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摺 ??公路車 ??<絕無責怪店家之意>

在平路無異議是公路車絕對最省力...因為有慣性加持
所以建議樓主先騎公路車試試呀...騎小摺是高迴轉速騎法...能跟的上就跟囉..!
在南區區公所一堆小徑小摺衝前面的又不是新聞...重點是公路車較輕..慣性較佳...輪胎較窄..公路車有絕對優勢...當跟公路車高速巡航時...小徑車沒有絕對優勢拉...但如果都維持在20-25km/h...小徑車會比較輕鬆喔...因為此時公路車的貫性並無完全發揮出來喔
慣性真能引起這麽大差別麽?

輪組的慣性主要來自于輪圈,如果輪圈質量一樣,比如都是1000g一對,那麽同樣速度下輪圈所儲存的轉動能量和平動能量是一樣的。現代700C公路車碳纖輪組往往不比小折重,很難說其管慣性更多。其實慣性的最大來源還是車手本身,幾十公斤的質量比車架和輪組儲存的能量多多了。

而且慣性所儲存的能量也是人踩進去的,哪怕真的慣性大,能多滑一陣速度才降低到必須加速的地步,那也意味著加速的時候必須要比別人更奮力踩踏才能把速度升回來。

我個人覺得車行老闆應該針對活動做更明確的定位
比如是:這次活動是公路車練車團or這次活動是任何車種混車團
老闆要辦活動good沒有任何意見.但是請更明確告知是否比較好
說的更清楚.想參加的人也就更明白.也知道這次活動xx車限定
不是對任何人都好嗎.
規則訂好.避免任何爭議不就更完善....謝謝
小弟正好有一台白色T3,已經騎了3000多公里
後來買了一部不算輕的公路車 GIOS AIRONE
一開始也是覺得公路車真的難騎
手酸,腰酸,脖子酸的
上坡又重又拖
後來漸漸熟悉後就冷落了我的 T3了
主要的原因是公路車真的比較穩
迴轉速比較沒那麼快
所以長途會比較輕鬆

以這次 200K當作例子
我的朋友騎小徑車
一過起點的感應拱門
他們就開始海放我
我每到休息站時當們就要走啦
但是到了最後的40~50公里
慢慢我就追到他們
然後又慢慢超越他們
也因為這樣朋友準備入手公路車啦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體力跟耐力
因為最後我看到一台咖啡色的 OPEN將比我還快啦

大大別想太多, 只是擔心您跟不跟的上
小車跟大車真的很費力, 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如果只是輕鬆騎的話, 應該沒問題
請先詢問騎乘的均速/休息點...等細項
在考慮是否跟騎
sakura1ki wrote:
重點是 小弟打算騎T3去的 結果 單車店給的訊息是 ..... 你要騎小摺??我們都是大車喔
跟的上嗎 ???
...(恕刪)


是啊,跟的上就去吧!

保證你會被海放,然後很孤獨的騎
騎小徑車的車友體能有強有弱,
我相信強者上小徑絕對可以和公路車一拼;
但也有可能是肉腳上小徑,大家不斷停車只等一個人;
辦團的人會需要知道這一些資訊、團騎的人也會想知道。
反正橫豎一定都會問,關鍵根本不在主辦人或車友「問」,而在樓主「可接受什麼問法」。

樓主要不要出來說說要怎麼「問」才能問出閣下的跟車實力而不剌痛那脆弱幼小的心靈,寫個幾句範本給大家參考唄。

如果自己都寫不出自己受傷的底限,卻要求別人不能傷害自己。這是公主病吧。

teg3317 wrote:
在平路無異議是公路車絕對最省力...因為有慣性加持
當跟公路車高速巡航時...小徑車沒有絕對優勢拉...但如果都維持在20-25km/h...小徑車會比較輕鬆喔...因為此時公路車的貫性並無完全發揮出來喔

+1
funders wrote:
輪組的慣性主要來自于輪圈,如果輪圈質量一樣,比如都是1000g一對,那麽同樣速度下輪圈所儲存的轉動能量和平動能量是一樣的。現代700C公路車碳纖輪組往往不比小折重,很難說其管慣性更多。其實慣性的最大來源還是車手本身,幾十公斤的質量比車架和輪組儲存的能量多多了。

不太贊成,輪徑20吋vs.700c,差很多!!!

gerywu wrote:
主要的原因是公路車真的比較穩
迴轉速比較沒那麼快
所以長途會比較輕鬆

+1
aa863063 wrote:
小車跟大車真的很費力, 這是不爭的事實

+1
咪馬迷 wrote:
我相信強者上小徑絕對可以和公路車一拼;

+1,不過要”強者” !!!
~~~~~~~~~~~~~~~~~~~~~~~~~~~~~~~~~~~~~~~~~~~
小弟還是希望不要硬拼!!!
悠遊徜徉在一個人單獨騎車的時光 開心享受於大伙兒共同騎車地歲月
小徑 跟公路車 都是車 沒啥好比的

執著的人就會去執著....看清的人就不會被老闆的言語所影響

基本上~~160km 我們這團都是公路車 是個訊息

畢竟以慣例來看,公路車騎久的...練車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狂熱

不是說公路車就是強,而是騎公路車常常練車的有一大票
騎車腳力強的也常常會轉公路車

每個公路車團的實力都不一樣,只是"公路車"這個訊息代表至少30kph巡航
整趟均速25kph以上跑不掉

這只是一般實力的車隊,在認真一點的35kph以上輪車巡航的也很常見,整趟均速可以到30kph

再強一點的輪車是40kph起跳,偶而騎順加個攻擊衝刺到50kph都有,整趟均速可以到接近33-34kph

更何況有時候衝起來50kph+ 對小折來說 齒比輪徑 最重的都要踩到130-140轉...這就是車種限制了
就算腳力好 車子極限極速沒辦法達到 也是枉然

所以這個訊息就是給原PO,你騎小折在160km的長程中,能否跟上車隊的行進速度
可以的話 要來OK!!

總不能開心歡迎你參加 結果出發沒多久就丟你一個人獨騎,你在私底下幹譙車隊都不等人來的好


同樣的人騎公路車當然會快一些,但老闆的公路車代表的是 車種+騎車強度的訊息

就好像同樣騎公路車也不能跟錯團阿!!!人家30kph像在休息 35kph像在熱身..自己35kph就在拼命了....
這樣的實力差距就是常說的 "跟 錯 團"

我們車隊有人可以用登山車爬坡巴掉同車隊用公路車的爬坡比較弱的人 他用公路車當然可以騎更快
-----------------------------------------------------------------------------------------------
所以如果你對車店公路車的實力蠻了解 也知道你用小折跟的上 那當然可以去參加

更何況一堆小折40kph巡航 還能騎到50-60kph的強者 當然一定可以去參加囉
我用公路車一個人獨騎平路無風要衝到60還沒發生過.....

老闆說者無心,客觀你聽者有意

騎車就是讓自己的視野更開闊,侷限在小折跟公路車真的抹煞了騎車的本質快樂了
為自己而騎,不是為別人的想法而騎!!!
funders wrote:
慣性真能引起這麽大差...(恕刪)

應該說輪圈越大,在行進的時候輪圈的真圓度越容易維持,輪圈越圓騎乘越省力。

輪圈本來都是正圓,受力之後回呈現橢圓,越大的輪圈相較之下變形越少。那為何沒有更
大尺寸的輪圈,沒市場嘛。輪圈再加大,在15吋的車架就會變形,恐怕就不是鑽石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