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躺車平路上會佔一些優勢, 不過體力越好的人優勢才會越明顯. 為什麼呢?
例如我是個肉咖, 均速才25km/hr, 風阻占阻力的70%, 換成斜躺車, 降低風阻, 可能可以快個3km/hr.
一個選手均速42km/hr, 風阻占阻力的近90%, 換成斜躺車降風阻, 均速可能可以快個5km/hr甚至更多.
比賽中或騎長程快個1km/hr都是極大的差異, 但是路程中如果有上坡就會抵銷這種優勢.
如果把電動馬達裝上斜躺車, 會比一般單車快很多, 因為馬達本身就像一般環法選手的輸出功率(長時間300W以上). 這點當初我在安裝1000W電動馬達(短時間可到1800W)時曾經想過.
1800W可讓登山車達到70km/hr的時速, 若安裝在斜躺車上, 或許可以上快速道路也說不定!

最快也是最輕(可以到8.2KG)的荷蘭M5 carbon high racer.軸距130CM,座椅傾角20度,2009 NS400第19位.因為是700C的原因所以要身高185CM以上的人才有可能騎的到,嬌小一點的還有carbon middle racer可以選,純荷蘭手工,很粗.

最炫的荷蘭Optima Baron 2008 NS200第40位.軸距129CM,座椅傾角25度,
公認台灣斜躺車最速男李先生也是騎這台.台灣製讚啦!

美國bacchetta giro 20軸距117CM,座椅傾角30度, 老闆杯(公司的比賽)2008第2位,已經轉賣給其他車友,也是最好騎的車.這也是台灣做的很不錯!


最近想入手這台呢!!
Life is short, PLAY hard.
http://tw.myblog.yahoo.com/jw!Wr0v3_iQGRC0YurRCAXJOF
sylow wrote:
小弟很好奇台灣比賽(...(恕刪)
小弟愚見,大家研究研究.
躺車上坡慢並不是站起來抽車的問題,而是一般公路車從BB到後軸只有40CM而SWB或是LWB卻都有近2M的長度,造成踩踏效率是出奇的差,每次踩踏車身的形變幅度之大可想而知,力量越大時效率越差.
倒是前輪傳動的效率較好,雖然超陡坡有打滑的疑慮.一開始以為上了斜躺車就無敵結果速度卻跟公路車差不多就是這個原因吧?!
唯有下坡不用踩加小風阻真的快了許多.
所以小弟認BOOM不能調的bacchetta是效率最好斜躺車之一.
giro20的20吋在開始時比較容易適應而strada650C的滾動阻力更小效率比較好.
請各位先進多多指教.
Life is short, PLAY hard.
http://tw.myblog.yahoo.com/jw!Wr0v3_iQGRC0YurRCAXJOF
當初購買MANTIS 81速的時候,標豐黃總就告知因內變花鼓的原因,
無法搭配後拖車。

但為不久的將來退休後的休閒旅遊打算,還是買了下來,回家自已diy。

如下面的照片。
至螺絲店購買內螺絲接頭,如下圖:

一、內螺絲較尖的先鎖進卡筍內,圓頭平整那邊是六角板手孔。很好鎖緊的。

二、鐵片4片(厚度及尺寸自行斟酌),然後鐵片中間穿孔。
三、找好適當位置,上卡筍鎖好就完成了。

圖一

圖二

這星期女王到恒春從核三廠大門口,由女王斜躺至雷達站大草原,





買了斜躺車卻只能騎小摺的我趁休息時稍微露個臉。


身高190,目前體重100,車齡2年,騎車之前體重130。

上次小試後,女王反應前變轉把太緊,對女生而言不好操控。

奉旨後,立即改為撥把。

如下圖

王女本次試車後,前三盤已能輕鬆轉換,對本人讚賞有加。


誰知


回程時發現,不知何時.....車下導輪下的小鐵條竟不翼而飛,問女王也問不出所然。




我想....只好再發揮diy的精神了,否則小朋友又要出走了。

請問各位車友大大是否有好的維修建議,麻煩請波上告知小的我,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