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速齒比分析(含速度與踩踏頻率程式)

變速齒比分析(含速度與踩踏頻率程式)

12速/18速/27速等三個工作表



---------+------------
 齒比 | 速度KPH
---------+------------
 檔次 | RPM
---------+------------

藉由輸入橙色部份齒盤數值,可以查看搭配的齒比對照,
左下方是齒比檔次順序,輕檔到高速檔,自動區分三個顏色()
右上方輸入輪徑尺寸和踩踏轉速,可得到對應齒盤齒比的速度,
右下方粉紅色區塊為輸入欲到達的速度,可得到相對應需要的踩踏轉速.

可透過表單,了解那些齒比是有效搭配(通常就是前小後大,前大後小,中盤就看連續的狀況),
或許以後電子換檔,前後皆同時變檔,即可達到綿密的齒比檔位,當然還是要過濾掉不適合的機械效率搭配.


其它註解:
700x23C=~26.3"
700x25C=~26.45"

以26"x1.75為例
輪框是559mm
實際輪徑約25.5"
此為約略量測或標註值

26"x1.95
輪框559mm
輪徑25.9最接近26"

20"x1.95
輪框406mm
輪徑=~19.88"

ps1.Excel檔無法上傳,等到有zip的電腦再壓縮上來.
ps2.力矩分析需要請私訊.



---↓---2008/04/17 編修補註----------------------------------------
可直接列印報表供書面劃記分析



附加壓縮檔: 200904/mobile01-c289610b7a118758e6d4390bed0c6f0c.zip

解密: 01
測試日期: 2009/04/26
下版進度: 加入圖表分析.

---↑---2008/04/17 編修補註----------------------------------------
Excel zip 附檔

附加壓縮檔: 程式太舊! 刪!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好專業喔 不推不行
感謝版主的用心整理
LuLu工作室-長期約聘輪班點工時薪工讀生~~HUNG
應用範例一:

問題: 有一台平價16"小折,如果需要提升速度,該如何規劃?

方法:
圖1.先將平時常騎乘車種資料填入.
圖2.透過碼表,將騎乘之穩定巡航速度填入[右下方],如35KPH,得到最高速檔RPM為82.
圖3.將踩踏速度填入[右上方]之RPM以供後續分析.
圖4.將小折的齒盤資料填入.(其實前齒只有一盤為44)
圖5.輸入輪徑為16",與之前輸入的RPM=82,得到最高速為19.7KPH,這就是速度瓶頸.
圖6.觀看[右下方]之穩定巡航速度35KPH,所需踩踏速度為每分鐘145下.


由圖5和圖6得知,基本解決方法為
1.最快速度大概就是20KM/Hr,速度不快但運動效果幾乎是一樣的(更累吧)...認命!
2.訓練體能達到每分鐘145下...很難!
3.僅更改前盤!
......
而更改前盤效果如何?
只要將圖4之44T更改如52T,即可看到預期效果.
至於效果提升多少? 同樣RPM下得到23.3KPH,
增加了3.6公里,是否值得?就得自行評估囉.

4.再更改後齒為11,可得到速度可達29.7.
嗯!感覺還不錯,不過一切都是紙上先作業,
是否符合成本效益?一樣要自行評估囉.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感謝大大的分享,
最近剛好在計算我的車子的齒比和車速,
您的文章幫了我一個大忙, thanks.
alan.lee wrote:
感謝大大的分享,最近...(恕刪)

不客氣

行動裝置QuickOffice下載專用:
只要您的手機有QuickOffice軟體,透過手機QRcode即可直接下載運用,
不需要開電腦,站在單車旁就可以馬上運算出相關資料數據.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不推一下不行

因為01最缺的就是類似這種文章了...
應用範例二:

問題一:報導有一台小徑車,加速輕快,搭配68T大盤,讓16S也能達到40km/h以上的時速表現.
    報導是否屬實? 試以此試算表驗證之.


證明:
1.將大盤填入68
2.文章中提到與12-25T飛輪搭配,若不提供,也可透過試算表算出來.
3.輪徑16"
4.轉速一般60~90,填入80,得到最高速37.9km/h,接近40km/h.
5.速度表填入報導的40km/h,得到需要84RPM的踩踏速度.

故報導有根據,非憑空捏造.



問題二:報導中提到,原本對68/54T大盤是否重腳問題?後來憂慮煙消雲散,報導是否正確?

證明:
因為資料中沒有後齒飛輪詳細規格,只有最大齒與最小齒,但約略分析之.
1.以12速工作表為腳本,填入大盤規格.
2.填入最小齒12和最大齒25.
3.左下方的顏色剛好是一連續齒比檔次順序,8/11和4/5都是交錯,也是較不合乎機械搭配,故剛好是
123..6→7.910.12 (點為在線性變檔過程較不會出現的連續狀況檔次),也就是說12檔真正是8檔,
8/12=2/3,應該算是很高.
當然如果您是更深入的玩家,可以透過表單改變操作習慣變成
1,2,3→4,5,7,9,10,12, 也就是說是54T只搭配前三大齒,換68T可能要快一點,馬上換最大齒,即可提供較綿密的
檔次.

不過此數據並沒有飛輪中間的詳細資料,是約略的算法,甚至可以透過此表單設計出最佳的連續大盤飛輪組搭配樣式.



註.不過此處的重腳指的不是重複檔次,指的是齒比是否會太高以致加速變慢,其實這就需要另外一個力矩分析程式了.
一樣資料不明,因為68T的大盤半徑約137mm了,算是粉大,看它的踏板也幾乎觸地了,故非170就是165的,
就以170替代之,輪胎是16x1.25,小程式中尚為把此規格列入故選16x1.75.


當後輪負擔1KG,和最下方的通勤車極端例子齒比1:1,力量差距一公斤左右,
文章中只將齒比和輪徑相乘比較,應該把曲柄也加入才對.
不過有一點,眼明的玩家發現沒? 雖然起步的踩踏力要稍大些,但對於鍊條的張力卻是更小的,
嗯!對鍊條有療效,讓壽命更長久.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很棒的分析, 感謝大大的分享! 推一下!
感謝樓主的專業分析與分享,推上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