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 MERIDA用機械手臂, 這我就不知道了那, 更正, 除了美利達, 其他都是手工焊接Wait, 這樣說的話, 美利達的車就不是"手工做, Hand Made"了啊會不會貶低價值啊?居然敢跟Giant同價位, 妄想平起平坐, 大膽!!
RangerYoYo wrote:短時間運動的話,車子重點不是反而好? 這麼說是也沒錯,但是運動器材本身設計不良,可能會造成運動時不正常的受力,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慢性運動傷害,這在短期內是看不出來的,其實等到出問題了也看不出是運動器材不良造成的......所以也是有人愈運動身體愈糟的......以這點來看,3000塊的或更便宜的大賣場牌,可能會造成車手必須發出不必要的力,那就變成過度運動不是要出大力,而是要出適當的力當然啦,最終還是要看自己認為值不值得花那個錢,要是一台10k的車每天都騎,騎它個五年,換算一天花不到十元,一點也不浪費吧,運動飲料一大罐還不只十元呢:P在下的淺見,還請前輩指教
話有時不要說的太滿,尤其對事情沒有全面了解的情況下,有時反而會誤導其他人手工或是機械悍接都由其優缺點,不是幾行字就能一票打死誰好誰壞就算手工車架各家做得口碑還是有差,要怎摩比,跟誰比??台灣這幾家打入全球市場的品牌,還經過各賽事的考驗,口碑都算是世界級了只能說哪個牌子的車架合自己胃口就去選罷了,要左右依台車好不好騎的零件太多了細部調整影響也很大,也不是單單車架就能全面影響的
艾澤拉斯浪人 wrote:喔!! MERIDA...(恕刪) 大大呀!!人家美利達車架比捷安特硬的多了!強度比起來美利達可比捷安特強的多...騎起來感覺就知道!一爬山這車架強度強不強非常明顯就感覺的出來!
嗯嗯,基本上是八九不離十也望板上的各位不要再被"手工"這兩個字催眠了另一點補充一下, 騎自行車最爽的理由如下一輛自行車的產生, 集加工程序之大成, 跟其他的交通工具比較, 一樣都沒少油液壓, 銑車削, 擠型, 射出, 沖壓, 吹氣成型, 冷熱處理...等等高科技材質的使用 航空 -> 賽車 -> 自行車在Carbon還是市售重機車的"選購"裝飾品時,Carbon已經是自行車的造型+結構了, 車架, 輪組, 把手, 椅座, 甚至輻條只要有錢, 你想Carbon到哪種程度都不是問題!騎自行車已經比重機爽了...你有聽說市售汽機車用鈧合金嗎? 鈦合金呢?...今年FSA推陶瓷培林, 精密度及順暢度再往上推了一個層次市售交通工具也只有自行車先使用, 讚吧!把錢花在自行車有沒有比較爽? 當然嘛有!!!所以, 花錢爽就好了, 不要找理由
去年之前我都騎大賣場的車騎了一小時半 牽車牽了半小時沒辦法 不符合自己的單車 我騎了半小時後 身體就非常酸痛後來騎了單車店 LG 的那台入門車 9900突然覺得 有點小錢 應該買對自己有益的單車而不是騎完全身痠痛後來我是改買FUJI 的登山車 約12K現在大多騎4小時 還漫OK 只是屁股超痛
lchhank wrote:光車架的重量,價格就...(恕刪) 這...跟重量無關吧 那DH怎辦...其實好的零件有它的價值 通常等級越高的東西差異越小 但相對價格差異越大低階車款通常是差幾千塊 高階的就是以萬為差距了 因為功能性相同時就是材質的差別了尤其現在有量身定做的車款 動不動就是40~50起跳 貴在哪呢?如果是從事技術性工作的朋友都知道 一樣東西設計好了之後 怎樣去開模才是重點同常不太可能一副模具就成功 尤其是碳纖維車架成型時是一台車架要好幾副模具同時使用如果一次下個500台訂單少說也要100套以上的模具 因為你不可能一台做完再接下一台只能說是浪費時間 所以說越複雜的東西相對成本都會反應在售價上 尤其現在所有的材料都漲的很離譜...隨隨便便一副小模具都要好幾萬 你想這些都是誰要吸收呢??~~
za518 wrote:小弟也實在不太了解為...(恕刪) 高價車與平價車其實沒太多分別, 騎上坡都會喘,都很累.高價車有可能更喘,因為騎太慢會被笑. 平價車騎休閒,心情愉快慢慢騎.減肥健身也很好用.小弟我擁有一台超過10萬元的公路車一台.大多是拿去體驗競賽的樂趣用的.若你沒想要有這方面的體驗, 平價車凸全台灣也不無可能.不管高價位的自行車或是低價位的買菜車, 騎上去就對了~~~
j0514 wrote:大大呀!!人家美利達...(恕刪) 機械焊要看怎樣的情況 如果備料品質不穩定 機械焊反而會隱藏危機 因為無法像手工一樣跟著管料的曲線焊因為機械手臂只會照著固定路線焊接 只有手工才能在管料與管料搭接之間取的平衡且這幾年美利達也不強調機械焊接了 因為機械焊接只有焊直線才比較漂亮而已 其他都不怎麼樣...硬度不代表比較好 要看車架的設定值 避震車就不一定硬才是好 硬或Q之間怎樣取捨才是重點要說美利達比捷安特強??要看是哪方面了 比創新/設計/製造/塗裝...美利達從頭輸到尾別忘了美利達購買的國外品牌還要請捷安特代工勒~且美利達的車架普遍都很重 要在強度跟輕量取得平衡這點美利達可就要再加油了還有重要的一點車架強不強不是爬山就感覺的出來 是要靠機器跟儀器去測驗 看看管材的變化點在哪美利達這幾年進步很多 但也別過度神話了 因為廣告的效益真的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