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台灣短短的單車活動總是一堆補給車??

很奇怪...
在台灣,大部份的單車活動路線都不長,大部份活動都有補給站,
應該不到一半的活動會破百,有的甚至只有不到20公里,
但不管里程多少,總是能看到一堆補給車..這是為什麼呀??
是不是說騎單車都要隨時隨地補給??
還是有補給車看起來才專業...還是比較氣派??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
很奇怪... 在台灣...(恕刪)


那不是補給車吧= =

算是去回車....有些活動離家太遠
又不想放棄...總不能騎去現場後體力耗光
(可能那活動確實不到50公里...但是去到那出發點要85公里以上= =)
那還能比甚麼...最後結論就這樣了~"~

所以很多活動都不得不放棄....太遠了!!!!

外加一股腦熱血~情況下 替代方案都不會去多想了...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
很奇怪...在台灣,...(恕刪)

沒辦法
大家都想騎完趕快回家

伊撒拉溜01 wrote:
沒辦法大家都想騎完趕...(恕刪)


那些應該都是子母車............

假日全家都出動,都是兒子跟老婆陪同的子母車啦~~~~~~
版主說的是:一個活動距離不長,為何會有一大堆四輪車跟在兩輪車後面在”隨時”補給

二樓說的是:那是要戴車手去參加活動和回家的車,所以應該在”終點”等車手吧


這就是版主要訴求的重點,一大堆人”自以為”非常專業,非得要有補給車隨時”服侍”您這位大老爺,才會造成台灣各地的單車活動變成”百年作醮”般的大拜拜,不塞車也難

還是參加休閒活動來的實在,阿里山.武嶺,我會在平常日來看你的

xing.wong wrote:
版主說的是:一個活動距離不長,為何會有一大堆四輪車跟在兩輪車後面在”隨時”補給
就是這個意思...
在單車活動中,總是會有些車子跟在參與者後面不遠,隨時給吃給喝,
有些還會在路邊機動駐點..
4線道就算了,有的山路才2線道,也停了一整排開著後門,擺滿飲料跟食物的補給車..

vmax-0083- wrote:
那不是補給車吧= =...(恕刪)


喜適盃拉拉山,單趟5x公里,比完之後我就跟隊友2人騎回石門水庫

因為還等他頒獎,騎回到石門水庫那段時間正值中午大太陽,順便累積里程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
就是這個意思...在...(恕刪)

就把它當是台灣傳統的大拜拜,熱鬧好玩
廟會最大的特色就是人多陣頭多車多,沒人沒陣頭沒塞車還能算是廟會嗎
真要舒服騎車,可以在非大型活動日在去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
很奇怪...在台灣,...(恕刪)

的確補給車過多,而且路上的指引牌也是過多,
在這樣過度舒適的騎車條件,參加者很難學習到更多體能以外的單車長途旅行能力。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
很奇怪... 在台灣...(恕刪)


因為台灣的"專業級"選手多呀
讓我們業餘騎腳踏車的向專業選手們致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