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而在01也發表一下分享文好了,希望為喜愛在公路上高速行駛的駕駛,參考一個健康的極限玩車方式
多做運動,少在公路上充英雄
在棒球場上揮棒不用怕打壞別人的玻璃,在賽道上拼極限不用怕撞了還要賠;更重要的是不會影響到別人!!


特別在01送上尖端賽道衛星圖
20090104 尖端賽道亂鬥

魔人以及賽道排斥份子勿擾!!
----------------------------------------------------------------------------------------------
今天(2009/1/4)是元旦連續假日的最後一天,也許正因為如此,尖端賽道里面比起平常熱鬧得多。平常星期六進場形同包場,但今天卻是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這樣的光景在尖端PIT裡面實在不容易見到,平常在場內我幾乎都是獨走,冷清到有點恐怖
Look! 前面全都是二輪


後面...卻都是四輪


但身為兩棲部隊的我們(4+2...算嗎?)就夾在兩大勢力中間


其中最讓我注目的莫過於來自屏東的CA(他的部落格)所擁有的這部ZX-10R(他本人稱為ZX-RR - MotoGP川崎工廠賽車)


Suzuki的GSX-R600也沒有缺席


當然也有豪哥最喜歡的CBR車系 – 1000RR


加上我的YZF-R1,日系跑車四大天王全到齊了(憲哥:這就厲害囉!!)


NSR50也在,Peter Lanz(年僅十歲的車手)就是在九歲時奪得NSR50 cup的冠軍


看看輕型車上下多方便! 直接搬了


因為這時候才上午九點多,沒吃早餐就上賽道練車可能會虛脫(有經驗的...),所以一切就緒之後,三個人就把早餐給嗑了。客完之後消化一下,就開始準備上場繞行第一趟

正當我把兩台像機拿出來的時候,新的J10相機用的是鋰電池,沒有問題...但是舊的S750是用鹼性電池,我記得我明明有帶電池,可是卻怎麼翻也翻不到,所以S750就在一旁晾著沒有出場,而第一人稱Onboard的重責大任就交給J10來處理。

第一趟上場沒兩圈,我發現我的防甩頭固定座鬆脫而失去作用,連忙進站處理修復,這時候發現相機的LCD居然是暗的!?我還以為該不會連J10都沒辦法用嗎?不會這麼倒楣吧!!但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的我才想起來...剛剛出門忘了按快門...反正只是暖胎動作而已嘛,好你家在及早發現,真的要感謝防甩頭上那根不爭氣的內六角螺絲(的確我也沒檢查到那邊...)。


確實地按下快門,出發回到賽道,這時候CA居然從我眼前迴轉進站...有點傻眼,小弟心臟不大...別這樣嚇我啊~大哥(笑),計時的工作交給C君來負責,C君測出的結果這一段最快是55.47,但回家之後我利用這段影片截取起跑線的單圈時間卻是54.87,看來手按碼錶還是有不小的誤差啊,也許在處理完攝影機的部分,接下來是該敗入一組圈速計時器了。

第一趟的Onboard影片(僅此一趟),第二趟之後J10就移交給菜投操作,因此之後的圈速搞不好有更快的也說不定,雖然C君測出來的結果是...並沒有(冏)。


第一趟說真的繞不到10圈,平常都會跑上20圈左右才會休息,但隨著圈數增加,場上的狀況也越來越亂,只因尖端的管理制度就是沒有管理,這時候我開始覺得我是在公路上飆車而不是在賽道上練車,因為我要閃避太多障礙了,因此我選擇暫時進站休息,看看別人的表現也是不錯的選擇吧。

輪到菜頭上場,小老婆就這樣給菜投騎了去,他小子居然還嫌我安全帽太大戴不住,抱歉...腦袋大的人通常比較聰明...我們幫他拍了影像,雖然他本人看到之後反應也很不錯,但是因為拍的距離太遠,不列入截圖清單!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在場的朋友居然有柏小小事件簿的讀者,小楊認出我之後來向我打招呼,我們也聊得相當開心,他的拍照技術真的相當不錯,用的是仿單眼相機,他傳了幾張給我都相當滿意,但我還是最喜歡這張(當然他本人也最滿意這張),這個角度看起來真的是相當有感覺


沒意外的話,小楊,拍照者也是被拍者喔! 有沒有聽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這麼說...我是蟬囉!?


當然,只要菜投掌鏡,一些耍寶是免不了要做的(笑)


接下來是花絮簡介,我真的想不出來影片該怎麼剪,從各方面而言,能用的素材實在太少了,就這樣硬塞好像不是很夠誠意,所以放些截圖出來止渴好唄?

