家換油就改善了。
至於 R3,小弟一車友簽了一台,我跟他借來繞了繞
騎乘經驗不多,但感覺車子廉價感有點重,前叉回饋不佳,聲音.......
以上不客觀心得給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