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藍的風 wrote:請問大家都是怎麼測試...(恕刪) 數學上的斜率~ 水平距離(分母) 除 垂直距離高度(分子)(斜率就是衡量直線傾斜的程度)水瓶~水瓶平放時 水平線與斜邊的夾角(單位是 "弳"或"度")夾角的tan值就是斜率對嗎?我不知道大家俗稱的坡度單位為何?
鳥叫練(都叫別人練)在這一篇裡有提到坡度的測量~坡度百分比的分母是斜邊(移動距離),分子是上升高度~(錯誤)一般公路上看到的告示牌,是這樣標的~6~7%的連續山路就夠您瞧的了~基本上,自己要量可能要先量角度,再換算成百分比~另,不可能有人會騎30度的坡啦!換算成百分比是50%的坡度,壯哥也辦不到~更正:搞錯啦~是水平距離才是分母,抱歉~所以Tan沒錯啦~感謝id為harrison ford 的車友勘誤喔~
依據現行建築設計規範.汽車坡道不得超過1/6...坡度16.67%.(地下停車場的坡度)人行步道不得超過1/8...坡度12.50%.(超過1/8需改為階梯)無障礙坡道不得超過1/12...坡度8.33%.(2008/7/1修正為1/15...6.67%).早期山區道路車道有設計過1/5...坡度20.00%.但長距離過陡道路有公共安全問題.一般都不是在都市計畫內會出現的道路.
山藍的風 wrote:請問大家都是怎麼測試...(恕刪) 去買一隻簡單的測水平的尺,現在一隻應該不貴,而且小小一隻蠻好帶的harrison ford wrote:德國無限速公路坡...(恕刪) 不然怎會人家無限速,我們限100呢
台灣到處都是山.如果公路設計規範減半.是不切實際且不經濟的.上同樣的高度的山.坡度6%需10公里.3%就需20公里距離.需要徵收更多的土地.繞更多的彎.高速公路設計的速限如果要提高.不單是坡度限制.彎道半徑也需增加.也就是道路要更直.設計彈性更低.更困難.像高鐵一樣.台灣畢竟是個島.沒辦法像歐美大陸一樣的啦.
horaceccchang wrote:台灣到處都是山.如果...(恕刪) horaceccchang大大 有的您說的沒錯有些不是我要求嚴苛當然要求高品質安全的道路 要付出較高成本設計者是否用心規劃 ~~~這是重點規劃時有無模擬各式各樣用路人的需求考量而不是紙上談兵或抱持為建設只要有路就好的心態完工使用後 缺失一堆 造成駕駛人不便平地都會區也沒有坡度限制新完工的道路(舊路不說)有像歐美大陸或日本一樣嗎?一般民眾滿意嗎?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