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death wrote:
我也老實告訴你台灣的...
某陽就是找某教授寫國科會計畫或是產學計劃來分擔研發費用
(恕刪)
國科會計畫..
我的學長學弟在一堆國立大學當教授
拿某陽的計畫教授,說不定我也認識

國科會計畫能拿多少錢???
區區數十萬!!!
要多的要去拿業界科專或是學界科專
也才一千多萬
而且很難拿
要拿更多的
主導性新產品計畫
有數千萬
重點是
兩陽有這麼先端的技術想研發申請嗎???
台灣的光陽與三陽
如果研發費連幾十萬或上百萬都想省
這種公司會有競爭力嗎???
國科會計畫只是與教授有些良好關係
那些小錢幫教授養養學生,讓學生有事做
-----------------
舉個例子
台積電的年投資額達上百億美金
台青交的教授不易拿到計畫
原因很簡單
我台積電年砸3000億台幣擴充
我的博士加起來比青交的教授還多
學校等級的研發
真的是小打小鬧
如果有很創新的想法
倒是可以研究
現在有產學大聯盟的計畫
有數億台幣的經費
台積電與聯發科
會看在眼裏嗎???
MTK每一季賺百億台幣
TSMC年研發經費都是數十億美金起跳的
國家補助
對於這種頂尖的世界級競爭力的公司來說
想辦法省稅還來的實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