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試駕的 FTR S 車型,除了如前面提到是配備比較高規格的 FTR 之外,也是前後 17 吋的運動街跑車樣式,FTR S 使用一具 60 度夾角的 V 型雙缸引擎,最大馬力小幅調整下降至 120hp,但依然保有驚人的低轉扭力輸出,懸吊方面維持使用 ZF Sachs 的全可調前叉以及掛瓶全可調後避震器,另外前後 17 吋鋁圈則是帶來更靈活的車輛動態,S 版本則是提供一組 4.3 吋的 Ride Command 數位液晶觸碰儀錶板,並且可支援手機連線控制,S 版本還標配了 Akrapovič 鈦合金排氣管,加上 Brembo 的前後制動系統,以配備來說幾乎是用上各種好料,但最有趣的還是前後輪圈的差異,能帶來兩種截然不同的車輛特性,由於之前已經在美國加州試駕過前 19 後 18 吋的 FTR 1200 S ,所以這次體驗前後 17 吋的 FTR S 更是印象深刻!

引擎形式:60 度 V 型雙缸 DOHC 水冷引擎
缸徑行程:102mm x 73.6mm
壓縮比:12.5 : 1
最大馬力:120hp @ 7,750rpm
最大扭力:117.9Nm @ 6,000rpm
供油系統:RbW 電子油門 / 60mm節流閥與電子噴射系統
啟動方式:僅電啟動
變速方式:往復式六速鏈條傳動。
油箱容量:13L
車台形式:鋼管桁架車台
煞車系統:前 Brembo M4.32 輻射固定式對向四活塞卡鉗,搭配 320mm 浮動碟盤。
後 Brembo P34 對向雙活塞固定卡鉗,搭配 260mm 固定碟盤。
前後輪組均有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保護;ABS 防鎖死煞車系可關閉。
懸吊系統:前 Sachs 43mm 倒立潛望式全可調前叉,行程 120mm。
後 Sachs 單槍側置掛瓶全可調避震器,行程 120mm。
輪胎規格:前輪:120/70ZR17 M/C 58W,Metzeler Sportec M9 RR。
後輪:180/55ZR17 M/C 73W,Metzeler Sportec M9 RR。
裝備重:233kg
長x寬x高:2223mm x 830mm x 1297mm
軸距:1524mm
最低離地距:165mm
座位高:780mm
|外觀與功能
- 左側
- 右側
- 車頭
- 車尾
- 比例側面
- 比例正面
- 雙腳著地
- 車頭
- 大燈組
- 多燈型
- 前方向燈
- 大燈關閉
- 近燈
- 遠燈
- 騎乘視角
- 左把手
- 儀錶板
- 右把手
- 啟動
- 警告畫面
- 數位錶
- 指針錶
- 功能設定
- 通話選單
- 音樂播放
- 車輛資訊
- 車輛設定
- 時間設定
- 車輛狀態
- 手機配對
- 配對密碼
- 近期通話
- 聯絡人顯示
- 撥號介面
- 簡訊提示
- 音樂控制
- 輸入訊號選擇
- 解除配對
- 假油箱
- 前方銘牌
- 側邊設計
- 上方樣式
- 油箱蓋
- 坐墊
- 前座
- 後座
- 隱藏扶手
- 尾燈組
- 煞車燈
- 尾燈線條
- 牌照架
- 後方向燈
|引擎與懸吊

Indian FTR S 從一輛 Flat Tracker 變成一輛前後 17 吋道路胎的運動街跑車,不論是對車型或者騎乘體驗來說都是很大的轉變,雖然前後輪框變成 17 吋輪組,可是依然配備低轉扭力豐沛的 V 型雙缸引擎,加上前後 Brembo 制動系統以及全可調整的 ZF Sachs 懸吊系統,其實在配備規格方面一點都不輸給歐日競爭對手,而且 FTR S 依然還保留這級距少見的全鋼管衍架車台,就連搖臂都還是鋼管設計,相信喜愛復古造型卻又想要運動風格的車迷朋友,FTR S 應該是能滿足這樣的喜好,而且更適合歐日車系已經騎膩,想要換換口味的玩家們親自體驗一番!
- 前輪組
- 前懸吊
- 右前叉調整
- 左前叉調整
- 前輪框
- 前輪制動
- 前輪卡鉗

