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知道或是無法確認,你何必冒出這一段不知所云的話,來幫光陽說話呢?
還有照你這麼說,其實台灣的5%+17%也可以抵扣的,你可以查稅法,這些稅有很多列舉項目可以抵扣,你查一下吧? 如果5%+17%也有項目可以抵扣的話,那光陽的車價就問題更大了
DSNT wrote:
要談德國稅率,在重車論壇有人引用這篇文章
http://www.gegugu.com/2016/11/15/5667.html
依原作者算是要課 2%+19% 的稅率。
這可以拿來抵國內的 5%+17% 嗎?貌似可以。
不過下面有多這一段話:
「中資企業如果在德國境內設立了企業,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在德國銷售,則必須按照上述規則繳納關稅和進口增值稅;進口增值稅可以作為進項稅(Vorstauer),跟企業的銷項稅相抵扣,如果跟當期銷項稅抵扣之後還有餘額的,可以在當期的增值稅預報時申請退稅。」
這段話表示的是內文提到的德國消費稅(增值稅)19%,是可以拿來和年度的其他稅額相抵扣的?
也就是說其實就只是政府先收起來放,年度結算的時候要不就是扣抵其他的稅額,要不就是退稅給企業,實際上根本就沒有收取。
若真是如此,那麼把這個稅額拿進來車價的討論只是個相罵本而已,因為企業根本不會因為有這個稅制而延伸出其他成本的負擔(了不起就是資金壓住的利息啦)。
當然,該情況是不是只符合「中資」企業,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
至於一開始說要討論稅,討論到最後即使拿不出其他證據還是只能信己所信,認為日本車價一定還有其他附加稅,
最後只能回復「不過,算了,反正各位認為兩陽在台灣開價很佛心。就繼續支持兩陽吧。」來安慰自己的某人
我看程度也不過如此,就少在那裡酸言酸語,在說別人跳針之前先去加強一下自己的知識再來吧。
沒發現這幾位仁兄現在完全不敢談日本的價格,只敢找大家都不熟的歐洲區了嗎?呵呵...
每每看到某些沒有實質回復問題能力的朋友,只能在那裡酸帶跑兼互相取暖,實在讓人覺得不勝唏噓呀...
魯拉拉拉 wrote:
我那天算的6%+19%的稅金就是對應501cc-600cc的摩托車進口德國的稅率,你說的中資,是暗指光陽是中國資金的意思嗎? 這是個大新聞阿,你怎麼知道光陽是中資呢? 還有光陽在德國設了什麼企業? 請幫光陽說明
如果你不知道或是無法確認,你何必冒出這一段不知所云的話,來幫光陽說話呢?
該文章作者是中國人,所以人家說明的當然是以中資的情況為主,
但是雖然文章說明的是中資,一般而言國內稅制的抵稅或免稅通常是一體適用的,畢竟都是設在德國的公司。
至於光陽在德國設了什麼企業?你要質疑光陽的代理商不是設在德國的企業嗎?。
這麼簡單的一個概念,結果有人可以自嗨成我怎麼知道光陽是中資?呵呵。
文章內容要表達的是什麼看清楚再來,不要只會急著回,然後人家要講得是什麼都不知道,OK?
魯拉拉拉 wrote:
還有照你這麼說,其實台灣的5%+17%也可以抵扣的,你可以查稅法,這些稅有很多列舉項目可以抵扣,你查一下吧? 如果5%+17%也有項目可以抵扣的話,那光陽的車價就問題更大了
我可以查稅法,這些稅有很多列舉項目可以抵扣 = 所以你根本也不知道可不可以,
結果劈頭就是一句:「照你這麼說,其實台灣的5%+17%也可以抵扣的」?
根本不知道可不可以的事你可以講得這麼確定,也真是有你的,不過這是你一貫的作法,也是不意外啦。
至於台灣的 5%+17% 也是可以抵扣的?你在說什麼東西?
這種直接稅早就直接轉嫁掉了,哪來的可以抵扣;
更別說對照你之前講日本店家只要付消費稅其他稅都不用付,在日本開店實在很爽的說法,
台灣店家連營業稅和貨物稅都可以抵扣掉的話不就什麼稅都不用付了,在台灣開店實在是超級有夠爽了?
另外,進口的時候把稅收進來,然後扣抵在國內的其他稅,至少還有個控制該貨物在國內有產生消費行為和經濟活動的用意在,
完完全全都是在國內的稅,且是已經有消費行為時才會徵收的稅,結果然後到年末時再抵扣給廠商的意義在哪裡?這種連促進消費行為都做不到的作法跟從一開始就不要去收這個稅有差在哪裡?政府嫌時間太多沒事做所以自己找事嗎?
拜託,稅法不熟沒關係,但是有些東西花點時間想一下就知道合不合理,能不能想過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