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這麼多有國外經驗的分享~以前也玩過進口車~一直對於待料和昂貴的維修費用無法苟同~現在終於明白了!台灣的用車習性和國外這樣地廣人稀的地方真的挺不太一樣的!但感覺的出來,老外才是真的把車當車在騎!既尊重騎乘的人也尊重被騎的車!
牌照的顏色就如樓主所說的, 是可以自由選擇的.在澳洲, 每個州的車牌都有自己的底色和字的顏色, 以雪梨(新南威爾斯)來講, 最普遍的顏色就是黃底黑字, 如果車主想要換的話, 可以到RTA重新申請車牌, 如果車主想要個人化的話, 也可以到myplates製作. 但是價格就挺貴的...個人化可包括:底色可以選黑, 白, 黃, 紅, 藍, 粉紅...等等字的顏色也可以選擇, 還有牌照的大小, 以及些許的圖案.
orea2007 wrote:看到NSW RTA網...(恕刪) L牌 是新手, Learner, 小弟我也是掛L, 車齡只有五個月左右.其他的還會看到紅P, 以及綠P, Provisional.新南威爾斯的駕照規定為:L牌 (三個月) -----> 紅P (一年) ----> 綠P (兩年) ----->無限制駕照每個階段的限制都不一樣, L牌限制最多, 綠P則最少.
orea2007 wrote:嗯,這個之前就有看書...(恕刪) 在台灣和很多東南亞國家 機車是窮人家的廉價代步工具從以前到現在都一直是這種刻版印象所以層級一直拉不高 就算開放了大型重機一般人對機車的印象都還是沒辦法改觀(從多起大型重機被汽車惡整的事件就可以看出來)從一般人就開始這樣看待了 更別提政府了所以也別想說政府會拉高機車的層級都已經被認為是窮人的玩意了也不太可能會去重視和訓練了
comanche wrote:在台灣和很多東南亞國...(恕刪) 除了刻板印象之外, 我覺得道德也要加強, 和學會尊重, 前面也有人提到過.不光是機車, 就算是老老的汽車, old mini, 在國外也不會被排擠.有位朋友曾經開著小mini, 要超大卡車的時候, 卡車司機還會跟他打招呼.機車也是一樣, 無論大小, 就是當作一輛交通工具來看待 - veh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