配合這次的道路街跑車設定,FTR S 的前輪改為使用 METZELER 象牌的 SPORTEC M9 RR 系列輪胎,規格為 120/70ZR17 M/C 58W,胎紋可以參考右側,是一條非常針對運動取向的道路配胎。
- 引擎組
- 引擎右側
- 引擎左側
- 印地安標誌
- 水冷排
- 油冷排
- 電池室
- 左腳踏
- 右腳踏
- 後座腳踏
- 後搖臂
- 鏈條傳動
- 後輪組
- 後避震器
- 預載調整
- 壓縮調整
- 回彈調整
- 排氣管
- 雙管設計
- 出口樣式
- 前段
- 觸媒室
- 防燙蓋
- 觸媒吊架
- 後輪制動
- 後輪卡鉗

後輪配胎也從 18 吋縮減至 17 吋,使用的配胎也改為 METZELER 象牌的 SPORTEC M9 RR 系列輪胎,胎寬更大幅增加至 180/55ZR17 M/C 73W,胎紋可以參考右側,複合膠料設計可以讓其耐用度提升,並取得穩定的過彎表現。
|試駕

2019 年小編曾經前往北美試駕 FTR 1200 S,其實與這次的車款相比,雖然同樣都是 FTR S,但不僅是前後輪框的尺寸改變,就連把手的調整以及前後懸吊的行程縮短,都讓這次的 FTR S 有著與 2019 年的車款相比有著明顯差異,並且因為這些差異,FTR S 也成為更獨一無二的存在,與歐日系街跑車相比口味大不同。

在動力表現方面,FTR S 透過 V 型雙缸帶來的超大低轉扭力,這是美系車的日常發揮,但也相對讓控制上多了幾分精神,因為一般車款大概 2,500rpm 是一檔離合器從半離合回到全離合的轉速點,卻也是 FTR S 的第一階扭力輸出點,加上離合器的接合點好前面,所以這輛車可說是一飛衝天,離合器才剛接合好就能獲得滿滿的衝勁,並且帶著這股衝勁直衝 6,000rpm,新手其實很不容易控制。

不過正因為這股扭力湧現,FTR S 比起現在大多越來越多電控且溫馴的歐日系街跑車來說,反倒是顯得非常激情,想要在公路上衝刺幾回,那就把轉速控制在這甜蜜區段中,將會有源源不絕的動力表現,而且因為 V 缸高轉的表現,這股動力延續可玩性非常高。

前後 17 吋的改變,則是跨上車就有感的一件事情,一方面是腳踏實地的感覺比較放心,再來就是把手的寬度縮減與懸吊行程的縮短,讓 FTR S 變成堂堂正正的運動街跑,騎上路後頓時對這車頭反應靈敏感到有些驚訝,因為原有的操控還保有一些容錯性,但在 FTR S 上幾乎沒有容錯性可言,只要進彎的線不是一氣呵成,想要在彎中修線顯得非常困難,實在是太靈敏了!

雖然車身的動態有點太過於靈敏,可是後輪寬度大幅提升,相較於原有的 150 胎寬來說,不僅是在彎中的穩定性有大幅增加,而且傾角的極限也更大了些,所以其實很快就能習慣這樣的改變,而且說實在的騎起來很有樂趣,更重要的是 180 胎寬的 17 吋輪胎好找多了!因此想要獲得更好的抓地力,輪胎的選擇也變得多樣化!

至於制動力表現部分,FTR S 本來就擁有比較強勁的 Brembo 輻射固定對四卡鉗,以及浮動式碟盤,所以在煞車的手感依然保持一定水準,定速巡航系統在高架道路上也很實用,FTR S 在車輛幾何的調整帶來的改變,幾乎讓 FTR S 成為一輛全新的運動街跑,好玩靈活又有力,但也與原有的 Flat Tracker 車款有點漸行漸遠。
|結論
總結來說,FTR S 看似小小的改變,其實牽一髮動全身,讓以往的美系 Flat Tracker 有著全新的面貌,不論是在操控或者車身的回饋上都大不相同,這些改變也讓 FTR S 騎起來更是與過往的 FTR 1200 S 成為兩種完全獨立的車系,雖然同樣的引擎與同樣的車台,但在市場的需求與調整後,FTR S 也許才是消費者真正喜愛的選擇,而台灣的車迷朋友們,如果日系與歐系的運動街跑都已經玩膩了,那其實很適合來體驗看看 FTR S 的操控感受。

以上文章/報導/試駕分享內所有規格、數據僅供參考,實際規格請以實車為主。
相關報導:
Indian Motorcycle FTR1200 S 加州試駕 美式滑胎賽征服者降臨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