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cc? (接近)公升級? 選哪個?

Pan.tc328 wrote:
而600級仿賽高馬力,那個可能要高轉速後面才能把動力炸出來
而650,900,1200街車,如凱旋的車,馬力都很小但曲線都很前面,街道山道騎乘,油門碰一下低轉時力量就全給你

沒錯的馬力曲線圖是最能直接的呈現這顆引擎動力的特性.

所以我不懂有人說只看排氣量要做什麼.
同樣是600cc引擎, 不同的引擎設定下
各個轉速域的動力表現,
和帶給你的感覺, 都不太一樣.

馬力圖可以很輕鬆的能說明並解釋這一切.
呂罐頭 wrote:
排氣量和動力輸出是兩(恕刪)


排氣量大通常馬力也會比較大
就算不大一定也是低轉有力、最大輸出很早就出現的設定

若照你說只看馬力的話
那買600跑車就好拉
馬力勝過一堆公升級

問題是要轉速多少才會出現?
這樣會舒適?

同類型車款、同時速巡航
排氣量大引擎一定是比較輕鬆的
所以不看排氣量看什麼呢?
那麼你舉例告訴大家,相同排氣量,高轉大馬力和低轉大馬力各是什麼車吧?


呂罐頭 wrote:
排氣量和動力輸出是兩(恕刪)
Pan.tc328 wrote:
900cc極速騎車安(恕刪)

也常常在某些重機論壇看到有人說他騎車檔檔萬轉..
檔檔萬轉的用意我一直搞不懂...
Leonyang1603 wrote:
排氣量大通常馬力也會比較大
就算不大一定也是低轉有力、最大輸出很早就出現的設定

是呀, 通常是這樣, 所以你開始看馬力了 ?

Leonyang1603 wrote:
若照你說只看馬力的話
那買600跑車就好拉
馬力勝過一堆公升級

所以我本身就騎600cc的跑車, 沒錯呀我是買了, 所以你又在看馬力了 ?

Leonyang1603 wrote:
問題是要轉速多少才會出現?
這樣會舒適?

我本身就喜歡拉轉, 都騎跑車的人了, 還要在意舒適度嘛? 所以你還是在看馬力嘛 ?
我是不知道你舒適是什麼意思啦, 但我猜測你就是要低轉跑得快輕鬆騎,
搞到最後你還是在看馬力呀

Leonyang1603 wrote:
同類型車款、同時速巡航
排氣量大引擎一定是比較輕鬆的
所以不看排氣量看什麼呢?

你今天買車只看排氣量 ?
所以你看排氣量就可以買車了?
你不是要舒適嘛? 你不是要低轉有力嘛? 怎麼又變成只看排氣量了.


排氣量會影響馬力沒錯, 但影響馬力的不只有排氣量呀?

空氣從
集氣箱>空氣濾淨器>進氣軟管>節流閥>進氣歧管>汽門>
進氣>壓縮>爆炸>排氣>排氣歧管>消音箱>排氣管

經過了這麼多過程

引擎物理設定:
1. 壓縮比
2. 凸輪軸揚角
3. 活塞頂端形狀

ECU設定:
1. 點火角度
2. 噴油脈寬(空燃比)

還有機械增壓/渦輪增壓/自然進氣的不同

Leonyang1603 wrote:
所以我說買紅牌重機最不用看的是馬力


影響引擎馬力的零件這麼多, 而你只選擇看排氣量,
你要這麼粗淺的去評價一台車的動力, 那我也是沒辦,
如果你買車就只看這麼簡單的東西, 那我無話可說,
反正人家要買車, 你就塞人家一句, 買排氣量大的, 這樣 ?
公式:馬力(hp)=扭力(kg-m)×引擎轉速(rpm)/727
魯拉拉拉 wrote:
那麼你舉例告訴大家,相同排氣量,高轉大馬力和低轉大馬力各是什麼車吧?

那麼我這邊就做個簡單舉例, 如果還想要知道什麼特定車輛的馬力表現, 歡迎再問,
熱門車種佳, 數據沒有很多.

最簡單的就是拿街車和仿賽類型的車種下去做比較.
同樣的排氣量, 引擎技術相當的情況下.

要能維持高轉大馬力, 勢必會失去低轉馬力的表現.
→這就是典型的跑車引擎特性.

若要維持低轉的大馬力表現, 勢必會失去高轉的馬力表現.
→這就是典型的街車引擎特性.

這種特性很容易可以靠著凸輪軸或者是'氣缸x曲軸'的行程比例, 直接去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車會有可變汽門設計, 達到有高轉高馬力的輸出,
也能不讓低轉的馬力表現損失太多.

