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sonilu wrote:
"市場" 這樣夠了吧...(恕刪)


大陸那邊不開放大排輛機車.有也只限北京.上海兩大城市..買一台車掛牌在台灣簡直快可以買一台半了.有很多都市是禁摩的
路過、跑過、走過 wrote:
其他更小眾的也有,為什麼就是本田沒有?...(恕刪)


世界的本田二輪台灣缺席完全沒道理

究因根本就是跟三陽家族不無關係吧?是被氣到了賭氣呢?還是有其它不為外人所知的因果關係?
同樣是日系品牌卻兩樣情

川崎對台灣市場還算重視,總部認為在台灣市佔率這麼高很驚訝.

台本卻是連一點芝麻都懶得吃,黃牌時代光CB車系的數量搞不好就超過川崎總數了.

滷蛋007 wrote:
大陸那邊不開放大排輛...(恕刪)
大陸車牌是限量固定的 類似台灣開放前的正牌

日後轉誏也不太會虧
花100快投資 成立10年 只賺80塊...台灣人..很省..錢多...無聊..才不會去買大型重機..

看路上20年以上汽車 07年以上重型機車 都還在騎....

我覺得是價格跟所得低的關係
台灣重機賣的比大部分國家貴不少
但所得比國外低了不少...怎麼買...

政府為了保護國產車不論汽車或重機而把進口車關稅提高
但過度保護導致國內車廠沒有壓力~改個車殼或貼紙就一年賣的比一年貴
造車技術沒什麼進步~
陳昀偉 wrote:
我覺得是價格跟所得低...(恕刪)



講句真的 ~ 日本四大車廠 除了 HONDA 有心發展 DCT 雙離合器

其它 除了 增加一些 電子模式外

還不都是 換殼不換藥 ??

性能 馬力 都已到了頻井 也都夠用了

殊不見仿賽車市場 越來越可憐 又不是天天在賽車 跑的快馬力再大 跟本不實用

休旅車 跟 大羊 好騎 休閒 人因科技 才是未來的王道


未來次世代的重車

光是會跑的快 已經沒有任何吸引力了 馬力競速的時代已過了

我想除了 要更實用更人性化

要加入像汽車科技 般的環保

油電科技 跟 更多 安全配備

否則 重機市場 只會越來越慘 .. 沒有人想買重機的



a12266955 wrote:
台本卻是連一點芝麻都懶得吃...(恕刪)



這句話真是經典 又貼切~ haha ..

以台崎 往年平均都賣 1000 台好了~

一台總公司 利潤抓 10 萬好了

一年才 1 億 營收 ..

再東扣西扣 一年賺個 千萬

投資億 才賺千萬 投報率實在 soso


本田在 東南亞 光是賣小摩托車 一年獲利恐怕是 幾十億 包括回銷日本

對他們來說 台灣真的是芝麻 ...

芝麻 就讓 kawasaki 夾去配 沒差啦~


在全世界的市佔率 跟本田比

川崎 算蝦咪碗公 ... 實在不足威脅本田 ..
陳昀偉 wrote:
我覺得是價格跟所得低...(恕刪)

老實小排氣量摩托車自從導入電子控制系統之後
已經沒甚麼可以突破
而且小排氣量摩托車價錢現在已經貴成那樣
如果今天再導入DOHC 可變汽門正時&揚程 缸內直噴這些東西
這些東西導入之後跟一般常見的四缸 六缸引擎增加的成本相去不遠
一台小排氣量單缸車要賣到多少?
再來才單缸導入這些技術效率也好不到哪裡去
kjhgfdsa1021 wrote:
小排氣量摩托車自從導入電子控制系統之後
已經沒甚麼可以突破...(恕刪)



個人覺得 台灣國產 小排氣量摩托車 性能是真的沒啥好突破的

但還有東西可以去玩

至少全車系都該搭載 怠速熄火

向 本田的 pcx 125 看齊

在綠能環保上 個人覺得 台灣車廠真的 該盡社會責任


騎過本田 pcx125 你就會發現 日本人想的真的非常遠

先進的第二代 Idling Stop 無怠速熄火 採用無刷馬達

省油 又不會在停紅綠燈時 造成廢氣 ..


這種設計人家 10年前就在推了

台灣現在 還一堆民眾 連怠速熄火的好處都不知 一堆人在那窮害怕維修跟價格

還一堆人在那騎毒害國人健康的二行程拉機 ...



台灣小摩托車 上下班期 一天光是停紅綠燈 噴出的廢氣 跟浪廢的汽油 知道多可觀嗎 ?

浪廢油錢 事小

廢氣造成的癌症 ... 事大


我只能說 台灣很多人 不怕死 .. 有時後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

台灣人很有趣 很多對自身健康的事物 都不重視

叫他們逃汰老舊機車 購買先進低排污的汽機車 捨不得花

等買藥看醫生時 花幾百萬 才在痛苦

造成醫療院所 營利發達 , 錢都賺來給醫生花 .. ( 題外話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