沒意外,這位就是小楊了,Suzuki GSR600


阿豪最愛的CBR1000RR,今天似乎完全無法發揮實力,但以尖端賽道的路面來說也難怪了,即使是老手都會綁手綁腳的


Kawasaki Z1000,能見度相當高的一款運動街跑車


Mazda RX-7 FD3S


BMW E30 3 series


BMW E36 3 Series


完全對甩尾改裝調教的 Nissan Silvia S14 (改S15車頭式樣),做出來的角度和其他車輛不可相提並論(笑)

駐車架還有一個用途就是可以當成「特別座」來使用


這輛ZX-6R剛好在影片中有出現完整的單圈時間,所以我好奇地截取了一下:1:01.47


來自屏東的CA,正在拿掃把當黃旗揮舞,被菜投逮了個正著(笑)


KTM 690滑胎車,也是全場唯一的大單缸


六眼魔神(因為有六顆頭燈而得名)Kawasaki ZX-14也出現在場內,身為重型運動休旅有220KG的乾燥重量和15KG-M的超大扭力(YZF-R1為10KG-M左右),直線加速一樣快得不像話


六眼魔神的性感俏臀,200的超級寬胎,右邊則是同廠牌的Z1000


正在噴直線加速的兩隻鯊魚(Subaru Impreza GC8)


您也許有興趣抽空看看之前的賽道紀錄(由新至舊):
尖端賽車場測時攻略練習
尖端賽車場,4+2異種格鬥
桃園龍潭 - 初次全民賽車場(GAMFA)練車紀錄 - 前言
再次尖端賽車場探極限
文章關鍵字
光是看照片 就感覺到很熱血嘍!! 版大的描述也很生動
shinbox wrote:
偶而在01也發表一下...(恕刪)


大大...你的R1很眼熟.....上次是不是騎到沒油.你朋友去幫你買油....我是開白色WISH那個拉.我那天中午也有去.但是朋友還沒到下午又有事就先離開了..

那台ZX-10R是我在尖端看過最快的重機....很常去喔!!

這台對吧.....http://video.yahoo.com/watch/2578119/7681755
WISH9993 wrote:
大大...你的R1很...(恕刪)

是不是2008/10/19這天?除了1/4之外我唯一在星期日出現的一次

影片裡面確實有一台白色WISH,那天是去熟悉賽道的成分比較大(因為路況改變...被補爛了),要重新調整車子
這一天就差不多了


我03' YZF-R1 只有152HP,一檔極速135KPH,直線加速根本沒得比
我是半個月就會練一次,不過都是星期六,比較不會綁手腳,會在星期日出現多是因為有家族聚會之類的活動
畢竟尖端不像龍潭屬低速屬性而且大部分車手的觀念良好(至少我還沒看過奇怪的),速度差異也比較不那麼懸殊。
1/4那天就因為極小部分奇怪行動有驚無險,甚至我還在200多KPH的時候前方的小綿羊突然從右切到左(300M還不到進彎點...),硬是刷卡閃過去再切回右側進彎

TIS還是能比較放心的過彎,路面品質也好很多,輪胎也熱得快且夠熱,尖端至少要全力跑個5~6圈以上才會有明顯效果,而且10圈以內胎溫還達不到50度...沒有暖胎器還真是ORZ

話說回來,哪那麼剛好兩次沒油就被你撞見一次
http://shinbox.pixnet.net
柏小小~ 想不到01版也能遇見你 我是當天騎乘GSR600三台中一位 小炯 , 當天竟然沒發現四大天王齊聚 呵呵~

你的騎乘技術真是一流阿! 部落格也很不賴唷! 記得好像最近要去珠海賽道是吧! 加油嚕!

ps: 相片那是我啦! 不是小楊 他是銀色的 看你如此熱宗於賽道競速 祝你早日更能跑出漂亮的成績及樂趣
shinbox wrote:
是不是2008/10...(恕刪)


哈...那就是小弟啦....我跟一群VIRAGE去的!那天你還有帶筆電去...


我們比較喜歡跟重機跑...因為通常都比較有水準...大家都有默契!一邊跑15分....不像一些....4輪在跑..2輪也在跑...撞到都不知道算誰的
饅頭1030 wrote:
柏小小~ 想不到01...(恕刪)

呵呵,我認錯了,Sorry~
台灣果然很小

WISH9993 wrote:
哈...那就是小弟啦...(恕刪)

哦,我帶筆電是為了緩衝相機記憶卡,不然萬一拍滿了會很鬱悶

尖端和龍潭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管制,但常去的朋友們多會有種默契,自己評估是否下場或是進站,以大家方便為原則
但治本的方式還是要有管制,只是尖端賽道的管理模式從開幕落成以來就都是...自由出入等於沒管理...
http://shinbox.pixnet.net

shinbox wrote:
尖端和龍潭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管制,但常去的朋友們多會有種默契,
自己評估是否下場或是進站,以大家方便為原則
但治本的方式還是要有管制,
只是尖端賽道的管理模式從開幕落成以來就都是...自由出入等於沒管理...orz


等尖端有人員事故就會管制了...........雖然已經關閉了........

龍潭當初也是沒管制........後來發生人員在賽道中間被行進中的喜美正面撞擊(直線底賽道出入口),

管制的風氣才逐漸形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