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行進間,單車比較不會擠公車, 因為單車車速大都低於公車,可是公車停站時,常會有單車來擠公車,因為單車沒有勇氣切到左邊快車道,又不願意停在車尾吸廢氣,當然只有擠,有時還會撞到下車的乘客,單車客在公車旁心中罵公車,公車駕駛看著後視鏡罵單車客"怎麼又有不怕死的貼在車旁.
至於機車的情形跟單車差不多, 但還多一項,車輛行進中,就算公車右邊只剩不到一公尺的寬度,他也要硬擠過去,好像擠過去有獎品可領.尤其在學區附近.
因為單車,機車,小型車,大型車的駕駛座我都常座,所以可能多那麼一點點不同角度的看法.
ps
單車機車來擠公車,為何公車司機償會破口大罵,因為怕撞到,一撞到騎士有可能會死亡, 而大車駕駛的人生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
我相信您應該是守規則的司機之一,但是身為同行,您不覺得有滿多公車司機的開法相當兇殘嗎?
至少我住的永和有許多司機根本就是一副要撞就來撞,反正我車大一定最輕傷的心態在進岀站.......
不要跟我說沒有,因為我真的見太多了~
時間地點,甚至司機駕駛的名字我都記得很清楚,因為我有寫blog的習慣,
其中有一次這輛公車甚至闖了紅燈來追我,
所以肯定是故意的,他憋我的行為模式是,一直跟在我左後方,然後等我接近站牌時,
突然加速,超過我再夾,連續4~5次耶!是不是故意的大家自行判斷,
當然我脾氣也不大好,最一次給它憋完,我騎過他駕駛座旁時,就跟他說了一句,
「你看我敢不敢桶你!」(雖然我也氣得想打人,不過我看過那篇被憋,上車打人的文章!)
然後他就不敢再憋了!
我想說的是,這司機可能沒意識到自己駕駛的是交通工具,同時也是兇器,
一個不小心是會讓人非死即傷的東西呀,今天我是個有經驗的單車客,知道怎麼判斷跟閃避,
今天不管你憋人的心態是甚麼,哪天要是憋到新手呢?憋到小朋友呢?或老人呢?
一個反應不及,造成了遺憾,然後再去醫院或靈堂致歉嗎?能挽回甚麼嗎?
生命可貴處就是他是無價的,而且不能重來,如果道歉了事,人就可以起死回生,
那今天我相信這些人不會坐在那開公車,而應該升格為神,坐在廟裡給大家膜拜。
當時我很生氣,氣得是這些人怎麼能把人命看得那麼賤,隨隨便便拿來開玩笑。
後來我問交警這種事要怎麼處裡,交警說記下時間、地點、車號或路線號(像是668)、駕駛人(車後都有名字),
然後打申訴電話27291181(北市)去檢舉。
我當然有打電話去檢舉,不過當局最後怎麼處理這事我就不曉得了。
那些主要幹道的公車..絕對是造成上下班慢車道塞車的主要原因啊!!
為什麼公車總是不能好好的開??
只有兩線的路,然後兩個站的距離不到五百公尺..
司機大哥你一定要靠站後開到內側車道然後要靠站又轉往外側車道嗎??
當有兩台公車一同靠站的時候,後方的公車司機是要趕著下班還是要多載幾個客人??
硬要超前面那台靠站的公車然後又開出內側車道..如果有三台公車的話#$%&
我還看過單向四線道,公車從最內線直接撇到最外線去靠站或是轉彎的!!
有些路段明明就有公車專用道..你司機大哥一定要開在一般道路上和人家擠??
公車司機的惡行太多太多..怎麼數都數不清!!
不是我要幫機車族或是單車族講話..
慢車道的路爛到不行就算了,忍著在你們的後面吸廢氣不說..
你們的危險駕駛不僅影響到了用路人們的安全,還造成了整個交通不便。
我平常也是會搭公車的,不過公車司機的開車技術真的很差!!
從我國中開始搭公車到現在好幾年了,我真的覺得公車司機的駕駛技術越來越差!!
我實在是不能忍受在公車上左搖右晃,隨時都會緊急煞車的爛技術。
不知道平常在公車上的學生們還有老人家,都是怎麼在公車上撐過那個難熬的時刻啊??
然後打申訴電話27291181(北市)去檢舉。
我當然有打電話去檢舉,不過當局最後怎麼處理這事我就不曉得了。
------------------------------------------------------------------------------
如果要打電話申訴,公家機關或許還會有些許效果?(至少得舉證)
如果是公車上面的公司申訴電話,我可以肯定告訴你根本沒屁用,表面都會客套說會處理,但事實上他們都會維護自己人~
告訴大家一個八掛~
我去年因為精神不濟,沒保持距離不小心追撞公車,公車後保稍微掉漆,因為我絕對過失,所以一切委任保險公司處理,沒想到晚上接到一位自稱是客運督導?(還是什麼職位我忘了)的人要我私下和解不需透過保險公司,同時還以保險理賠煩瑣,車子必需進廠時間較長而求償營業損失要脅(私下付錢就不必進廠??).......當下打電話跟他們申訴電話反應,結果大家猜猜接電話的是誰?
就是那位仁兄......他說他負責業務範圍很大......
所以你說申訴有啥用呢??




























































































