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SB300 以及SB300CR的售價

DSNT wrote:
我想表達的是反推回來看,三陽並不是欺負台灣人而獨厚日本人,賣台灣比賣日本高價。
而是賣日本代理商和買台灣總經銷的價格一樣,但是因為其他因素導致末端價格在台灣比在日本高。
至於 T2 的價格合不合理,就像我以前常說的,市場會說話。


不太清楚你想表達啥? 一開始用稅則、運費、匯率來反駁我的觀點~

後來發現無法一體適用到山葉、光陽的兩地車價落差,
又轉過頭說原因是分銷體制不同!
發現無法自圓其說後又要我自己找資料証明自己原有的觀點沒錯!?
反正就是要把T2價格落差的問題跟三陽撇清?

我想說的是既然山葉跟光陽可以把台灣的價格控制得比日本低,維持本土消費者的優勢。
那為何三陽的檔車做不到?看看台灣的同級距競爭市場再看看日本。
日本的國民所得平均是台灣人的三倍,日本下游代理商在維持一定利潤的情形下還可壓低車價。
這不就代表處於上游的三陽,他的利潤有相當程度的可調整性。還是說同級距檔車市場沒有對手就隨便??
日本的12萬售價充分反應在競爭激烈下的自由市場。

再來我之前故意不提到的

SYM Fighter 150

https://tw.buy.yahoo.com/gdsale/SYM-6%E4%BB%A3-Fighter-%E6%82%8D%E5%B0%87-150-%E7%A2%9F-5175590.html
台灣售價八萬九千五

http://www.sym-jp.com/source/models/fighter150.html
日幣售價325000,合台幣9萬5千多。

同樣稅則下,同一間公司,同一個分銷體系
為何Fighter 150外銷日本會漲價?
SYM T2 250卻要降價賣??

如果日本方面認為12萬才是T2在開放式市場的真實價值,
為何三陽在台灣的行銷策略不能調整?不能下修車價?
還是欺負台灣市場的消費者在同級距車輛,價格16~18萬範圍裡沒有其他的選擇??


沒錯市場會說話!
這就是為何台灣小排氣量市場,這幾年很多人放棄打檔車改騎速克達如勁戰跟雷霆王、悍將。
因為這幾台外銷會漲價!競爭力強的東西,外銷不需壓低價格求人買!

台灣這種市場定價策略,是在扼殺有檔車夢跟重機夢的人!







rx9904 wrote:
不太清楚你想表達啥? 一開始用稅則、運費、匯率來反駁我的觀點~
後來發現無法一體適用到山葉、光陽的兩地車價落差,
又轉過頭說原因是分銷體制不同!
發現無法自圓其說後又要我自己找資料証明自己原有的觀點沒錯!?
反正就是要把T2價格落差的問題跟三陽撇清?

你可能要先搞清楚一點

今天你單單拿 T2 in JP 的價格 JPY 398,000 來試著說明台灣的價格不合理,
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匯率問題,尤其這段時間日元的跌勢是相當顯著的,
再加上台灣的價格是含稅價,日本的是未稅價,所以我認為匯率和稅制是重點。

同樣的,如果你要說 RCK in JP 的價格來說為什麼跟台灣的價格差異那麼小,
我會提到的也還是匯率問題,再加上稅制,讓大家知道原本差異並不是像現在那麼小,
而都是被匯率吃掉利差才導致現在的結果。
兩者的差異,就只在於日台價差一個從正的被匯率差吃成負的,一個仍能維持正的而已。

但是當你把範圍擴大,不是針對單一公司的單一產品的變化,而是把整個產業綜觀來比較,
影響的因素當然就不僅止於匯率,公司體制,經營成本,整體訂價策略本來就都是影響的因素,
匯率在這個時候就不是唯一因素,而是原因之一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再提到其他因素的原因,
總不會你可以拉大範圍,而我不能針對你增加的部份進行補充吧。

我今天提到了匯率差異,如果你質疑我 0.36 怎麼來的,我可以提供匯率的變化圖來對我說過的話負責任。
我今天提到了運費成本,如果你質疑我的 USD 100~200 怎麼來的,我可以明天跟報關行要船公司報價提供給大家來對我說過的話負責任。

可是當你口口聲聲說日本也會對外國進口車扣稅,或是日本的稅拉哩拉雜加進來跟台灣差不多,
所以稅不是重點的這個說法被人質疑時,你卻只丟一個連結,說這不是你的義務叫人家自己找。
我想,這個並不是一個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任的態度。

如果每個人對自己說過的話不用負責任,那敢情好,你說稅的關係不是重點,
我說其實匯率有曾經到 1:1,所以其實那段時間 JPY 398,999 = TWD 398,000,
現在的情況只是被匯差吃到利潤,然後大家都不用提資料來替自己的說法背書,
整篇文章就不是在分析,而變成是話虎爛大會了,應該是這樣子的嗎?我不認為。

