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嘴手動打氣收費,多少費用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呢?

也許很多人看到打氣收費的標題都會不爽,但是我還記的我小時候打氣是要收費的。而早在10幾年前我當學徒的那家車店也是打氣收費,但是那家老店不會因為打氣收費沒客人,尤其現在更夯更需要打氣收費,打氣收費其實是在進步,同時也可以替店家過濾客人,大家很會說DIY,既然都會說DIY了,那為何買的起萬元以上的車卻買不起打氣桶呢?我目前去支援四家車店,那些店老闆也同意試試看,因為實在是有太多的澳洲觀光客了,就聽我建議去實行打氣收費,結論是打氣桶大賣,空壓機的打氣頭的消耗也少了一點,不過最主要不是要賺那些人三五十元,是希望他們可以像台灣以外的國家都可以自己準備打氣桶,也不需要去看人臉色,若你還不想自己準備打氣桶,只抱著你要收費我去別家的心態,那你就去吧。不過我的前提是法式嘴的打氣收費。

若你願意付費的話就請你說說看店員幫你打好多少錢可以接受,自己打的話多少錢你可以接受。


也許有人會說不可能。那我可以請你幻想一下,因為我收費之後,那些車友都跑來你這邊借有錶打氣桶時,人數大增,身為店老闆的你會選擇收費,還是要說不借呢?
我是法式氣嘴,自備一個轉接頭,到處都有機車行可以借打氣!

跟機車行借打氣可是阿莎力的很!
懂得做生意之道的.知道放長線釣大魚的大部分都會不收費.車友會用到法式胎多半車子都不會太差吧.買車當然找服務好的.要收費當然可.但要做到剛溫的.那就不一樣喔.

題外話...
有法式胎的車友應該都有一個轉接頭吧.很多老店無法打法式車胎喔.上次我就碰過一次.後來我都帶著一個轉接頭在坐墊袋內.有經過機車行或加油站順便打一下氣.以免多麻煩人家.也不會有啥收費問題吧.
法式氣嘴就要收費,美式氣嘴就不用嗎?
如果我只是因為店家剛好只剩法式氣嘴的內胎+輪框墊圈幫我裝我的買菜車
那我到車店去打氣就要收費嗎?
為什麼車店總是會有大小眼的想法?
之前也是看到車店說拆裝鎖牙飛輪收費100,拆裝卡式飛輪收費200.....
阿不都是裝飛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真的那麼討厭客人去拿你們店裡的打氣桶用
為何不乾脆別放就好?
就放台打氣機在那邊
請客人自己準備法式轉美式轉接頭阿?
明明那種打氣機的頭都是全金屬做的
沒那麼容易掛吧?
打個氣到摩托車店都不收費了!!
到了腳踏車店,就要考慮收費~
真的是....
法式氣嘴買車時一般皆會附贈轉接頭
不只機車行可供免費打氣,更多的加油站更不需要開口就可直接幫您"加油"打氣
只怕他自己打爆了,還在跟你魯到底。

只怕你放的打氣筒被他用壞你都不知道。

打氣收費我沒甚麼感覺。

買萬元的自行車不一定會認為自己有隻打氣筒是必要的。

要有我們台灣自己的自行車文化是自行車族群、店家以及產業三者一齊努力。

不過我不開車店,也不認為每個有自行車的人就必須要把他當成車友。更何況分甚麼車友不車友的
,好像是選邊站的。

所以我覺得有店家可以跟購買單車的人說有打氣筒在家的好處。
モーニング娘。最高!
park tools wrote:
也許很多人看到打氣收...(恕刪)


若你願意付費的話就請你說說看
店員幫你打好多少錢可以接受?
-->NT$5.0

自己打的話多少錢你可以接受?
-->NT$2.0
玩物喪志,分道揚鑣
或許有奧客..
但或許更多借打氣的車友是因為臨時沒氣..才借
自己家裡就有現成的打氣筒還要再買..
還不如就直接牽回家再打..

要是攜帶式的..那真的業績會成長啦!
每部車子都會看到裝一支攜帶式打氣筒~~也不錯

看大家怎樣想囉!

這文章續推一把!
park tools wrote:
也許很多人看到打氣收...(恕刪)


我絕對不接受!!一毛都不接受!!

或許有人覺得使用者付費,
但關於打氣,借工具這件事情,個人認為這是車店跟車友,
一種人情味的表現。

如果真的要做到這種程度,
真的是很令人傷心的事情。

個人認為,車店有很多可以賺錢的項目。
實在無須在這種地方做文章。

不過,為避免讓人傷心的事情發生。
個人還是有自備工具,跟打氣筒。
辛苦的打字,只是為了充實資源回收桶的容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