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接觸到單車運動以後
個人越來越羨慕台北縣市有豐富的單車場地可以使用(雖然行人機車爭議不少)
也很羨慕中南部許多還未開發或觀光區的土地可以自在的規劃自行車道
今天看見這新聞
希望我們桃園也可以串連起寬廣的自行車路線
讓我們愛好騎自行車的車有們可以不用先經過如虎口的馬路才能自在享受成風的快感
『新聞內容』
桃園縣騎自行車健身、休閒人口越來越多,縣長朱立倫因應這股風潮,昨天上午在主管會報中表示,希望在縣內建立完善的自行車路網,每年至少要增加100公里的車道建設。
桃園縣近5年來在鄉鎮市建立不下20條的自行車道,但都是以觀光、休閒為主,所以車道不是蓋在海邊就是山邊,雖然假日遊憩的人潮仍不減,但是各車道之間串連都有問題,民眾可能得先開車到定點,再踩自行車觀光、旅遊。
朱立倫所說的「增闢自行車道」,是把車道從郊區延伸至市區,讓自行車成為上班族代步與通勤的工具。其實,今年度縣府有多項自行車道規畫,城鄉發展處打算沿著龜山鄉忠義路在馬路上規畫自行車專用道,讓未來上班族能比照歐洲的荷蘭,大家也可選擇騎自行車上下班。
另外一條通勤自行車道規畫在高鐵青埔特定區,讓人們搭乘高鐵下車後,可改騎自行車到中壢市區、平鎮市區。
第三條自行車道則是行政院體委會補助的,由大溪鎮瑞興里河濱公園通往台北縣鶯歌鎮,全長7公里,未來能南北串聯鶯歌、新竹縣關西兩鎮。朱立倫的構想是一年增加100公里自行車道建設。
朱立倫表示,自行車步道除了提供觀光休閒用途,應讓民眾多一項交通工具的選擇;同時,他也要相關處室與石門水利會協商,讓水圳沿岸開闢成自行車道,既有行的便利,也能環保節能、減少空氣汙染。
本則新聞由聯合新聞網提供 2008/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