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在台灣,大部份的單車活動路線都不長,大部份活動都有補給站,應該不到一半的活動會破百,有的甚至只有不到20公里,但不管里程多少,總是能看到一堆補給車..這是為什麼呀??是不是說騎單車都要隨時隨地補給??還是有補給車看起來才專業...還是比較氣派??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很奇怪... 在台灣...(恕刪) 那不是補給車吧= =算是去回車....有些活動離家太遠又不想放棄...總不能騎去現場後體力耗光(可能那活動確實不到50公里...但是去到那出發點要85公里以上= =)那還能比甚麼...最後結論就這樣了~"~所以很多活動都不得不放棄....太遠了!!!!外加一股腦熱血~情況下 替代方案都不會去多想了...
版主說的是:一個活動距離不長,為何會有一大堆四輪車跟在兩輪車後面在”隨時”補給二樓說的是:那是要戴車手去參加活動和回家的車,所以應該在”終點”等車手吧這就是版主要訴求的重點,一大堆人”自以為”非常專業,非得要有補給車隨時”服侍”您這位大老爺,才會造成台灣各地的單車活動變成”百年作醮”般的大拜拜,不塞車也難還是參加休閒活動來的實在,阿里山.武嶺,我會在平常日來看你的
xing.wong wrote:版主說的是:一個活動距離不長,為何會有一大堆四輪車跟在兩輪車後面在”隨時”補給 就是這個意思...在單車活動中,總是會有些車子跟在參與者後面不遠,隨時給吃給喝,有些還會在路邊機動駐點..4線道就算了,有的山路才2線道,也停了一整排開著後門,擺滿飲料跟食物的補給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