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很多人看到打氣收費的標題都會不爽,但是我還記的我小時候打氣是要收費的。而早在10幾年前我當學徒的那家車店也是打氣收費,但是那家老店不會因為打氣收費沒客人,尤其現在更夯更需要打氣收費,打氣收費其實是在進步,同時也可以替店家過濾客人,大家很會說DIY,既然都會說DIY了,那為何買的起萬元以上的車卻買不起打氣桶呢?我目前去支援四家車店,那些店老闆也同意試試看,因為實在是有太多的澳洲觀光客了,就聽我建議去實行打氣收費,結論是打氣桶大賣,空壓機的打氣頭的消耗也少了一點,不過最主要不是要賺那些人三五十元,是希望他們可以像台灣以外的國家都可以自己準備打氣桶,也不需要去看人臉色,若你還不想自己準備打氣桶,只抱著你要收費我去別家的心態,那你就去吧。不過我的前提是法式嘴的打氣收費。
若你願意付費的話就請你說說看店員幫你打好多少錢可以接受,自己打的話多少錢你可以接受。
也許有人會說不可能。那我可以請你幻想一下,因為我收費之後,那些車友都跑來你這邊借有錶打氣桶時,人數大增,身為店老闆的你會選擇收費,還是要說不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