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一個幹採購的朋友說過一段流傳在採購間的順口溜.....這個東西牌價十塊,意思就是八塊,他要賣你六塊,成本只有四塊,好的採購開價~~~~~~二塊。我又聽說工廠的員工價一般都會比零售價(一般正常的成交價)便宜一點,但還是比經銷價高喔。所以囉。店家的進貨成本應該就在這個之間了。但,那又怎樣。只要店家態度好一點,該給人賺的還是要給人賺的呀。如果有一天公司老闆說對我說,小放牛你一天上班八小時,聊天打屁浪費一個半小時、發呆半個小時、上廁所、喝水半個小時、沒有價值的瞎忙二個小時。請問你我應該付你多少薪水,這還不算你佔用了公司一個座位,一個車位,外加吹了九個多小時的冷氣.........
因為要討論的就是店家進貨成本->售價的關係所以先把今天上游做出來的成本 組裝成本 零件成本都不算而是單單到了最下游也就是零售商廠商或店家手上如果獲利還能抓3~6成也就是1萬的東西到了你手上你能開到13000~160002萬的東西你可以開到26000~30000當然我並不了解真正的進貨成本->售價如何我只是想解釋一下如果到了最後一層也就是零售商或店家手上可以掌握到這樣的利潤而且商品一直在流動那麼說句實在的即便扣掉管銷以及其他費用獲利是"可觀的"
店面賺3成只能說比以前利潤高但也只是原本打折變成原價自助餐和排骨飯店家利潤約5成賣衣服利潤更高但這是進貨成本和消或收入的比值還要加上房租人事水電庫存等管銷費用這中間三成的利潤就會被吃掉一部分真正落入口袋的有多少要看老闆怎經營了只能說單車這行應該不能算是暴利只是目前發燒很受矚目罷了
>應該不能算是暴利,只是目前發燒,很受矚目罷了抱歉. 借用句話小弟覺得以"目前"發燒的情來看.. 稱得上暴利..可是..小弟家附近大部份的車行, 大都是老車行這十幾年來關掉的車行,比留下的還多(大多是不知道轉行要做什麼才硬撐下去)用股市漲跌來借喻已經跌停了十幾天的個股, 突然漲了2支漲停, 你說它賺翻了. 也對卻也不太對.而且小弟也不覺得明後年還可以這麼燒...油價為什麼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