所以,能否請問一下,現在你願意為自己說過的話負起責任了嗎?


rx9904 wrote:
我想說的是既然山葉跟光陽可以把台灣的價格控制得比日本低,維持本土消費者的優勢。
那為何三陽的檔車做不到?看看台灣的同級距競爭市場再看看日本。
日本的國民所得平均是台灣人的三倍,日本下游車商在維持一定利潤的情形下還可壓低車價。
這不就代表上游三陽的利潤有相當程度的可調整性。還是說同級距檔車市場沒有對手就隨便??
日本的12萬售價充分反應在競爭激烈下的自由市場。

我一直很想提醒大家的一件事,一個產品在當地的售價,跟當地的國民平均所得關係實在是不大,
主因還是在代理商進口時的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潤再考慮市場的情況來訂定的。
就像產油國一桶油在賣你時就是 USD 120,不會因為是日本人買就貴一點,台灣人買就便宜一點。
如果當地的國民平均所得是影響進口商品的主要因素之一,
那麼同樣的商品在摩洛哥應該是比在剛果的價格要貴上 900 倍了,你覺得這樣子可能嗎?
(請直接在網址列打上:http://zh.wikipedia.org/wiki/各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列表)

rx9904 wrote:
SYM Fighter 150
台灣售價八萬九千五
日幣售價325000,合台幣9萬5千多。

同樣稅則下,同一間公司,同一個分銷體系
為何Fighter 150外銷日本會漲價?
SYM T2 250卻要降價賣??

See?像這個例子就舉得比什麼稅不是重點的說法要有力得多了,
只可惜還是差那麼一點點。

就像我回覆其他版友的內容,
【精準一點來說,我想表達的是反推回來看,三陽並不是欺負台灣人而獨厚日本人,
賣台灣比賣日本高價。而是賣日本代理商和買台灣總經銷的價格一樣,
但是因為其他因素導致末端價格在台灣比在日本高。】

你的問題是,為啥 Fighter 外銷日本是漲價,T2 卻是降價賣,
我的回答還是跟一開始回覆的一樣,依之前的匯率和定價維持沒有變的情況來看,
兩者的差異,就只在於日台價差一個從正的被匯率差吃成負的,一個仍能維持正的而已。


rx9904 wrote:
沒錯市場會說話!
這就是為何台灣小排氣量市場,這幾年很多人放棄打檔車改騎速克達如勁戰跟雷霆王、悍將。
因為這幾台外銷會漲價!競爭力強的東西,外銷不需壓低價格求人買!
台灣這種市場定價策略,是在扼殺有檔車夢跟重機夢的人!

我個人是好奇,很多人不騎打檔車而騎 Scooter 的原因,
主因是因為騎檔車比較不方便,所以改騎 Scooter 的人多呢,
還是是因為考量到你所說的外銷會漲價!競爭力強的東西,外銷不需壓低價格求人買的人多呢?

這部份就是個人主觀意識了,大家自己心裡有一把尺,請自行判斷即可。
------------------------------------------------------------------------------

不過請容許我老生常談一下。

如果今天 SYM 是同樣成本,賣台灣總經銷的價格比賣日本代理商的價格要高,
那沒什麼好講,SYM 該打屁股,擺明就是養老鼠咬布袋的行為相當不可取。
但是如果是賣兩者的價格一樣,但是因為其他因素導致末端價格出現差異,
那我個人認為單純的幹樵廠商多無良並不能體現事情的真正本質,
也因此,我認為單純從末端價格去推論而忽略了其他可能影響價格的因素,並不是我的思考邏輯。

這個是我的重點,怕有些網友誤解了,再特此說明一下。


其實大多數有在做外銷的廠商,
都會把國內市場當作攤提開發成本的主要母群組。
為什麼?
因為在不虧損的前提下,壓低海外銷售的成本,有助於提升該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
企業的目標就是賺錢盈利,不是慈善機構;
海島型經濟就是這樣,國內市場小,成本攤平不易,自然售價成本就高出國外一截。
莫可奈何,我們生活在台灣啊!
別忘了兩陽是在國家關稅保護下的企業,再加上兩陽都有海外生產基地
還有台灣的機車市場超大!!!別小看台灣機車市場

捷安特就沒把台灣市場當作攤提成本的地方...