如圖可見拿17年的R1和MT-10來做比較.
可以很明顯的發現, R1在9000轉以前的動力輸出是低於MT-10的.
而且在6000~9000轉的差距更為明顯. (紅框處)


有了馬力的比較可以輕鬆瞭解, 引擎的動力特性, 去選擇自己想要的車種.
我知道大部分的台灣人, 都沒有在拉轉騎車, 儘管車廠本身就設計讓你這樣去騎乘.
所以要知道自己駕車的習慣, 常用的轉速域, 去選擇適合你的車種.

例如有些人騎車從不超過七千轉, 那你買R1沒什麼意義,
原廠設計的最大馬力你永遠也沒騎到.

有些人騎車就喜歡6000轉就換檔,
那就要針對6000轉以下的馬力表現去做比較,
騎起來你才會輕鬆舒適.


而不是什麼看一個排氣量, 就能買車.
R1有998cc, MT-10也998cc
這種這麼粗淺的數據, 請問有什麼區別 ?
公式:馬力(hp)=扭力(kg-m)×引擎轉速(rpm)/727
呂罐頭 wrote:
是呀, 通常是這樣,(恕刪)


我從來都不是很重視馬力阿.你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你要不要再回頭去看一次我的回文?
我說買紅牌重機最不用看的是馬力,可以看排氣量,但不用太執著於馬力
以相同"類型"的車款來說排氣量大騎起來在引擎方面的問題就是會比較舒適

排氣量和動力輸出是兩碼子事情.
這我也知道,但有句話叫做"排氣量就是硬道理"
排氣量較大的車馬力比排氣量小的低也很常見
但不是排氣量不見了,而是用在其他地方

我都說大排氣量的車了你還在拿"相同排氣量"來比較?
其實可以不用把事情搞這麼複雜...
而且我感覺你也只了解最普遍的街/跑車引擎那一套

拜託去看清楚我的意思再來發表意見
討論也可以不用這麼酸,還是你想論重機資歷?
不好意思亂入一下
除了馬力扭力 曲軸慣性造成的傾倒速度跟動態差異 最近也越來越被重視
以前D牌車為什麼能橫掃SBK 就是因為低轉扭力讓彎速跟頃倒速度能夠提升 可以做出當時直四跑不出的路線跟彎速
從雜誌抓下來的圖上顯示 MOTO GP過彎時 轉速可能才三千轉不到
這種超低轉扭力跟超低慣性才能讓GP的排量能做出幾乎是輕檔的頃倒速度
更快的頃倒速度就等於更晚煞車 更早加速 更有纏鬥本錢
也是這樣 能拉出最快尾速的KTM 戰績才會...
Leonyang1603 wrote:
以相同"類型"的車款來說排氣量大騎起來在引擎方面的問題就是會比較舒適

從頭到尾你無法量化你所謂的'舒適'數據. . 是否詳加解釋 ?
你主觀的片面之詞, 可沒辦法傳達給大家任何訊息.

就對我而言啦, 單缸還是雙缸儘管大排氣量, 騎起來引擎震動成那樣還真是不怎麼舒適.
小排氣量250cc四缸騎起來, 震動很小, 綿密的排氣聲浪, 對我來說還真是舒適呢.

Leonyang1603 wrote:
排氣量較大的車馬力比排氣量小的低也很常見
但不是排氣量不見了,而是用在其他地方

用在什麼地方? 是否能量化你的數據? 還是用其他方式呈現.

Leonyang1603 wrote:
討論也可以不用這麼酸,還是你想論重機資歷?

那不如你先談談你的重機資歷呢? 以你的口氣, 聽起來好嚇人?
說出來看看是否能證明些什麼東西.

如果你的資歷厲害得嚇人, 那要討論至少還拿點更深入的東西出來, 不然沒意思.
突然想要拿出資歷壓人? 是因為說不出別的東西了?

如果你是salesman, 從頭到尾就只說排氣量大=舒適, 那你真是個不合格的salesman.
公式:馬力(hp)=扭力(kg-m)×引擎轉速(rpm)/727
推薦你XSR900



看你喜歡騎復古街車或美式機車我會推薦你這台,
雖然是三缸街車,但動力真的很猛爆,聲浪也好聽。
如果是喜歡拉轉就選中量級重車吧,
但要上下班我不推薦買仿賽(etc.R6、6R)啦,要很有愛,

但加拿大地大物博不是要買個ADV或大旅跑
BMW R1250GS或隼、ZX-14R才適合長途遠騎嗎? 哈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