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nm wrote:
但這能證明ARTC驗車不公嗎?...(恕刪)
artc到底在驗什麼東西?如果這些檢驗項目與台灣的生態環境其實並沒有顯著的相關性,那這單位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公不義」!哪裡需要什麼証據?
你能提出artc確實守護、改善台灣環境的具體証據嗎?
車商從國外引進二十台車來賣,是二十台都要送驗、二十台都要收費?還是派一台當代表?只收一台的費用?據我的瞭解,是後者!
只要這台代表車驗過,其它十九台一起過關!費用當然只收一次!然後分攤到19台身上,一台可能不用一萬元~
別忘了車商引車進來是要「賣的」!用來賺錢的!不是自己騎爽的!
如果個人自行引進呢?你的驗車費有人幫你分擔嗎?
就算是車商那筆驗車費,說穿了最後還不是由消費者買單?
看到這裡懂了沒?
ARTC根本就是衝著消費者設立的!從來就不是針對車商!
關稅何嚐不是如此?貨物稅17%?車商好可憐?到底最後是哪位大爺買的單啊?
artc的收費標準如何?如果驗一台250cc小車要八萬十萬的,你覺得還有必要討論這單位公不公義嗎?
ARTC是否不公?還需要証明嗎?今天一台250等級的國產輕檔車都有臉喊到二十萬了,你怎不想想是什麼樣的遊戲規則讓車商的定價策略可以這樣屌入無人境界?
如果你還要堅持20萬是市場決定?你可以看看鄰近或是遙遠國家的行情,然後再想想為什麼台灣消費者無法參與國際行情價和匯率的波動,而一定要買兩陽和進口代理商的帳?
個人積分:330分
文章編號:56538374
個人積分:29分
文章編號:56541793
個人積分:7984分
文章編號:56543381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