兩陽的機車成本如果還是比國外高,在做了這麼多年的機車下,那它根本就沒有競爭力!
要國家的關稅保護,要台灣消費者養,這算什麼?

ericars wrote:
其實大多數有在做外銷的廠商,
都會把國內市場當作攤提開發成本的主要母群組。
為什麼?
因為在不虧損的前提下,壓低海外銷售的成本,有助於提升該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
企業的目標就是賺錢盈利,不是慈善機構;
海島型經濟就是這樣,國內市場小,成本攤平不易,自然售價成本就高出國外一截。
莫可奈何,我們生活在台灣啊!
ericars wrote:
其實大多數有在做外銷...(恕刪)


魯拉拉拉 wrote:
別忘了兩陽是在國家關...(恕刪)


兩位大大真的是有市場的實戰觀念。

分享一下小弟的經驗:

我有遇過台灣廠商是以內銷市場售價較外銷低。

該廠商的看法是,外銷市場的售後服務難做,且一旦出問題,那是漫天訴訟以及客戶召回,跨洋做這些是很傷本的,故以台灣市場先上市內銷版,約一季後可以蒐集問題回報,再debug。
根據內銷版再衍生出外銷版,當然配備及價格自然上漲,而可惜的是台灣市場就用不到了。

為何內銷版比外銷版售價低?
「因為規格較低,而且台灣的消費水準也沒國外高,訂太高很難賣出去」

為何不在台灣上外銷版呢?
「因為市場量不大,內銷版可以部分攤提基礎模具費用,以後若有需求再釋出外銷版也可以」

回頭看看兩陽,真的搞不懂兩陽在外銷及內銷定價上的策略是什麼?是因為稅率的關係嗎?還是台灣的消費水準比國外好?
若是ARTC是兩陽的禁臠,為何兩陽不再上搞讓17%的貨物稅也取消呢?(營業稅必須存在!)

目前唯一較適合的解釋是:台灣市場小,國產選擇少,價格只要咬著進口同等級少個幾萬元,高低隨我們訂!
這是典型的寡佔市場現象,而其中的矛盾點又在於,台灣也開放重機進口了,很明顯的是保護性政策導至這種寡佔現象。

而這種寡佔市場現象又只出現在低階產品及25W以下偏高售價,某種程度也應驗了兩陽的實力範圍。
講白一點就是挑進口高階產品剩下的市場吃,而且可以隨自己高興儘情的吃!

寫著寫著,不禁搖頭,讓我想起了以前家中一個長輩對不長進啃老族堂哥的失望…

「啊他的資質就只有這樣,你是希望他做到什麼程度啦!?」

「啊他的資質就只有這樣,你是希望他做到什麼程度啦!?」

「啊他的資質就只有這樣,你是希望他做到什麼程度啦!?」




小貴人 wrote:
小弟想問一下 對於這...(恕刪)


台灣的機車是看CC數算錢的跟賣飲料的一樣....

小貴人 wrote:
小弟想問一下 對於這...(恕刪)


記得幾年前台灣有進一部檔車 SUZUKI TU250,

不仔細看會以為是野狼或KTR之類的,

或許可以拿來做為一個簡單的比對或參考....

不知道TU250當時新車售價是多少?
cguitar wrote:
記得幾年前台灣有進一...(恕刪)

台鈴國產05年售價應該是11.8萬
大家也是嫌貴罵得要死, 最後也是銷量不佳06年停產
不過現在狀況好的二手可以賣9~10萬

台灣機車價格問題都討論N年了...
廠商不鳥就是不鳥

大狼值不值得買自由心證即可,反正售價及銷售量會被當時當地的市場考驗...
外型喜歡,規格符合需求又價格負擔的起就買,無需在乎他人想法

奇怪,汽車售價都比較沒有這個問題?

不過依目前台灣重機建議售價的淺規則來看,
照300狼目前的規格個人是覺得15~16萬相對比較合理

你的格局決定你看事情的角度
汽車一樣有阿,一堆人不也說日本某某車才賣多少多少,台灣這些代理商or"國產"車廠怎樣怎樣
事實上,本田和鈴木被原廠收回去自己做的狀況,大家可以去看看

市場是最現實的地方,廠商(包括台廠/對立的外國廠商)也不是笨蛋
最裡喊著抵制不要買的東西,就是有人會買
日廠進口某某車可以打趴所有國產車的,就是不會進
某某進口車多超值,才加"一點錢"就可以狂打國產車的,銷量就是不怎麼樣

然後就是現在的狀況了
反正台灣消費者的習性很簡單-貪便宜,愛面子
包括這幾個相關討論串看下來,處處都是這句話
掌握了這點,廠商要對消費者予取予求很容易。箇中奧妙,大家就自己去體會吧
我覺得價格的問題一定是有太貴啦 不然沒有人會吵 應該沒有人來吵太便宜的 但是大家吵來吵去也沒什麼用處 大家怎麼不把這些看法都去投書媒體 按時吵媒體
反正在這也是按時吵也沒用 爭來爭去得到什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